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到街子古鎮遊玩後,要去一下,光嚴禪院又名“古寺”,位於四川崇州街子鎮的鳳棲山,距離成都63km,海拔1100m。

光嚴禪院隱座於一片古森林中,四周是近千畝成片的參天古柏、古楠、古杉、古銀杏等珍稀樹木,夏季日平均氣溫比平壩低4至5度,是距離成都最近的成片森林。

這寺院故事很多,傳說明朝建文帝住過的寺院。

古寺始建於晉代,晉文帝賜青城36庵,古寺爲其中規模最大一寺,原名常樂庵,隋文帝賜光大嚴明匾。

唐武宗時毀,唐懿宗鹹通五年(公元864年)由善思和尚重建,改名常樂寺。宋時名翠圍寺。明朝永樂年間,爲避“樂”字之諱,蜀獻王朱椿奏請敕賜寺名“光嚴禪院”,故又叫光嚴寺。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在街子古鎮後面的公路邊上開車前往古寺。下車,發現左側有一座廟宇式樣的門樓,右側是通往前方的公路。

向路邊閒聊的人詢問,得知兩條路都可以到達古寺,廟宇中的路是從森林中行走。於是我就進入廟宇般的門樓之中。

來到廟門口,門上牌匾“光嚴禪院”四字爲清朝康熙題寫。光嚴禪寺始建於隋,公元864年善思和尚重建,原名常樂寺,俗稱“古寺”。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古寺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法仁和尚”雲遊西藏、印度等佛教聖地後,輾轉來到古寺當了住持,其侄兒蜀獻王朱椿知悉後,奏稟明太祖賜法名爲“悟空”。

“悟空”圓寂後其肉身不朽,安放在寶塔之中,肉身歷經6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朱元璋特爲古寺題寫“純正不阿”。

明太祖朱元璋叔父和孫子建文帝均在此出家避難,明成祖朱棣登基後,朱棣賜古寺爲“光嚴禪寺”並賜古寺半副鑾駕、兩口皇鍋及龍鳳旗、琉璃瓦、

《洪武南藏》佛經一部和印度梵文貝葉經《華嚴經》一部,此經文只付印兩部,現僅存一部,爲鎮寺之寶。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購票2元進入,左前方堡坎下有高大古樹一棵,胸徑達1、6米,爲千年楠木。沿石階向上,來到“觀音寺”。繼續向上有大四合院,正殿爲“大雄寶殿”左廂房爲經堂,右廂房爲念經堂。

大雄寶殿的前面有四根圓形磚柱,系使用特製圓弧形青磚砌築,上部有造型。殿內供奉釋迦摩尼佛像,正中“南無阿彌陀佛”牌匾爲濟公所書,屋頂的大梁上有字跡。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善無思:印度烏茶國人,曾經在長安西明寺菩提院譯經,後因安祿山之亂避禍至鳳棲山常樂寺修行,並就任住持,公元769年圓寂,靈塔至今完好。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附近是“燃燈寶殿”,大殿後面有多座塔墓,其中有一座十分古老,估計是“悟空”大師的塔墓。墓後有大量各種形狀的石刻構件。

上古寺也有“大雄寶殿”,但明顯是新建的。

來到下古寺一角,有直徑兩米一的“皇鍋”,原件於大鍊鋼鐵時被毀,現鍋爲2004年有錢人捐建。

街子古鎮附近數公里還有普照寺,據說也很古老。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其時僧徒衆達一千多人,可算得上是佛及衆生,鼎極一時。至清代,康熙皇帝又特爲此寺御題“光嚴禪院”匾額,這就是現在大門上所懸的橫額。

該寺歷朝曾有幾次大的損毀,亦多次重修,因年久寺古,後人俗稱古寺,天長日久,俗稱變正稱,光嚴禪院之名反而很少被人們提起了。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寺院下的梅花寨休閒度假村,在冬日裏各種品種的紅梅和烏梅相怒放,使梅香深處的古寺更顯出別樣的凝重和靈性。寺中重檐飛閣、古樸幽雅,寺門懸匾“光嚴禪院”爲清代康熙皇帝親書御賜

四川總督九昌衡的禪意對聯、于右任先生的草書“藏經樓”保存完好。寺廟因有初刻南藏、貝葉梵文、御賜極品三件寶而馳名,因而被喻爲“西川第一天”。

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古寺),傳說明朝建文帝在古寺住過

現在光嚴禪院,因上古寺在文革時盡毀,下古寺成爲其主要景點。

不過經現任住持釋永一師父多方募化,已重建上古寺大殿。古寺風貌煥然一新,誠迎八方佛子、遊客的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