隨着歷史題材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的大熱,越來越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爲更多人所知,我們也越來越多地接觸到有關“歷史”的話題與討論。

這些歷史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嗎?這些歷史故事又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嗎?在追文、追劇之餘,這些疑問總會從小編的腦海中閃過。

比如,在上古神話題材的劇中,總會看到神農氏的強勢出鏡,可神農氏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

再比如,楊家將、楊門女將的故事多次被改編翻拍,觀衆們耳熟能詳,可楊宗保、穆桂英是史實還是虛構呢?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主編《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歷史》中,就有對上述兩個問題的可靠答案!快來跟小編一起讀讀看~

01

爲什麼傳說中會有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這樣的人名?

上古時代的世界,是一片洪荒草莽的景象。那時候飛禽走獸蛇蟲的數量非常多,而人的數量很少,人類的生活,一般是靠着婦女採集野果野菜、男子外出打獵來維持的。打來的獵物,往往只是經過簡單的切割之後就直接喫了,有個成語叫做“茹毛飲血”,說的就是那時直接生喫帶血帶毛的獵物。後來有一天,也許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天上的雷電擊中了樹木而導致山林起火,熊熊的火勢令人們非常恐懼,但卻由此發現,火可以使人感到熱,而且被火烤過的動物,喫起來比生的好喫。於是,有一位勇敢的人冒險從着過火的山林中取回了一些火種,將之保存起來供以後需要時使用。這樣,人們有了火,就可以抵禦寒冷的侵襲,可以避免野獸的騷擾,同時可以喫上烤熟的肉食,因而大大增強了體質,減少了此前容易患上的各種腸胃疾病。在古史傳說中,最早學會使用火併擁有火種的地方叫做“燧明國”。隨着對於火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掌握了利用人工鑽木摩擦產生的高溫來取火的方法,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火了。後來,人們把第一個爲大家取來火種的人稱作“燧人氏”,他爲中華文明的誕生帶來了第一縷光亮。據說“結繩記事”的方法,最初也是由他發明的。

有巢氏,或者叫做“大巢氏”,傳說中也是遠古時代的一位部落首領。那時的人們居無定所,運氣好的時候,可能會找到一處巖洞棲身,但巖洞內又可能非常陰冷潮溼,所以患上風溼類疾病的人很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當運氣不好的時候,就難免“天當被、地當牀”地露宿野外了;這樣自然是很危險的,不僅不能遮風避雨,還會受到野獸蟲蛇的威脅。於是這位首領就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帶領自己的族人,先是採集到大小合適而且足夠結實的木材,然後選擇相對粗壯的大樹,在上面搭建了可供人們晚上休息睡覺的地方,就像鳥兒棲息的巢窩一樣。人們因此能夠擺脫潮溼的地面和野獸的侵犯,可以安心地入睡了。這位指導人們在樹上建巢,讓人類的居住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而過上“巢居”生活的首領,便被後世稱作“有巢氏”。

關於“神農氏”,我們前面提到過,他教會了人們種植農作物,而且發明了非常有利於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耒耜,是我國“農耕文明”的開創者。而“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讓他從古至今都被醫藥行業尊奉爲祖師爺。東漢時代,人們將以前用動植物藥物治療疾病經驗的零散記錄結集整理成書,並將之命名爲《神農本草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著作,以“神農”作爲書名,也寄託着人們不忘本源、紀念古代聖人的一種情感。實際上,上古時代的社會,語言都尚未成熟,更加沒有文字,那時的人本是無名無姓的,無論是燧人氏、有巢氏,還是神農氏等,都是文字產生以後,人們根據先民在各方面所作出的開創性或革命性的貢獻,而冠之於他們的一種帶有想象性的稱呼。

02

楊家將的故事是史實還是小說?

想必大家對小說、戲劇中楊家將的故事並不陌生,那麼歷史上真有楊家將其人其事嗎?他們究竟都有哪些人呢?

