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大家比較關心的“麻袋財富”。

近日,麻袋財富因爲一些負面:逾期率暴漲、中騰信裁員風波、上線生息寶等,出借人開始隱隱擔憂起來。

後臺也湧來很多留言:

負面纏身的麻袋財富 還安全嗎?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解讀,要麼是爲了博眼球,賺流量,故意放大事實,目的就是爲了引起恐慌;要麼就是不得要領,淺嘗輒止,並沒有觸達問題的核心,也很難解開投資人心裏的顧慮和疑惑。

所以,關於麻袋,我覺得還是單獨開一篇。

一是給關心麻袋財富的出借人一個交代,二是儘量還原一個真實的麻袋現狀。

本篇文章主要解答這幾點核心:

1、逾期率暴漲?

這應該是目前出借人最關心的,也是麻袋的黑文在重點渲染的。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根據互金協會披露的麻袋財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19年5月31日,麻袋財富的項目逾期率爲13.35%,金額逾期率爲2.77%;對比年初這兩組數據分別爲9.21%和1.37%。

逾期率確實有小幅上升,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這樣的逾期率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暴雷大環境下,行業內逃廢債的現象加劇,受雷潮影響借款人的還款意願逐漸下降,即使是銀行也受到波及;逾期率小幅增長屬於正常現象,並且均在可控範圍內。

再說逾期率問題,關於項目逾期率和金額逾期率,互金協會的定義是:

項目逾期率指截止統計時點,當前所有處於逾期狀態的項目數與尚未償還的交易總筆數之比。

項目逾期率的算法也很簡單粗暴,項目逾期率(13.35%)=逾期筆數(253539)/借貸餘額筆數(1899562)。

金額逾期率是指截止統計時點,逾期金額與待償金額之比。

金額逾期率的算法也同理,金額逾期率(2.77%)=逾期金額(41421萬)/借貸餘額(1495907萬)。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統計口徑下,逾期率差別好幾倍,這是爲什麼呢?

主要原因在於,金額逾期率主要體現的是當期;而項目逾期率體現的累計,歷史發生的逾期都會計入到這個數據裏。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某平臺只放了一筆借款,借款金額爲1W,分10個月還,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每月還1000,當還到第3個月的時候逾期率了;這時候它的項目逾期率就是100%,金額逾期率=1000/8000=12.5%。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逾期金額是指當期的應還的本金1000元,8000元指的是剩餘未還的本金。

相對來說,金額逾期率更加合理一些,而且金額逾期率也是目前監管觀察的主要核心指標。

同爲小額消費信貸業務,麻袋財富的M3+金額逾期率爲2.07%,拍拍貸的M3+逾期率爲3.8%,桔子理財的M3+逾期率爲1.42%,宜人貸的M3+逾期率爲4%,小贏網金的M3+逾期率爲5.28;對比上市平臺,麻袋財富也不差。

2、資產端中騰信裁員風波

與其說是裁員,倒不如說是業務重心轉型,縮減線下門店,而代價則是裁員;裁員必然會伴隨着矛盾與衝突,這就導致部分不滿的員工在網絡上發牢騷,一些媒體爲了吸引流量,就會故意去放大,於是正常的人員調整就演化爲平臺做不下去了……

實際上,撤銷線下資產,轉爲線上是當前的行業趨勢,早在麻袋之前,宜人貸、你我貸、平安普惠等都陸續收縮和關閉了線下門店。

而且,壓縮線下門店也是響應監管的要求,去年開始,多地下達關於網貸行業“三降”的要求:降餘額、降人數、降門店;並在之後多次重申,嚴格要求平臺執行。

部分地區更是給平臺設立了清理指標,要在規定時間內降低到指定比例,否則不給備案。

雖然中騰信不再做線下資產業務,但會利用積累下來的線下運營經驗和風控技術做助貸業務和代銷。目前已經和平安銀行車貸、平安普惠以及部分城商行達成了合作項目。

3、違規上線類活期產品?

近日,麻袋財富恢復上線了類活期產品“生息寶”,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

畢竟這種存期只有5天,收益還有4.8%的產品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類活期產品的風險又是顯而易見的,容易引發流動性危機。

那麻袋爲什麼上線“生息寶”,這款產品能不能投呢?

生息寶是一款自動投標工具,平臺將出借人資金分散匹配到多個借款標的中,以降低風險,5天鎖定期結束後可以選擇退出,退出方式爲平臺自動發起債轉申請;也可以長期持有;本質上還是期限錯配。

而平臺上線類活期產品的原因無非兩點:1、增加獲客渠道,類活期產品可以吸引大量短期資金,獲取短期投資人。2、調節業務存量,在三降的嚴格要求下,各大平臺都在有序消化業務存量,爲了合理控量,需要生息寶來靈活調節。

據平臺介紹,爲了確保生息寶的穩定運行,麻袋財富對單日生息寶贖回總金額進行了限制,如果當日超過限額,需次日再次申請。

另外,除了生息寶,人人貸的優選計劃和桔子理財的週週升也都屬於類活期產品。

4、備案不積極,遲遲不增資?

前段時間,行業颳起了一波增資潮,各大平臺紛紛宣佈增資。

但是遲遲不見麻袋財富宣佈增資實繳的消息,於是在車上的朋友開始擔心起來。

是平臺沒有實力,還是他們不打算備案了?

麻袋財富實繳註冊爲1.1億元,並且賬上還躺着2個億,再加上實力雄厚的中信產業基金股東,增資實繳對於平臺來說真不算什麼難事。

據平臺反饋,他們之所以不着急增資,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爲目前市面上流傳的備案試點方案還只是網傳文件,並沒有通過官方渠道正式下發,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份文件流傳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於監管部門放風出來觀察市場反饋和行業恢復情況。

同時也有其他的一些大平臺也在處於觀望階段,比如陸金服(實繳資本1億元)、宜人貸(實繳資本0.3億元)等。

麻袋也提到,提前增資實繳會把5-10億的資金鎖死,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此之前他們可以把錢用到對平臺更加有利的地方。中信產業基金已經計提了備案需要的所有資金,如果備案文件正式落地,麻袋會在第一時間完成實繳。

另外,備案不止增加實繳資本這一條,更重要的是合規檢查。

在合規檢查工作中,麻袋財富是上海第一批接受行政覈查的平臺。

目前麻袋財富備案的重點放在了數據對接上,並且已接入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信息披露和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網貸實時數據接入,都是備案明確要求的東西。

麻袋財富是爲數不多完成這兩項合規工作的平臺。

目前行業處於特殊時期,平臺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出借人的巨大波動,小星覺得這屬於正常現象,主要還是市場信心不足。

面對平臺,出借人始終是處於弱勢的,而這種弱勢根源在於信息不對稱。

平臺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利,但是控制不好也有可能反噬。

對於負面,我覺得平臺應該需要拿出來更多的誠意來,不管是及時澄清還是積極處理。

不要等到場面失控,無法挽回的時候再來亡羊補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