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學家發現新的細胞靶標可以削弱銅綠假單胞菌 - 對囊性纖維化患者構成嚴重威脅。

  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研究所(RI-MUHC)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抗藥性細菌的新方法,這種全球性的威脅正在成爲抗藥性微生物的威脅。人們對導致耐受的機制知之甚少,這種策略使細菌對抗生素“無動於衷”,幾乎“不可殺”,這導致慢性感染極難治療和治癒。

  RI-MUHC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靶標,它可以削弱細菌銅綠假單胞菌,這是一種令人生畏的微生物,可以對許多抗生素產生高度耐受性,因而對抗生素治療無效。該團隊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我們確定了一項對抗生素耐受性有重要作用的新功能,其目標可能是增強我們現有抗生素的活性,”主要研究作者,RI-MUHC呼吸疾病轉化研究的科學家Dao Nguyen博士說。麥吉爾大學醫學副教授。“如果我們想提高抗生素的療效並防止這種治療失敗,這一點至關重要。”

  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是數千名囊性纖維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種細菌還會引起許多其他嚴重感染,其中包括防禦能力弱和免疫系統的人。

  “銅綠假單胞菌導致囊性纖維化患者終身肺部感染,即使是最強效抗生素的雞尾酒,這些感染也無法清除,”Nguyen博士說,他也是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的呼吸科醫生。

  一種“夢魘細菌”,生長緩慢

  銅綠假單胞菌被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列爲“噩夢細菌”,估計每年有51,000例與醫療相關的感染,導致約400人死亡。它是與醫療保健相關的感染的常見原因,例如肺炎,血流或尿路感染以及手術部位感染

  “許多細菌,例如銅綠假單胞菌,當它們生長緩慢或根本不生長時,會對抗生素產生耐受性,”Nguyen博士解釋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爲許多慢性感染是由生長緩慢的細菌引起的,或者當它們生活在宿主體內時進入休眠狀態,這導致治療失敗或感染患者復發。”

  一種新的抗生素酶靶標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Nguyen博士及其團隊發現,當銅綠假單胞菌處於壓力或缺乏營養時,它會使用應激信號系統和防禦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來修飾其細胞膜,使其對分子的滲透性降低並防止抗生素穿透細胞。

  研究人員發現,抑制酶活性或應激信號系統可能會使病原體對抗生素更敏感。

  “到目前爲止,緩慢生長的細菌中的抗生素耐受性被廣泛歸因於抗生素的目標在”休眠“細胞中無法獲得或無活性這一事實。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它還有更多,”Nguyen博士解釋說。“我們發現了應激防禦酶,膜通透性調節和抗生素耐受性之間的新聯繫。”

  “從長遠來看,發現這種有希望的細胞靶標可以擴大我們抗生素的效用,使新的抗生素更有效,”她總結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