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其祖父曹騰是漢朝末年有名的大宦官。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他官迷心竅,做到大司農還不過癮,後又花錢一萬萬買了個太尉。生長在官宦人家的曹操,少年時喜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但他卻頭腦機敏,善於權詐應變。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隨着年齡的增長,曹操開始留心世事。眼看奸盜四起,漢室衰敗,陡然激發起他立志用世的決心和抱負。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曹操以孝廉被薦爲郎,時年20歲。當時任尚書右丞、京兆尹的司馬防對曹操很賞識,舉薦他當了洛陽北部尉,負責分管京城北部的秩序。

京城洛陽是魚龍聚集之處,什麼貨色都有,不拿出點真章來,這小官也真就坐不穩。他一上任,先修好所管區內四道城門,又讓人造了數十條五色棒,分掛在門的兩側,並貼出告示:“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

漢靈帝身邊太監蹇碩的叔父根本沒把曹操這北部尉放在眼裏,違令夜行,並且還口吐狂言,被曹操棒殺。從此“莫敢犯者”,顯示了曹操執法的嚴明和膽識。然而,社會治安雖然好了,但是那些宦官卻恨透了他,千方百計找茬要整他,但一時又拿不住把柄,只好以升官的名義,將曹操打發到離京城較遠的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當縣令。不久,曹操又被拜爲議郎,召回朝廷。但無奈仕途多舛,議郎沒當上一年,曹操又因事被免了官。

當曹操第二次做議郎時,黃巾農民起義爆發了。爲了挽救風雨飄搖的東漢王朝,政府派出了全國最精銳的部隊前去鎮壓。於是曹操被任命爲騎都尉,操起屠刀,跟隨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對河南的黃巾軍進行了血腥鎮壓,屠殺了農民軍幾萬人。曹操因戰功升任濟南國相。

濟南是封國,國相的地位相當於太守,管轄十幾個縣。當時縣裏的官吏多是倚仗權貴、魚肉鄉里、無惡不作的貪官污吏。另外當地迷信之風盛行,僅祠堂就有600多座,每到拜廟時,一些商人和官吏便大搞迎神賽會,成了他們詐騙錢財的場所。經過一番調查之後,曹操下令把轄區內的祠廟全部拆除,規定一律不準燒香拜神。又上書揭發了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吏,結果有八九個爲非作歹的縣官被罷免。但是曹操此舉又得罪了那些有權勢的宦官,他們更加痛恨曹操。沒多久,曹操就被召回洛陽,留在朝中當了議郎。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去世,14歲的皇子劉辨即位,是爲漢少帝。由於少帝年幼,由太后臨朝,國舅何進以大將軍身份輔政。何進欲趁機誅殺宦官,便暗召涼州軍閥董卓進京相助。不料事泄,在董卓進入洛陽前,宦官便殺了何進。

袁紹和曹操都是預殺宦官的同盟,因此袁紹被迫提前行動,把2000多個宦官全殺了。董卓是個兇殘的人,其早就有佔據洛陽的想法。進城之後,大肆燒殺,殘害百姓,掠奪錢財。不久,董卓將袁紹逼走,又廢少帝,另立9歲的陳留王劉協爲漢獻帝,自封爲太尉,再自爲相國。董卓十分欣賞曹操的才能,想拉他當驍騎校尉。曹操是個極具政治頭腦的人,他早已看到董卓的表演,認爲他只是逞一時之兇,終必敗。於是改名換姓,離開了洛陽。

回到陳留之後,曹操便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聯合四方豪傑,共同討伐董卓。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也在準備討伐董卓,對曹操非常支持。尤其當地大財主衛茲見到曹操後對人說:“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於是傾囊相助,曹操很快建立起了一支1500人的軍隊。

不久,各州、郡紛紛起兵,組成了討董聯軍,推袁紹爲盟主。然而各軍互相觀望,心懷異志,都想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卻不想與董軍交戰。這使曹操感到心灰意冷,決定去獨自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

