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以前的車皆爲獨轅車,它在經歷了幾千年的始創、完善、極盛幾個階段之後,在秦末西漢初便逐漸衰落下來,被雙轅車所取代。

中國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獨轅車與漢代後的雙轅車的發明

獨轅車

西漢是雙轅車逐漸興盛的時代。雙轅車的結構,除轅變爲兩根外,其它部位與獨輔車基本相同。雙轅車的出現改變了獨輔車至少系二馬方能行走的侷限,使單馬拉車成爲可能,從而使我國古代車由駟馬高車進入了單馬輕車的新階段。

漢車之多,可謂枚不勝舉。按驅車動力可分爲三大類:小車(馬車)、大車(牛車)和手推車。

馬車按乘坐的姿勢而言,有站乘的高車、坐乘的安車之分。若按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分類,有斧車、招車、鹿車等。斧車是由兵車演化過來的儀仗車,官吏出行時用以壯威儀、明身份。招車是漢代最普遍的代步工具。駕一馬或一牛。

中國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獨轅車與漢代後的雙轅車的發明

漢代的雙轅車是由獨輈車演變而來

鹿車是一種人力牽挽的小車。和輜軿是四面有屏蔽、坐臥兩便的車,製作考究,乘坐舒適,爲皇族、高官所專用。秦始皇暴病而亡於巡遊途中,他的棺木就是放在粗掠車中運回咸陽的。

到了漢代,粗掠車成了皇帝死後專用的喪車。

漢代交通發達,除乘人的馬車以外,載貨運輸的牛車數量大增。因其車廂寬大,又稱大車、方廂車。從已出土的牛車模型可以看出,漢代牛車與今大車略同。

漢代牛車採用直轍形式,支點較低,行車時比曲轅的馬車平穩安全。漢以後,人們坐車不求快速,但求安穩,於是直轅的優點漸漸顯出,直轅車開始盛行,而曲鑲車漸漸被淘汰。

無論是乘坐人的馬車或載物的牛車,皆須在寬敞的道路上行駛,而不適於鄉村田野、崎嶇小路和丘陵起伏地區使用。

中國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獨轅車與漢代後的雙轅車的發明

手推的獨輪車

在西漢末和東漢初,一種手推的獨輪車在當時齊魯(今山東)和巴蜀(今四川)地區出現。山東嘉祥漢武梁祠的畫像石上,就有獨輪車的形象。獨輪車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兩個把手前端架置一輪,把手間以橫木連接,形成一個框架,其上或坐人或置物。

輪兩側有立架護輪,行車靈活方便,一般只需一人推動。在坎坷不平的羊腸小道上運行,其運輸量比人力負荷、畜力馱載大過數倍。這種手推車在漢代稱爲“章”,以後又有“轆車”之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