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蒼南縣五鳳鄉南山頭村,這是一個非常偏僻的村莊,有一座氣勢宏偉的古墓,幾百年間當地村民一直稱其爲“皇帝墓”,但墓地的真正來歷和主人身份沒人知曉。至於爲何叫“皇帝墓”,也無人知曉,只知道這座墓地來歷不凡,修建墓地的石頭也來自很遙遠的地方。
無論怎樣,村裏有一座皇帝墓,村民都認爲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情,說明這裏的風水很好。幾百年間,南山頭村從沒有動皇帝墓的念頭,村莊裏有人曾把親人墓地修建在皇帝墓附近,結果家裏經常出現怪事,後來把墓地遷走了,一切都又正常了。
2008年4月的一天,一支由考古專家、歷史學家和錢氏後裔等50人組成的考察組,在對“皇帝墓”進行詳細考察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皇帝墓”很有可能就是吳越國忠懿王錢俶。考古人員之所以做出這樣的結論是有根據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據《民國·平陽縣誌·古蹟志》的記載,“錢王墓在歸仁鄉松山,世傳爲錢王冢。”據考證,蒼南縣五鳳、橋墩一帶在古代時就叫松山;二、“皇帝墓”規模較大,修建時非常講究。儘管已經破敗不堪,但堆砌墓地的花崗岩依舊用料考究。另外,墓地所在地明顯是一塊風水寶地,其修建時間約在宋初。
查閱史籍,錢俶是五代十國期間吳越國的最後一位國王,他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8年)奉旨來到汴梁,被扣留,結果被迫納土歸順宋朝。端拱元年(988年),錢俶在河南南陽過六十大壽,宋太宗專門派遣使者前來祝賀,錢俶當晚暴斃家中。
《宋史》裏明確記載,錢俶跟南唐後主李煜一樣,死後都被安葬在洛陽邙山,可爲何卻在千里之外的溫州發現了他的墓地,究竟哪裏纔是錢俶的最後下葬之地?對此專家們也有自己的看法,這是錢俶親人“暗度陳倉”的結果。錢俶死後,按照宋朝的規定是需要安葬在洛陽邙山的,但錢俶至死都希望歸葬五鳳鄉所在的松山一帶。
爲了完成錢俶的遺願,親人商討之下,決定採用“掉包計”來掩人耳目。做法也很簡單,把錢俶的衣冠裝入棺材運到洛陽,暗地裏把錢俶送到松山一帶安葬,這也是南山頭村那座“皇帝墓”沒有名諱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民國·平陽縣誌·古蹟志》、《宋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