可是不久,討董聯軍發生了內訌,他們之間打得昏天黑地。此時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的力量也壯大起來,袁紹爲了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兗州,便派曹操到東郡圍攻黑山軍。接着因青州的黃巾軍進攻兗州,殺死了刺史劉岱,曹操乘機進入兗州,被陳宮等人推爲州牧。同時曹操又率軍擊垮了青州的黃巾軍,收黃巾軍中精銳部隊編爲青州軍,爲自己未來爭奪權力奠定了基礎。

興平二年,曹操打敗了呂布,再攻下雍丘以後,兗州的統治基本上穩定了。第二年又擊敗了汝南、潁川等地的黃巾軍,攻下了許昌,使曹操的軍事力量更加壯大起來。此時各地武裝也都各自擁兵自重,稱霸一方,待機而動。曹操爲了使自己在軍事和政治上能站穩腳跟,便企圖把漢獻帝控制在手中。獻帝雖然是個傀儡,但畢竟是漢代最高權力的象徵,如果把他拉在手中,便可以掌握主動權。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當漢獻帝因長安兵變外遷,行至河東時,袁紹的謀士沮授對袁紹說:“現在我們冀州剛定,正好把皇上接來,安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敢作對!”他表示贊同,可馬上又被部將郭圖等人的意見說服,認爲漢朝將亡,獻帝也就成了廢物,因此失之交臂。不久獻帝在將軍楊奉等人護送下回到洛陽。

可是曹操卻不同,他聽說獻帝到了洛陽後,馬上派部將曹洪去迎聖駕,還親自到洛陽去拜見。他利用朝中大臣之間矛盾,採納董昭的計謀,派人告訴楊奉,洛陽缺糧,皇上無法居住,請把獻帝暫時南遷魯陽。楊奉此時與舊將各懷異心,也沒加阻攔,於是曹操就把獻帝接到許縣,定許縣爲都城,同時把這一年年號改爲建安。漢獻帝晉升曹操爲大將軍,又加封武平侯,總攬了朝中大權。

袁紹在鄴城聽到曹操迎獻帝到了許都,十分後悔,他知道這將意味着什麼。於是便挖空心思,與曹操爭奪獻帝。他給曹操寫信說:“許下埤溼,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此時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根本沒理袁紹擺的盟主架子,反請獻帝下詔訓了袁紹一頓:你“地廣兵多,專門謀取私利,樹立私黨,既不勤王,又擅自征伐,眼裏根本沒有朝廷”。袁紹知道這都是曹操在作祟,但此時已無可奈何。

不久,曹操也還是給了袁紹點面子,讓獻帝下詔任命他爲太尉,又封鄴侯。這太尉雖位至三公,但卻在大將軍之下,這下可惹火了袁紹,他破口大罵說:“曹操曾幾次走上絕路,都是我救了他,現在竟敢挾天子以令我了。”

袁紹一直以盟主自居,甚至野心勃勃,想爭奪大權。早在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時,袁紹便曾想另立幽州牧劉虞爲帝,想拉曹操支持。曹操拒絕說:“董卓的罪惡已暴露天下。我們興兵討伐而遠近紛紛響應,因爲這是正義的行爲。現在皇帝年幼勢弱,又被奸臣控制,並沒有犯邑王劉賀那般罪過,你們卻要改朝換代,天下怎能安定呢?也罷,諸位自去北方向劉虞稱臣,我還是向西討伐董卓。”

袁紹在席上亮出藏了很久的玉璽,舉向曹操,以表示自己稱霸天下的野心。曹操這時已下決心,一定在適當時候,殺掉袁紹。但此時時機未到,因爲他知道現在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抵擋袁紹大軍。爲了暫時緩和關係,曹操只好把大將軍的職務讓給他,而自己則任司空,執行車騎將軍的職務。同時任命謀士荀彧做侍中,掌管尚書的事務。從此,曹操總攬了朝廷軍政大權。

由於董卓之亂,引出軍閥混戰,農業生產受到極爲嚴重的破壞。曹操感到軍糧是取勝的重要基礎,不少軍閥隊伍,雖一時聲勢浩大,但因缺乏糧草,不戰自潰。要想兼併天下,必須糧足兵壯。他接受了棗祇、韓浩等人的建議,開始實行屯田。

