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下午3点,由宜兴市文广新局主办 ,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宜兴市阳羡古琴社、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宜兴市旅游集散中心,杭州太音琴社、苏州吴门琴社、溧阳焦尾琴院、一枝山房、孙金立紫砂艺术馆联合承办的“剑胆琴心·英雄集”古琴雅集在宜兴丁蜀镇中超利永私人典藏馆隆重举行。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宜兴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宜兴市宣传部部委齐永明,丁蜀镇宣传委员黄锐,北京钧天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运营总监,中国琴会理事王彬琦,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洪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顾勤,杭州太音琴社社长陈成渤,苏州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溧阳焦尾琴院院长葛亚东,宜兴市阳羡古琴社社长邵芸菲。

活动概况

1、钧天坊古琴特展(6日至8日)琴展开幕式(6日下午2:00)

2、名琴赏鉴会及古琴文化讲座(6日下午3:00)

3、“剑胆琴心·英雄集”古琴雅集(6日晚6:30)

“剑胆琴心·英雄集”文化背景

“剑胆琴心”古代是指能文能武的才子,比喻刚柔相济,任侠儒雅,既有情致,又有胆识的人。剑锋利而威猛,琴优雅而多情。有剑而无琴,剑只是一件杀人武器;有琴而无剑,琴便成为一种无奈的感叹。琴与剑这一柔一刚放在一起所形成的张力和内蕴,既耐人寻味又令人神往。

“英雄”这两个字的现代意义,已经远远不是单单如古代的认知那般是个武林高手这么简单了,现代英雄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更强调其功绩。人生就是一场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他们在国家出现危难和需要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称为英雄。

时势造英雄,而当代,我正处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回归之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共同信仰的召唤,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传统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文化。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本次《琴心剑胆·英雄集》以古琴为核心内容,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传统节气芒种习俗,集诗文茗香,食膳养生为一体,动静相宜,内外兼修,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剑胆琴心英雄集”古琴演奏节目单

1.先秦(湘妃怨)尧舜

英雄主题:舍身取义

舜,三皇五帝之舜帝,舜南廵,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二妃寻遍湘江,终未见,终日恸哭,泪洒斑竹,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后人被之弦管,是为湘妃怨。

2.汉(大胡笳)蔡文姬

英雄主题:忍辱负重

汉末大乱,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蔡琰为胡骑所掠,入番为王后,十二年生二子,王甚重之。春月登胡车,琰感笳之音,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后因武帝与邕有旧义,敕大将军赎文姬归汉,二子留胡中。后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茄奏哀怨之音。后人评说:文姬之才辩,不幸而失身绝域。然能传父之业,免夫之死,有足称者,君子责备以为失节过矣。婉娩淑女,与士并列。至柔动刚,彤管炜节。

3.魏晋(广陵散)嵇康

英雄主题:文人气节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4.唐(关山月)戍边战士

英雄主题:保家卫国

唱尽千年沧桑边塞梦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原为汉乐府鼓乐“横吹曲”中的曲目,系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

5.宋(潇湘水云)郭楚望

英雄主题:文诛笔伐

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入浙,琴家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6.明(卧龙吟)诸葛亮

英雄主题:鞠躬尽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千古一相,盖世人杰。诸葛亮博学多才,淡泊明志,羽扇纶巾治天下。忠节不忘三顾之情,多劳不负托孤之重,诚为后世之师也。后辈多喜孔明运筹帷幄,敏思多才,工巧兵法。然不知其年少隐匿庐中,冬炉不温而苦读,遍访名士而求道,躬耕田间习工巧,方成其学。何尝有不学无术而成大才之士乎?刘备三顾茅庐,孔明自出山以来,犹如龙翻四海,鹤唳九天:火烧博望,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坛祭东风,巧借荆州,西下两川,虎据汉中,白帝托孤,智退五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终命陨五丈原。孔明即逝,汉祚亦终。终不能佐汉室报先帝知遇之恩,匡天下再传刘姓宗嗣。纵孔明经天纬地之才,指点战阵之略,然诚不可与天命争锋。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芒种节气习俗:青梅煮酒)

7.清(枉凝眉)林黛玉

英雄主题:脂粉英雄

如果说在西方文化中,有莎翁笔下的朱丽叶、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等经典女性英雄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无不带上了本民族文化的长长投影,凝集着本民族文化的华萃精英,那么林黛玉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影响下的一个悲剧形象,更当是中国文化得以凝聚与融合后的一种升华。她不畏封建礼教,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追寻和守望一份纯粹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飘泊亦如人命薄。孤标傲世偕谁隐,暗洒闲抛却为谁?质本洁来还洁去。

芒种节气习俗:赏红饯花神

及至芒种日,送春归去。芒种一过,便是夏日,古人将之视作花神退位,群芳摇落,因此要热烈隆重地为花神饯行,感谢她带来一春的姹紫嫣红,也是期盼她明年春回之意。

“花朝”为始,“饯花”为终。芒种时节过后,便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梅雨时节了。于是又有芒种日的“青梅煮酒”,为花神饯行。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细雨潇潇,人语驿桥。唐宋时代总是把浪漫诠释到极致。

青梅煮酒论英雄,芒种赏红饯花神

剑胆琴心真豪杰,善行无辙刚柔济

曲目:忆故人

演奏嘉宾:吴明涛

琴展名琴介绍:

钧天坊四如琴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和露临风:翕如、

幽兰空谷:纯如、

菊酒沉香:皦如、

松涛舞鹤:绎如。

王鹏玉琮琴:

