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美雖然作爲主將,也要承擔過錯,但是他在歷史上,的的確確是北宋時期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曾率領宋軍消滅南漢南唐等政權,幫助宋朝開疆擴土,卻因爲北伐遼國,用錯了人,導致楊業身死,在評書中又加上了一番添油加醋,改爲潘仁美,一世英名毀於了一旦,被後人不齒。986年,宋太宗派遣三路大軍伐遼,但是隨着西北路軍和東路軍曹彬會戰失敗,宋太宗急忙命令西路軍潘美掩護民衆撤退,當時遼國已經率領十萬大軍開始了反擊,楊業建議潘美避敵鋒芒,掩護百姓撤退就行,但是護軍王冼和劉文裕卻不以爲然,堅持要楊業率軍出征,主帥潘美猶豫不定,最終採取了王劉的建議,楊業被迫當作先鋒,潘美讓王冼到陳家谷設伏接應,等到楊業血戰歸來,卻並不見王冼兵馬的蹤影。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啦!我將爲您揭開中國古代歷史祕聞、世界歷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檔案揭祕,爲您揭開最神祕的歷史祕聞,還原歷史真相。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聽說過重用楊家將的故事,他們一家人的遭遇也讓無數人爲之動容,在評說裏面,楊家名將一口金刀八杆槍,讓遼國人聞風喪膽,對於宋朝可謂是鞠躬盡瘁,但是無奈之下奸臣當道,潘仁美奸臣心機頗深,最終楊家將的老令公和大郎二郎等人爲國捐軀,戰死沙場,讓無數後人嘆息。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楊家將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評說卻大大誇大了他們的功勞。

史書上真正有記載的和楊家將有關的只有佘太君,楊文廣,楊延昭,還有楊繼業等四個人,今天要說的就是楊家先祖楊繼業,很多人都認爲他是北宋的英雄,雖然楊繼業也確實立有軍功,但實際上此人在歷史上的記載卻寥寥無幾,結局悲壯。

楊繼業的本名叫作楊崇貴,他父親楊信在五代十國時期趁着諸國紛爭佔領了後漢的麟州(如今陝西神木)那一片區域,投靠了後漢開國皇帝劉崇,楊崇貴年少英武,受到了劉崇的喜歡,於是以他爲養孫,改名爲劉繼業,後來的繼業屢建軍功,官至建雄軍節度使。

按照道理來說,劉繼業這一段時期纔是他的巔峯時期,幫助後漢開疆擴土,卻不見《宋史》等史書的記載,史書只是短暫提及,劉繼業曾經和趙匡胤所帶的宋軍交鋒過幾次,基本沒有勝蹟,北漢時期,劉繼業大部分時間都在北邊帶軍,和遼國作戰。

後來宋軍攻破北漢,劉繼業也隨之投降,他隨即改回了自己的本姓,單名一個業字。到了宋太宗時期,他知道楊業有過和遼人作戰的經驗,於是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的職務,並且派他到代州爲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爲宋將潘美(潘仁美原型)的部下。

986年,宋太宗派遣三路大軍伐遼,但是隨着西北路軍和東路軍曹彬會戰失敗,宋太宗急忙命令西路軍潘美掩護民衆撤退,當時遼國已經率領十萬大軍開始了反擊,楊業建議潘美避敵鋒芒,掩護百姓撤退就行,但是護軍王冼和劉文裕卻不以爲然,堅持要楊業率軍出征,主帥潘美猶豫不定,最終採取了王劉的建議,楊業被迫當作先鋒,潘美讓王冼到陳家谷設伏接應,等到楊業血戰歸來,卻並不見王冼兵馬的蹤影。

原來王冼開始聽聞誤報遼軍敗退,於是率軍拼命向前爭功,後來聽說楊業敗退,急忙率軍逃走,導致楊業輾轉到陳家谷,孤立無援,最終被遼軍申擒,楊業長子楊延玉和部將王貴等人全部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實際上無論楊業這一仗勝敗與否,都已經對於宋軍大勢已崩,敗局已定的結果起不到任何挽回的可能,因此史料上也只有非常少的筆墨記載了他。

不過楊業自己也想不到,後來的評書中將他比喻做了宋朝英雄,不過這沒有誇大其詞,也算是對楊業最好的安慰了,不過評說中另外一個人物,潘仁美卻着實有些冤枉他了,實際上楊業等人的失敗主要是王冼的責任。

潘美雖然作爲主將,也要承擔過錯,但是他在歷史上,的的確確是北宋時期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曾率領宋軍消滅南漢南唐等政權,幫助宋朝開疆擴土,卻因爲北伐遼國,用錯了人,導致楊業身死,在評書中又加上了一番添油加醋,改爲潘仁美,一世英名毀於了一旦,被後人不齒。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爲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