曹操下達《置屯田令》,同時進行了一系列組織安排,首先在許縣開始實行屯田。結果屯田的第一年,即得谷百萬石。接着,曹操又把屯田制度逐步推廣到所轄的兗、豫全境,從根本上改善了糧食問題。既安定了民生,又滿足了軍用,爲曹操統一大業提供了物質條件。

待曹操把朝中各種事情安排妥當之後,便開始運籌帷幄,準備拉開逐鹿中原的戰爭帷幕。曹操分析了當時的軍事形勢:北面是冀州袁紹,南邊是袁術,東邊爲呂布,西面是張繡等。在這樣四面受敵的形勢下,曹操決定利用他們各自的矛盾,把他們分化瓦解,然後再逐一擊破。

首先曹操覺得袁紹此時不僅兵強馬壯,而且又是討董盟主,在當時有些影響,如果與之爭鋒,弄不好會招來圍攻。於是先讓獻帝給其加官晉爵把他穩住,留到後邊對付。淮南和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時正由袁術和呂布分據。淮、徐兩地曹操不能不得,但時機不到,於是先用計挑撥呂布和袁術的關係,待他們相爭之後,坐收漁人之利。劉備暫立足於徐州,一時對自己還沒有威脅,先封其爲鎮東將軍收買之。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曹操決定首先率軍征討張繡。張繡是驃騎將軍張濟的侄子,張濟在進攻穰城死後,張繡投靠了劉表屯軍宛城。曹操十分清楚,劉表之所以招納張繡,不僅是爲了壯大自己的力量,而且更主要是讓他來守住荊州的北大門,藉以對付曹操。

尤其他在謀士賈詡的輔助下,在南陽招兵買馬,勢力日盛,必須及時剿滅。張繡覺得不是曹操的對手,在賈詡的勸導下舉兵投降。曹操因納張繡叔母爲妾惹惱了張繡,於是夜襲曹軍。曹操毫無準備,結果受傷退至舞陰。張繡再率騎兵來攻,曹操敗退許都,張繡乘勢佔領了舞陰。曹操多次派曹洪領兵攻打,但皆失利,還屯葉縣。

建安三年曹操沒有聽從軍師荀彧的勸誡,又率軍進攻穰城。張繡急忙請求劉表援助,結果劉表出兵,屯於安重,切斷了曹軍後路。恰在此時,荀彧告急,說袁紹準備偷襲許都。曹操匆忙率軍迴護,他急中生智,用計打敗張繡,返回許都。張繡感到曹操此去,必來報復,於是便想投奔袁紹。賈詡爲其分析利害,勸他投靠了曹操。曹操不計舊怨,拜張繡爲揚武將軍,又爲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成了親家。

國內戰爭其實只是不同政治勢力爭奪權力的手段,此時曹操挾天子號令諸侯,很多人便覺得爭之無望,又按捺不住權力的慾望,便想獨立稱帝,另立一家天下。就在曹操第一次徵張繡時,袁術便迫不及待地在壽春稱帝。

爲了培植勢力,他想以聯姻爲手段,拉攏呂布以對抗曹操。但由於陳珪的反對,聯姻未成。呂布是一員虎將,曹操想眼下必須穩住他,於是便用獻帝的名義,將呂布封爲左將軍,並去信稱讚他制止袁術稱帝,對王室的擁戴,要他同自己共同輔政。呂布得書大喜,立即派陳珪的兒子陳登爲特使,到許都謝恩。曹操乘機爲陳登父子加官增祿,陳登答應待機爲內應滅呂布。袁術對呂布歸服曹操非常憤恨,便派大將張勳分七路殺奔徐州,結果被呂布擊敗,袁術元氣大傷。曹操趁機親統大軍,準備徹底將其擊垮。哪知袁術沒等曹軍到,便棄軍南逃,他的部將橋 等

被曹軍打得大敗。從此袁術退縮在淮水以南,一蹶不振。第二年曹操消滅呂布之後,袁術的日子更加難過。於是寫信給哥哥袁紹,願意與袁紹聯手禦敵,並擁立袁紹當皇帝。袁紹接到袁術的信後,馬上派人通知袁術,取道徐州北上到冀州來。曹操聞訊後,立即派劉備和朱靈等率軍截擊。袁術剛到徐州,便遭到阻擊,只好掉頭南逃,氣急敗壞,從此一病不起,於建安四年死於江亭。不久曹操又將劉備趕出徐州。

