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機構資質管理雖然取消,環評監管卻更趨嚴厲,環境部打出嚴監管“第一拳”。

2月1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部向寧夏、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部分環評機構問題線索,要求相關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存在的違法行爲依法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新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後,環境部首次向地方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

環境部強調,2018年底新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取消了環評機構資質管理,但是進一步提高了對環評機構編制環評文件的質量要求,同時大幅提高了處罰力度,對環評機構和環評文件編制人員實施“雙罰”。

環評機構資質管理取消後環境部打出嚴監管“第一拳”:四地將對問題機構依法調查取證

此次環境部向地方環境部門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向社會釋放了明確信號:環評法修改後環評管理不僅沒有放鬆,對環評行業的規範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對環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將從嚴監管。

據瞭解,此次移送的環評機構問題線索包括:寧夏智誠安環技術諮詢有限公司在編制《河南華榮鋁業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平方腐蝕電極箔和2萬噸淨水劑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過程中,涉嫌違反國家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和技術規範規定,所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內蒙古八思巴環境技術諮詢有限公司在編制《內蒙古源源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面生產系統環境影響報告表》過程中,涉嫌違反國家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和技術規範規定,所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同時,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編制《大慶忠旺鋁業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噸特大高精鋁及鋁合金加工材項目(高精鋁及鋁合金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過程中,涉嫌違反國家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和技術規範規定,所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河南鑫垚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已更名爲河南邁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對技術複覈調取的《中山市景天印花廠新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安陽弘森機械有限公司年熱處理60噸機械配件精密成套設備900套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廣西尚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有機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多處重大修改,涉嫌弄虛作假。

對於以上線索,環境部要求,請將調查處理情況於2019年5月15日前報送環境部,遇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環境部表示,將密切關注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調查處理進展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查處結果。同時,將進一步加大環評文件技術複覈力度,對發現的環評違法行爲依法查處。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