楊家將是有歷史原型的,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楊業。楊業(?—986)本名楊崇貴,是五代時期割據麟州(今陝西神木一帶)的楊信之子,在歸宋抗遼之前一直是北漢的大將,後爲北漢國主劉崇收於帳下,改名楊重貴,後又被賜劉姓,改名劉繼業,所以在小說、戲劇中也有稱他爲楊繼業的。宋太祖生前多次攻打北漢都城太原,時爲北漢大將的楊業在對宋作戰中屢立戰功。此後宋太宗繼位,終在公元979年蕩平了國勢日衰的北漢,時爲北漢國主的劉繼元出城投降,但此時楊業仍在戰場堅持抵抗。宋太宗深知楊業出衆的將才,就讓劉繼元派人告知他國主已經投降。得知國破城亡,楊業泣不成聲,只能無奈歸宋。降宋後的楊業雖然不像在北漢時那樣受倚重,但仍得到宋太宗的信任,負責對遼前線代州(今山西忻州)一帶的防務。他在代州各關口修築堡壘,穩紮穩打,屢屢重創遼軍,成功阻擊遼軍南侵。由於楊業英勇善戰,被遼軍稱爲“楊無敵”,他統率的軍隊被譽爲“楊家軍”。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發起大規模對遼作戰,史稱“雍熙北伐”。宋軍分三路攻遼,其中西路軍主帥爲潘美,楊業擔任副帥。但北伐作戰不久,大將曹彬所率的東路軍就遭慘敗,宋太宗急命中、西路軍回撤。遼軍自飛狐古道回擊,佔領寰州(今山西朔州一帶),與潘美、楊業所率西路軍短兵相接。深諳遼軍戰力的楊業建議避開敵軍鋒芒,聲東擊西掩護州縣百姓南撤。但這一提議遭到監軍王侁的反對。王侁譏諷楊業懼敵不出,甚至明裏暗裏攻擊楊業躲避遼軍是別有用心。楊業聽後悲憤交加,嘆道:“我楊業與遼人交戰多年,這次主張避其鋒芒並不是貪生怕死,只是因爲天時地利條件均不利於作戰;如果你們非說我貪生怕死,我也只能拼死一戰了!”主帥潘美在一旁默不作聲,楊業只能孤軍懸出對抗遼軍。臨行前,他對潘美說:“這次出戰,必是有去無回,只希望諸位在陳家谷設伏,到時設法接應我們。”潘美一口答應。

如楊業所料,孤軍深入的宋軍很快落入遼軍重圍。楊業率部力戰,奮勇突圍至與潘美約定接應的陳家谷,但潘美竟早已率部後撤。望着無一兵一卒把守的陳家谷口,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不禁仰天長嘆,他決心以死明志,但不想連累部下,就勸說他們:“你們有家有室,與其和我在這裏同歸於盡,不如先行撤退,日後皇上如追問此戰經過,你們也可如實報告。”但楊家軍素來忠義英勇,誰也不願臨陣脫逃,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大家毫無懼色,一番殊死血戰之後,楊家軍全軍覆沒,楊業爲遼軍俘虜,因傷勢過重,幾天後與世長辭。

古代社會信息不暢,楊業陣亡的詳情,宋廷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知曉,直到後來有一名叫劉吉的武臣出來證明楊業抗遼的事蹟後,宋太宗才下詔撫卹烈士遺屬,並處罰潘美、王侁等人。後來的歷史演義作品,多將潘美描繪爲謀害楊業的陰險小人,其實,從根本上說,楊業的悲劇是宋太宗對武臣的防範猜疑所致,潘美不過是宋太宗手上監督武將的一個工具以及對遼戰敗的替罪羊罷了。

楊業的子孫自然都是“楊家將”中人。楊業共有七子,其中楊延玉同楊業一起戰死在陳家谷口,其他六子分別爲延朗、延浦、延訓、延瓌、延貴、延彬。楊業七子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楊延朗,後來爲避宋朝的國諱,改名楊延昭(在歷史演義小說或戲曲作品中被稱作“楊六郎”)。他自幼隨楊業出入疆場,後來一直鎮守在抗遼前線,多次阻擊進犯中原的遼軍,戰功卓著。楊延昭有三子,其幼子楊文廣是北宋中期名將,戲劇中掛帥出征的楊宗保之妻穆桂英實際上是楊文廣之妻慕容氏,而楊宗保只是一個文學中的虛構人物。至於楊業夫人佘太君,據學者考證,當爲“折(shé)太君”,從五代直至北宋末年,折家世代戍邊,人稱“折家兵”。有關折太君的史料不多,文藝作品中的佘太君是後人藝術塑造的形象。