传统玉琮,即以琴体写意外方内圆中空的良渚玉琮形制,琴身轮廓可见外方,琴头稍圆写意中空内圆,一体之内可见“天圆地方”。在线条的刻画上,将琴的项腰处依循玉琮之侧对称的长方形凸面而制,即琴颈、琴腰处各作三凹两凸,折线联结,左右对称,庄谨细致,有条不紊。琴体线条清晰、比例精妙,透显着肃穆神秘的高古之风,在阴阳交叠的线翼之间,仿佛置身杳冥之境,通于神祇地灵。

王鹏焦尾琴:

号钟、绕梁、绿绮、焦尾,乃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与其它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其为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其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清代《五知斋琴谱》曰:汉蔡邕闻火烈声,乃爨桐也。知其良材遂裁为琴。焦尾琴,目前并无传世之琴,因考证古籍,并据典再现东汉蔡邕之情景,复原此式。此琴融高古琴式之特点,将尾部写意点睛设计,而含焦尾之意。琴铭:“焦尾”二字,颇具汉隶古风。龙池下方铭文出自《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王鹏无痕琴:

无痕,倚道琴剑式,为王鹏新创古琴形制,传神写意青铜剑器,形意叠合,旨在表征君子琴心剑胆,并蕴刚柔。“无痕”造型朗逸舒展,浑厚内敛,圆中有方;线条隐褪棱角,宛若天工,行走无痕。同时“肩垂而阔”,颇显盛唐古风。《老子》之谓“善行无辙迹”,即琴名由来。

琴体面板采用明代杉木老梁,底板为苍韧梓木。工艺采用古法“八宝灰胎”之方,以孔雀石、绿松石、朱砂、大漆营造高古青铜质感,通体朱蓝错置、褐绿掩映、斑斓夺目。另镶金徽玉轸,岳山、焦尾、雁足等处皆陈小叶紫檀。琴弦为传统天然蚕丝弦,其与琴身克谐,将琴本有的古朴、清润音色演绎到极致,又毫不遮覆其琤𪻐金石之声,神韵交彰。

背面颈部米芾集字:“无痕”,龙池下方刻斐翁诗文:“不知域外境中身,闻道无痕且沉吟。忽恍今夕花缱绻,依稀古道雨漓淋。七弦浑染色香味,十指净参去来今。我谓大音由自在,天生鬅鬙一琴魂。”

此式曾为钧天坊2012年国家大剧院《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古琴展的主展琴,也曾参加2010年国家大剧院《“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此琴乃是传统琴器之严谨法度、高古气息,与当代艺术之创新理念、语言表达无痕结合的典范。 “无痕”在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上以345万人民币拍出,这也是当代古琴拍卖的最高价。

附:雅集演员介绍

徐敏芳

徐敏芳:白衣天使,音乐精灵,阳羡古琴社琴友,喜林泉,志山水,清静娴雅。

邵芸菲

邵芸菲:

文化部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古琴组国际决赛一等奖得主。

广陵琴派第十三代琴人。

中国古琴学会理事。

宜兴市阳羡古琴社社长。

自阳羡古琴社成立以来,悉心在陶都传承和发展古琴文化,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并举办多场古琴文化雅集,古琴艺术展览,名家古琴讲座等。

曾受邀参加多次国际文化交流,出访德国,日本,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国各省各大古琴大会中,代表广陵琴派做交流演奏。

在焦尾琴故里江苏溧阳城市文化宣传片的拍摄中,扮演中国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

中国琴会副秘书长

太音琴社社长

1987年开始先后师从于徐匡华先生和龚一先生。2000开始在杭州教授古琴,后创办太音琴社。陈成渤孜于琴学近三十载,打谱整理了《梅花引》、《乌夜啼》、《猗兰》等诸多浙派传统古琴曲,出版了浙派古琴打谱专辑《浙派传习录·樵歌》和打谱专著《南宋浙派传习录》,从2011年开始,在杭州举办了四届国际琴会和三届中国琴会打谱会,为琴道之弘扬而努力进持不懈。

赵春玉,

字晨宇。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中级茶艺师。长期与夫孙金立从事全手工紫砂壶设计与制作。喜书法,绘画,陶刻,篆刻,音乐, 戏曲,古琴。紫砂壶,书法,陶刻屡次入展得奖。参加宜兴市女子合唱团的各种义演活动。结业于清华大学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宜兴市书法院第一届书法研修班,现为宜兴市陶刻协会会员,宜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宜兴市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葛亚东:

溧阳焦尾琴院院长,中国乐器学会民族器乐学会理事、古琴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客座教授。古琴师从著名古琴教育家、演奏家张子盛先生,主攻九疑、虞山琴学,兼善其它。是多项重大琴事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参与编写多部琴学著作,曾获首届中国国际琴筝乐舞艺术节古琴青年组金奖。

钱骁:

琴风清幽洒脱,指法细腻灵活,操缦谐婉自如。宜兴市昆曲研习社社员兼司笛,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

吴明涛:

吴明涛,生于古琴世家,现任吴门琴社社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家学.琴传古琴世家联谊会理事、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姑苏区第二届政协委员、农工党苏州市委文化教育工委委员。自小受祖父吴兆基先生琴学世家熏陶,独具吴门琴韵之根基。十岁时随祖父吴兆基先生学琴,继承了祖父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的琴风。曾参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园林》的拍摄,并为该片担任古琴艺术指导。举办过多次专场古琴音乐会,先后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的专访。近年来积极参与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进校园活动。曾受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及著名汉学家林西莉女士之邀赴瑞典进行交流演出。2009年与父亲吴光同一起创办了吴门肇基文化会馆。为更好的传承吴门琴派、传承家学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