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一回,在賈雨村所作中秋詠月詩旁,脂硯齋批道:[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又用起詩社於秋日。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

       根據脂批,“三秋”當指小說中的三個中秋節。第一個中秋節,賈雨村中秋詠月,引出了整個故事的開端。第二個中秋節,詩社成立,大觀園兩宴,鮮花着錦之盛。 第三個中秋節,品笛淒涼,聯詩寂寞,悲劇氣氛已佔上峯。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三秋”既然指三個中秋節,那麼“三春”指什麼?還有, “三春”有什麼可嘆的?“三秋”爲什麼是“三春”的關鍵?

       對於“三春”,紅學界有多種解釋:有些人認爲“三春”是指人名,即賈府的迎春、探春、惜春。但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按諧音法應爲“原應嘆息”,這四個女孩兒的命運都是應該嘆息的,脂批爲什麼說所嘆“三春”而不是所嘆“四春”?所以,以“四春”姐妹的人名論“三春”則斷然說不通。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三春”的另一種解釋是指春天的三個月“初春、仲春、季春”,即整個春季。從這種理解出發,也就是說當百花開放、爭豔的盛春過後,大觀園中的“羣芳”“千紅”“萬豔”也將全部調謝、零落,暗示了這些女兒的悲慘結局。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筆者認爲:小說中的“三春”和“三秋”中暗含着“三”、“十三”、“三五”和“二十二”等幾個神祕數字,這幾個神祕數字就是破解紅樓迷團的時間密碼。

       我們先說“三春”中的神祕數字:

       “三春”中暗含神祕數字“三”,這個神祕數字“三”是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夢破的日子。“三春”是指三月的春天。

       史書記載: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死於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三月的春天是富察皇后的死期,對乾隆來說是永遠悲哀的日子,這在乾隆第四次南巡期間寫下的懷念富察皇后的詩中得到印證:“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一代賢后逝於春天的三月,三月的春天才是真正所應嘆息的日子。

       “三春爭及初春景”:“初春”是暗喻富察氏被冊封爲皇后時的情景。富察皇后在三月的春天死了,烏喇那拉氏纔有機會當上皇后,但是,你這“三春”後的繼皇后怎麼能和“初春”的富察皇后相比呢?

       “三春去後諸芳盡”:富察皇后的去世,使乾隆萬念俱灰,在他眼裏,身邊的衆多嬪妃和萬千佳麗都無法和富察皇后相提並論,乾隆的心裏只有富察皇后一人。乾隆在懷念富察皇后的詩裏曾說“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意思是三宮六院,嬪妃齊備,可是面對她們,簡直就像面對虛空一樣。

       “勘破三春景不長”,“將那三春看破”,“三春事業付東風”,也應理解爲“三月的春天”,但是,這裏的“三春”是指那拉皇后的好夢也是終結在三月的春天裏。乾隆三十一年閏二月,那拉皇后由於“南直召禍”,而被乾隆打入冷宮。閏二月就是春三月。“三春”之後,那拉皇后的“事業”付之東流,乾隆的其他妃嬪看到那拉皇后慘痛的下場,更加誠惶誠恐,不敢越雷池一步。

       本文由《新話紅樓》作者張凱慶獨家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