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奮戰,曹操收張繡,殺呂布,逼死袁術,逐走劉備,勢力大增,終於具備了與袁紹爭奪霸權的實力。因此,曹操逐鹿中原的最後決戰即將展開。

建安四年,袁紹在河北地區消滅了公孫瓚之後,取得了幽、冀、青、並四州之地。當他聽說袁術北上被曹軍截擊致死的消息後,怒火中燒,他早有與曹操決戰的想法,但沒有抓住機會。此次想一舉殲滅曹操,統一北方後即稱帝。

他親自精選10萬兵卒,戰馬萬匹,準備進攻許都。他的謀士沮授勸他,眼下爭戰不休,兵困馬乏,不可輕易出兵,用以逸待勞之計可敗曹軍。但也有些匹勇之夫,好大喜功,鼓動袁紹:“以明公之英武,統河北之強衆,去討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那麼費事。”經過一番爭論之後,袁紹終於親率大軍,直接殺奔許都。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袁紹將率軍攻打許都,曹軍的一些將領深感恐懼。曹操對衆將說:“我深知袁紹的爲人,志大而智少,外表上很兇,內心很膽小。疑心重,很缺少威嚴,兵多而指揮不力,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正好取來作爲我的軍糧。”曹操的確深知袁紹,這番話說得十分透徹,諸將打消了顧慮,積極準備抗擊袁紹大軍。

袁紹大軍進入黎陽後,即派顏良過黃河攻打駐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劉延告急,曹操一時抽不出兵馬營救。四月,曹操採納了荀彧聲東擊西的戰術,從官渡率軍北上,佯作攻打袁紹後方。袁紹上當,便分出一部分軍隊調往延津,曹操立即率領輕騎直奔白馬,攻其不備,殺了大將顏良。

曹操遂解白馬之圍,然後將軍民全部遷出。袁紹聞訊,急忙下令渡河追擊曹軍。曹操見袁軍越來越多,便下令騎兵解鞍放馬,讓馬匹亂跑,以誘敵深入。大將文丑和劉備率五六千騎兵趕到,看見曹軍輜重丟得滿地,便搶作一團。曹操見時機已到,令600騎兵上馬奮擊,袁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混戰中文丑被殺。

初次交鋒,袁紹便連失兩員名將,士氣銳減。曹操企圖乘勝追擊,結果未能取勝。於是雙方展開了對峙。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袁紹又調集主力部隊向官渡進攻,準備與曹操決戰。此時曹操的軍隊是糧少兵寡,便有收兵的打算。曹操派人給荀彧送信,商討撤兵之事。可是荀彧分析了形勢說:“袁紹以全師聚集官渡,要與明公決勝負。明公以至弱擋至強,若不能打敗袁紹,必爲袁紹所乘。這是處在改變天下大局的關頭。”

並且進一步指出,曹操以袁紹十分之一的兵力,阻其半年有餘,袁紹不能取勝,說明他已是智窮計盡,千萬不可失去這次擊敗袁紹的機會。堅定了曹操與袁紹決戰的信心。接着曹操採納了荀彧的計策,派徐晃、史渙截燒了袁紹幾千車軍糧。不久,袁紹又從河北運到軍糧1萬多車,囤積在大營以北的烏巢,派大將淳于瓊率近萬名士兵守護。這時袁紹的謀士許攸因家屬被捕而投奔了曹操,把袁紹屯糧的情況全部告訴曹操。

曹操大喜,親自率5000人馬,借夜色掩護,打着袁軍旗號,直奔烏巢。一到烏巢,便縱兵圍屯焚燒起來,淳于瓊慌忙迎戰。曹操率軍猛攻,大破袁軍,斬殺淳于瓊等數千人,把袁紹的1萬多車糧食全部燒盡。

其實在曹操夜襲烏巢時,張郃已建議袁紹派重兵前往營救,可是他只派了少數部隊前往。相反自作聰明地對袁譚說:“趁曹操進攻淳于瓊,我們就去拿下他的大營,使他再無歸處了。”竟令張郃、高覽率重兵去攻打,結果大營未攻下,損失慘重。

