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朋友剛結婚不久,開了家化妝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天我去店裏玩,見一40多歲的女顧客問小李:“這款化妝品效果怎麼樣?”

小李:“哦,這款我不熟悉。請等一下,我媽幫你介紹。”說着把他老婆拉了過來。

顧客直視其老婆足足十分鐘,什麼也沒問就掏出錢包:“買!”

2.【夫婦逛商場】女的看中一套高檔餐具,堅持要買,丈夫嫌貴,不肯掏錢。導購一看,悄悄對丈夫說了句話,他一聽馬上掏錢。

是什麼讓他立馬轉變?導購員對丈夫說:這麼貴的餐具,你太太是不會捨得讓你洗碗的。

啓示:人的觀念沒有什麼不可改變,關鍵是角度,要善於揣摩客戶心理。

3.公司在男廁小便池上貼了一紙條:“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結果地上仍有許多尿漬。

後來公司認真吸取教訓,紙條改成:“尿不到池裏說明你短;尿到池外說明你軟”,結果地上比以前乾淨許多。

啓示:有時揚其長不如揭其短!給客戶的提案要具體並準確地切中其要害與敏感關鍵點纔有效。

4.通常地鐵站裏很少有供人休息的座位。即使有也是一些“硌屁股”的硬座。

宜家抓住這一點,搞了一次創意活動,他們在巴黎地鐵站裏擺上許多沙發,一來是供等車的乘客休息,二來是讓更多的人體驗到他們傢俱的舒適。

這次“舒適”營銷非常成功,很多坐過沙發的乘客都表示有購買意願。

5.一夥劫匪在搶銀行時說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許動,錢是國家的,命是自己的!”

劫匪回去後,其中一新來的碩士劫匪說,老大,我們趕快數一下搶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學文化)說:“你傻啊?這麼多,你要數到什麼時候?今天晚上看新聞不就知道嗎?”

網友微評:這年頭工作經驗比學歷更重要!

6.【值得思考】某人買了一罈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貼了不許偷酒四個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貼了偷酒者重罰。第四天,酒還是被偷,於是貼尿桶二字,看誰還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滿了……故事還沒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貼了不許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7.【爲什麼會窮一輩子】一個窮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到地攤上每雙賣3塊,一共得到150;另一個窮人拿100元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

同樣是100,前一個100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爲了資本。後一個100仍然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真正的窮者很難把錢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

8.【銷售心理】某富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孩各一千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 最終,富翁選了買蠟燭的那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非常重要。

9.【賣菜中的銷售學問】在一菜攤前看見兩堆菜。買:“這邊多少錢一斤?” 答:“1塊。”再問:“那邊呢?” 答:“1塊5。” 問:“爲什麼?” 答:“那邊的好一些。” 於是買了1塊5的。

後來發現攤主快速把1塊的一分變成兩堆,很快1塊5一斤的又都賣光了!

10.【銀行家的營銷之道】銀行家的兒子問爸爸:“爸爸,銀行裏的錢都是客戶和儲戶的。那你是怎樣賺來房子、奔馳車和遊艇的呢?”

銀行家:“兒子,冰箱裏有一塊肥肉,你把它拿來。”兒子拿來了。“再放回去吧。”兒子問:“什麼意思?”銀行家說:“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