北宋中期,楊家將的故事就開始在民間流傳。隨着北宋亡國,南宋偏安東南直至爲元人所滅,作爲民族英雄的楊家將的事蹟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這多少也是出於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原來,上古時代還沒有文字,那時的人也是無名無姓的,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的名字,都是文字產生以後,人們才冠之於古代聖人的帶有想象性的稱呼。

而楊宗保只是文學虛構人物,戲劇中掛帥出征的穆桂英,實際上是楊文廣之妻慕容氏。

果然劇裏的“知識”不能盡信啊!戲說歷史是娛樂,歷史知識卻一定要可靠。

歷史是民族和國家的“記憶”

茅海建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我主張青少年學生平時多看一些歷史書,如果能養成一個從小讀史的習慣,那就更好了。學習歷史會讓人聰明,學習歷史會讓人變得有智慧。

這是爲什麼呢?這裏面又有些什麼道理呢?

一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記憶”。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各種事情,勝負成敗,都成了每個人自己的“記憶”;我們每天都要學習很多東西,學會了,知道了,也成爲每個人自己的“記憶”。這些個人經歷的“記憶”和被“記憶”的知識,使我們瞭解了科學,也瞭解了社會,讓我們能比較理智地看待各種雜亂的現象,能比較聰明地處理各種複雜的事務,最重要的,是少犯過去的錯誤。一個人的“記憶”有很大的用處,究竟有多大,很難完全說清楚,但若失去“記憶”,卻是人生最大的災難之一。

歷史是一種集體的“記憶”,很大程度上也表現爲民族和國家的“記憶”。這一類的“記憶”,告訴我們是從哪裏走來的,說明各個民族和國家勝負成敗的多種經歷。學習歷史,就是將這類龐大的“記憶”變成我們個人的知識,即所謂“以史爲鑑”。這裏的“鑑”是鏡子的意思。聽多了即聰,看多了則明,我們不就能變得聰明起來嗎?知識多了,理性會增強,我們不就能變得更有智慧嗎?從英文來看,歷史是“他人的故事”(history),從他人的身上知道很多故事,學到很多經驗,不就是學習歷史的本來意義嗎?從小開始學習歷史,讓“他人的故事”伴隨着自己成長,你會變得更加成熟,更具有能力與魅力。

學習歷史,就是這樣有意思的事情。

我這個年代的老人,從小都看過《十萬個爲什麼》這套書,那是在50多年前,還只有自然科學部分。可是,人文社會科學也很重要啊,歷史知識,尤其是中國歷史知識也很重要啊,於是就有了這麼一本書——《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歷史》。我們這些編寫的人,想通過這麼一本書,讓青少年朋友能比較方便地觸摸到歷史,讓“他人的故事”變成你們的知識“記憶”,讓民族和國家的“記憶”成爲你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或許還真能讓你們變得聰明起來,變得更有智慧。

《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歷史》一共有220個問題,述及我國從遠古到清末約五千年的歷史,按照年代發展的時序來鋪排篇章。你可以從前面看、從中間看、或者先翻到後面看,可以斷斷續續地閱讀,這是我們這本書的一個特點;但若一口氣讀下來,卻會讓你獲得一個連貫的知識體系。

這本書中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選擇了中國歷史中的關鍵節點,即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教育、宗教、藝術等衆多領域;有如一把摺扇,打開之後,展開了全景式的畫面,也展示出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每個問題,就是一篇小品文,大約是1000多字,10分鐘左右可以看完。你可根據自己空暇時間的長短,多讀或少讀。聚沙成塔,積少爲多,你不妨在此來一個小小的駐足凝望與遐想……

這本書是集體勞動的成果,多次協商討論,最終由北京、上海、廣州的八位青年學人承擔,他們來自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古籍研究所、中山大學等。我們這些編寫的人,水平可能不高,文字可能不精,但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本書裏介紹的知識是可靠的,絕對沒有“戲說”。

本文摘自《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歷史》序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隨時可讀的靠譜中國史

小程序

《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中國歷史》

茅海建 主編

2018年2月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目錄

點擊下方鏈接,瞭解更多內容:

讀《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開啓智慧的人文天地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人文社科·十萬個爲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