烏巢失守,糧食盡焚,使袁軍大亂。張郃見大勢已去,又有郭圖陷害他,說他“快軍之敗,幸災樂禍,恐懼不安”。便一氣之下,與高覽投奔了曹操。袁軍全線崩潰,曹操乘勢發起總攻,大獲全勝。袁紹帶領800騎兵渡河北逃,餘部投降。此一戰,曹操斬殺袁軍將士7萬多人。

官渡之戰的勝利,改變了整個局勢,爲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曹操平定了冀、幽、並、青州後,又征服了烏桓。曹操回到鄴城後,爲了加強對朝廷的控制,他上書漢獻帝,“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結果由他自己擔任了丞相,事權歸一,總攬了朝中大權。曹操的舉動,引起了一些士族和皇族成員的極大不滿。

此時孫權在長江下游,皇族劉表佔據荊州。爲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曹操決定率軍南下。他首先攻擊的目標是荊州,然後由徐州沿江東下,夾擊孫權。

曹操親自率領10萬大軍直奔宛城,還沒有到達荊州,劉表因病去世。劉表的兩個兒子向來不和,長子劉琦在劉表死前出任江夏太守去了,次子劉琮繼承了荊州牧。曹操的軍隊一到新野,劉琮便派使者來迎降了,曹操非常高興,便欣然接受了他的降請,並且接收了劉表的七八萬軍隊和大量軍用物資。此時曹軍已擴大到二十幾萬人,並在江陵設立了大本營。

劉備自被曹操趕出徐州後,失去了地盤,只好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他正在加緊訓練軍隊,準備迎擊曹軍。等他知道劉琮投降時,曹軍已到達宛城,於是急忙率領1萬多軍隊向江陵逃去。曹操擔心劉備先佔江陵,便親率5000騎兵,日夜兼程進行追擊,結果在長坂擊潰劉備,佔據江陵。曹操輕取荊州,再據江陵,躊躇滿志,準備一舉擊敗孫權。

曹操大軍席捲江東,孫權手下的文武官員十分懼怕。是戰是降,孫權一時拿不定主意。又收到曹操的恐嚇信,信中號稱有80萬大軍,要在吳地同孫權一決高下,意思是逼孫權投降。劉備準備聯合孫權共同抗擊曹操,便令諸葛亮去遊說孫權。諸葛亮向孫權分析了取得勝利的可能性:曹操士卒疲乏,不習水戰,新收民衆心裏不服。孫權表示贊同,於是孫劉聯軍組成,準備共同抗擊曹操。

當時,曹操的軍隊屯駐烏林,孫權、劉備聯軍駐在赤壁。曹軍面對大江,發揮不出戰鬥優勢。水軍中又有不習水戰的,而新附的水軍又沒有戰鬥力。再加上北方人不習慣水上生活,很多人得了流行性疫病。爲了減少風浪的波動,曹操下令把船艦分排用鐵環鎖在一起。老謀深算的曹操,自以爲這是好辦法,便準備尋機向南岸發動進攻。東吳老將黃蓋,看出了連環船的致命要害,趁機向周瑜獻上火攻之計。黃蓋便寫了一封詐降書,約定好投降的日期和信號。曹操因屢戰皆勝,便放鬆了警惕,欣然接受。

一天夜晚,黃蓋帶領數十艘大船出發,船上裝滿了澆了油的乾柴草,外面用布圍好,插上約定旗號,順風向曹操大營駛去。在離曹營不遠的地方,黃蓋命令同時點火,衝向水寨。火借風勢,頃刻間曹營中一片火海。結果曹操的連環船被燒得一乾二淨,周瑜和劉備乘勢向曹軍猛攻,曹軍大敗。這便是有名的赤壁之戰。從此曹操退回北方。

赤壁之戰失利後,曹操才真正感到兼併羣雄、消除異己並不那麼容易。此時,他的政敵們正在利用他的失敗加緊了對他的攻擊。尤其他在政治上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針,政敵們懷疑他有“不遜之志”,要他交出兵權。權力之爭是你死我活的,尤其在漢朝末年那特殊的戰亂年代,更是如此。當然曹操對威脅到自己政權的人,是從來不講客氣的。官渡之戰前,他對車騎將軍董承等人的政變,進行了無情鎮壓,尤其南下兩個月後,便命親信殺死了政敵孔融。

