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美人图经过一轮文创冲击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今日我们只能通过对画中女子所处居所和置物,探究古人生活中的闲情雅致。恰逢夏至一起围观古人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桐荫品茗

一柄湘妃薄纱扇,画面幽蓝色的冰裂梅花纹,夏日间色彩素雅还带着丝丝凉意。

夏日饮茶消暑养生,更是配以留白的郎红茶盅。看不全杯子的器形,但撇口的曲线仿佛铃铛杯,两指持杯很是优雅呢。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执纨扇,轻啜茶。桐树荫下悠然的样子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心生羡慕了。如今伴随空调冰箱的日子,还有哪些朋友还保持着用扇子的习惯呢?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话说古时纨扇、团扇,一件小小器物也有不少讲究呢。

团扇至迟在西汉即已出现,隋唐时期,团扇外传日本。到宋代,书画团扇已极为盛行,创作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团扇并非女性专属。是由于装饰过度、携带不便,文人雅士渐渐倾情于折扇了,团扇最终成为了闺阁“爱用品”。

迄今为止出土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实物扇子是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所出竹编扇子。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在战国墓葬出土的扇子数量大为增加。如一九八二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把短柄竹编扇子(图一,引自《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形如菜刀,扇面略近梯形,用细薄的红、黑两色篾片编织而成,纹饰规整,制作精致,是一件工艺水平较高的竹编制品。(图二为清代蒲席斧式木柄扇,来自2013年9月刊)料想古人扇风也是霸气十足,一手菜刀一手斧……

然而,好看的皮囊(扇子)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扇子)万里挑一。至于这把扇子,真的是至尊宝同款!看到的时候被震惊到嘴都合不拢……可见电影给你的快乐之后,也有在做民俗考证吧哈哈。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而饮茶更是古人夏日之心头好,没有奶茶的古代,想一饱口福还是茶最佳。《神农本草经》中便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度,得茶而解之。仲夏温度升高、湿气增强,蚊虫多扰、疾病多发。这时候就少不了祛晦安神防暑解渴的茶。乾隆皇帝不仅赏赐各种茶叶给妃嫔大臣,

什么普洱茶、花茶都经常出现在记录当中。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乾隆皇帝更是变身成为“设计师”,为了饮用自己亲手炮制的“三清茶”,设计了一款【三清茶碗】。三清茶是指狮峰龙井为主料,佐以梅花、松子仁和佛手三种辅料,以雪水浸泡。

再相得益彰的搭配茶器,夏日饮茶会更加时尚~所以乾隆也照做了,给自己的茶定制了“任性”盖碗一套。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另一幅消夏赏蝶则是更显清凉淡雅。

话说夏日家具何材质最佳?竹子啦!凉爽的质感就贯穿了很多人的童年。美人倚靠的更是珍贵的湘妃竹制作。它的斑纹与沉香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意外才能造就。也来源于娥皇女英的衷情追随,才有此美名。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或许你知道竹床、竹椅。现在你看到的就是一件……竹衣。安徽博物院所藏的四件近代竹汗衫,便发现其用极细小的竹筒制成,因竹细如丝,亦称“竹丝衣”。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此竹衣采用南方高山上的野生小竹,将竹梢截成小段,用丝线串编而成。不过……大丈夫不拘小节了,穿竹衣倒不如敞开“胸怀”……

桌面一把折扇,热了一边扇风一边欣赏扇面上的诗书也不失为一种消夏之乐。

明代以后,男人所用的扇子才逐渐被折扇取代。进而出现了文人扇,而合欢扇的工艺更在普通的折扇之上。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合欢扇是汉代的女扇,寄托着闺中人和合圆满的心愿。扇柄从顶穿下, 将扇面均分为两半, 如合欢树之对生复叶, 故称合欢扇。此扇从形到名,都慢慢寄托了少女的情怀呀~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国风夏至 古人“精致”日常中的夏日风潮

消夏赏蝶细觉最精妙之处,其实不在其中桌、扇、瓷、石。我觉得反而是在背后一副字当中的“清音”二字。夏日烦闷,若是吵杂聒噪,那怕是谁都都受不了。田青老师在《琴与敬》中说:古琴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敬,其中就有敬天地、敬自然。这是一种对于世间生活最高而又最低的要求。用“敬”的态度去感受夏天,用悠远的清音涤荡自我。夏日,万物茂盛蓬勃时,人应该做的是静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