曹操應該說是一個有頭腦的政治家,如果一味殺戮消滅政敵,反而會樹敵日多,應該在意識形態方面做些工作。於是他發表了《讓縣自名本志令》,表明自己對漢室的忠心,決無“不遜之志”。同時也表明讓他放棄權力是不可能的。可是過了不久,權力的慾望竟使他又逼死了心腹謀士荀彧。說穿了,他的這個目的,只是想安撫一下政敵,但真的對他有威脅,他還是不留情面的。

爲了進一步加強對朝廷的控制,鞏固自己的權力,曹操又上書要獻帝下詔,任命曹丕爲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爲丞相副”。朝中的事情處理好後,曹操的權力也穩固了,於是他開始新的征戰。

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足鼎立之勢基本形成,曹操只好先鞏固北方,然後再想怎樣對付孫權、劉備。

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表面上派鍾繇討張魯,以激關中諸將反叛,然後再名正言順地去討伐。因爲當時割據關中的馬超、韓遂都是朝廷命官,如果隨意進攻他們,可能會引起其他地方官不滿。這樣一來,關中諸將因猜鍾繇準備來攻打自己,便被迫反叛。當馬超等十餘部屯居潼關,聯合反叛時,便於七月親率大軍前去平叛,向關中進軍。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曹操一到潼關,便把兵馬集中起來,擺出了一副決戰的架式,用以鉗制關中聯軍主力。然後暗中派遣徐晃等帶領4000步騎,從蒲坂渡黃河,從而使關西軍腹背受敵。

其實馬超早已料到曹操會來這一手,他估計只要截住曹操的河中糧道,不出20天必會不戰而退。但由於韓遂的阻止而沒有實行。

在曹操指揮軍隊北渡河水與徐晃等會合時,曹操斷後,馬超率步騎萬餘殺到。當時曹操還在胡牀上坐着,遇險不驚。許褚、張郃等急忙扶曹操上船,渡船被順流沖走四五里,馬超等騎兵追射。曹操渡河北上,與徐晃等會合後,打通了河東地區向前線運糧的通道,從而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當曹軍主力渡過渭水後,馬超多次率軍進行挑戰,曹操緊閉不出,使其戰不能,退不得,只好向曹操求和。曹操乘機挑撥馬超和韓遂的關係,結果使聯軍內部不和,戰鬥力削弱,曹操便突然進攻,大敗關西聯軍,取得統一關西的勝利。

關中平定後,曹操便沒有了西顧之憂,於是開始與孫權爭奪江淮地區。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率軍征討孫權。在出兵之前,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長信,對其進行規勸,勸他投順漢室,並捉劉備以見其誠。孫權當然不會這麼做,當曹操大軍到來時,孫權急忙率軍反擊,大挫曹軍。曹操於是堅守不戰,孫權無論怎樣挑戰,曹操也不加理睬。兩軍相持了一個多月,曹操只好撤軍。

建安二十一年,獻帝晉封曹操爲魏王。曹操雖然做了王,但他仍舊以丞相兼領冀州牧事。王只是權力的一種象徵,但是丞相卻真正操着權柄,在有生之年,他大概不想讓出這相位了,此前他已將兒子曹丕晉爲副相,可見他是讓這漢室的相權世代握在曹氏手中了。

不久,曹操又親率大軍南征,迫使孫權同他和好。就在這年冬天,劉備親統趙雲、黃忠等大軍進兵漢中,並用張飛、馬超等配合牽制曹操主力。曹操此次沒有親自迎敵,他擔心朝中可能有人與其爭權,便派曹洪率軍爭奪下辯,命夏侯淵在陽平關阻止劉備的攻勢,他本人坐鎮鄴城,讓丞相長史王必統管御林兵馬督守許都。

這時宮中發生了一次政變,企圖藉機將曹操趕下臺。政變主謀是京兆人,名叫金禕,是武帝時大臣金密滴的後代,對曹操控制漢室大權不滿,於是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密謀,他們準備首先殺掉王必以掌握軍隊,然後挾持獻帝以掃除曹魏勢力。他們帶領家兵1000多人,向王必發動進攻,同時放火燒軍營,王必負傷走脫。後來援兵來救,政變者勢單力薄,終於被鎮壓下去了。曹操爲了趁機掃除異己,消滅政敵,在宮中進行了一場大清洗,朝廷漢官差不多全被曹操殺掉了。朝中暫時穩定下來。

就在這時,漢中的局勢更加嚴峻,劉備大軍與夏侯淵等在陽平關對峙,並派人請諸葛亮發益州兵前往增援。曹操準備親率大軍南入漢中,忽然消息傳來,說劉備在定軍山以老將黃忠斬殺了曹軍主將夏侯淵,令曹操大感悲痛。便率兵經斜谷道進發,三月抵達漢中。劉備此時鬥志正旺,得曹操前來的消息後,自信地說:“曹公雖來,無能爲也,我必有漢川矣。”曹操復仇心切,想立即與劉備鬥個輸贏。但是劉備憑險據守,拒不出戰。使曹操處於戰不能、退又不忍的境地。相持了一個多月之後,曹操感到無能爲力,加之軍中士兵多有逃亡,於是退還長安。劉備便控制了漢中,這年七月稱漢中王。

關羽趁着劉備奪得漢中之時,統率本部軍士從江陵北上,殺奔襄、樊。正好天下大雨,漢水暴漲,淹沒于禁營屯,關羽乘船猛攻,于禁被活捉投降。龐德與關羽展開水上廝殺,後因船翻落水被擒,龐德拒絕投降,被關羽斬殺。曹操急忙加派兵馬,以解樊城之危。不久,曹丕派人來報,說魏諷暗中結黨,勾結衛尉陳禕等人謀反,現在由於陳諱告密,魏諷等人已被誅殺。曹操不由得嚇出了一身冷汗,看來與自己爭權的人從未停止過活動,一旦鄴城有個閃失,那問題可就大了。爲了穩固自己的權力,曹操命令曹丕對謀反進行了殘酷鎮壓,只要受牽連者一概格殺勿論。於是一場血腥的鎮壓開始了,有數千人被殺。

與此同時,曹操又利用孫權與劉備之間的矛盾,拆散了孫劉原定的聯盟。尤其關羽圍攻襄、樊,也使江東的孫權感到威脅,終於說服孫權與曹操聯合起來,並決定偷襲江陵。曹操的謀士故意將孫權準備襲取荊州的消息傳出,以瓦解關羽的鬥志。果然關羽聞知這一消息後,準備回兵救援後方,被徐晃乘機打敗。

曹操,亦奸亦雄,千古評說

在回救江陵的途中,關羽得知公安守將士仁、江陵守將糜芳都降了東吳後,派人到上庸請求蜀將劉封救援,但劉封藉口上庸新定,拒不派兵援助。關羽只好走入麥城孤守,被孫權大軍圍困,最後被擒殺,孫權把關羽的頭獻給了曹操。曹操爲了表彰孫權,上表漢獻帝封孫權爲驃騎將軍,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上書向曹操稱說“天命”,勸曹操當皇帝。曹操把孫權的信公開給羣臣看,說:“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爐火上烤啊。”他當然早已識破孫權的用意。一些大臣如侍中陳羣、尚書桓階等,覺得不管孫權什麼用意,曹操征戰30多年,掃除了羣雄,理應正位。陳羣說:“現在的漢朝,只不過僅有名分罷了……魏王應期,十分天下有其九,完全應該代漢。民心所望,遠近臣服。所以,孫權稱臣,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曹操心裏雖然十分高興,但卻搖了搖頭,說:“如果天命在我,我當週文王也就夠了。”也就是說,要像周文王那樣,創造條件,讓兒子去坐天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終年66歲。他在遺囑中說:“天下還沒有安定,不得遵循古代的喪製爲我安排葬禮。我有頭痛病,一向戴頭巾,死後穿戴要像活着的時候一樣。下葬後,百官都要馬上脫去喪服。屯戍邊防的將士,都不得離開屯所。官員們要各盡職守。入棺時只穿平時穿的衣服,不得用金玉珍寶陪葬。”

曹操的死,也結束了漢朝的歷史。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代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