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兽面纹提梁方腹青铜卣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这里有每个家庭需要的内容,点蓝字关注↑』

文|大道 图|大道

展览时间:2019年3月3日-7月7日

开馆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三层D展厅

第一次看到“望郡吉安”这几个字的以为是吉祥平安的意思,看了简介才知道主要指的是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市,这个展也都是吉安市相关的文物。先看一下前言:

整个展厅设计的都很漂亮,入口处的文字加上灯光效果美仑美焕。

整场展览一共分为“南国厚土”、“汇通南北”、“窑变千年”、“光耀庐陵”和“红色摇篮”五个部分,拍摄的部分展品如下:

全景

全景

图片介绍资料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件文物头像中空扁体,前后对称。上部圆管可插入羽毛等配件,下部方銎能固定木柄,面容透露着神秘与威严。该造型设计有可能与古人天圆地方理念相合。这一形象可能与商周时期出土的其他青铜面具有相似的功能与性质,是一种用于神灵崇拜的偶像或“神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类似形制的青铜头像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也有出土。

伏鸟双尾铜卧虎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所见青铜虎体量最大者。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很多带有虎形装饰的器物,风格基本一致,构成了新干青铜文化的猛虎特色。有学者推测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崇拜对象或与其家族历只及传说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虎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有关。虎与鸟的结合器虽南北方均有发现(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觥也是前为虎后为鸟),但此虎的双尾造型却是前所未见的。可能是标志本地吴城方国的“国器”。

兽面纹铜胄(zhou)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胄是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用具。此胄壁厚仅0.3厘米,因此并不会有笨重的之感。整个器物浑铸成形,由底沿倒立浇铸成形。青铜胄在新干大洋洲产墓中只此一件。

方内铜钺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钺的作用类似于战斧,同时也象征征伐权力。这种权利既属于天子,也适用于诸候和重臣。因此,钺又起着仪仗作用。此件铜钺出土时有明显的织物包裹痕迹。整器的装饰风格可以看到湖北盘龙城、山东益都青铜钺的影子,而钺身所饰燕尾纹,具有吴城文化的典型特色。参考殷墟妇好墓、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墓出土的青铜钺数量和规格,有学者推测出新干大洋洲器物群的所有者也应该是赣江鄱阳湖地区某一代方国的首领。

曲内铜戈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戈基本造型、纹饰均为典型的殷墟风格。但其鸟喙状曲内与新干夔形扁足相似,融入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学者认为,新干青铜戈的文化特点表明了南方土著文化在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同时,又融入了自身传统的因素。

牛角兽面纹铜bo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博(左边应该是金字旁的,无这个文字)是大型的打击乐,从中原地区的铜铃发展而来。此博(同上)器身所装饰的燕尾纹是新干线青铜器的特色标志,鸟形的扉棱是赣江流域青铜器的一大特色。整器的风格更接近于新干本地的式样。有学者认为大概在商早期,中原地区的的铜铃传至长江以南,后来当地尺寸不断增大,失去舌而变成了用锤打击的博(同上)。此件博(同上)是已知此类器物时代最早的考古发掘品,它的出现为确立博(同上)起源于南方的说法提供了依据。

三足提梁铜卣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器的盖、提梁、卣(you,三声)腹和卣足分别铸造而成。三足中空,卣外底有烟炱痕迹,表明曾在其下生火温酒。该器铸披缝极细,最细处宽不足0.5毫米。根据器盖的花纹风格,可推知该器盖是后配之物。器底外部残留圈足遗痕,说明三足是后来改制添加的。

兽面纹提梁方腹青铜卣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该器分铸铸接成形,器盖、提梁以及蛇形环钮各自分铸,器体浑铸,之后通过销子等铸接于一体。方腹中央的“十”字形透空槽穴,使器腹外形成上下双层底,器腹内形成通向四壁十字形管道。因此既可用炭火在双层底之间加温,又可浸入沸水中烫酒。

铜瓒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诗经•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所述既即为此物,为先秦时期使用的挹酒勺子。每当盛大的祭祀时所需行裸礼,君主用瓒从罍(lei,二声)等大型贮酒器中挹取鬯(chang,四声)酒,然后缓缓地将酒注于地上,以祭享自己的祖先。

兽面纹铜罍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罍为盛酒或盛水的器物,容量较大,多用于重大的祭祀和宴飨(xiǎng)场合。铜罍出现于商代早期,商中期以后,铜罍大量出现, 流行至春秋时代。此件铜罍融合了商代前期与殷墟时期中原铜罍的特点,只是形体更高大,腹更浅,有学者推测其铸造时代应在殷墟中晚期。

虎耳虎形扁足铜圆鼎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新干大洋洲共同土虎形扁足铜鼎9件,其中7件双耳铸有卧虎,而江西靖江所出扁足鼎亦为同样造型。这类器物的虎耳均与虎足相映成趣,构成一种“变形虎”的主题图案,是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形象。学者推测,新干虎形扁足鼎晚于夔形扁足鼎与鱼形扁足鼎,是扁足鼎铸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成果,亦属于“融合式青铜器”,其时代相当于殷墟中期。

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甗为迄今所发现之青铜甗中最大者。除上耳双鹿外,整个器物一次浑铸成形,体现了青铜范铸工艺的杰出成就。

器身所用纹饰为殷墟时期的主流装饰风格,而其耳上加铸立鹿的特点则与新干的造型方式如下一辙有学者推断该铸器于商代晚期,是现在可见最早的四足甗之一,加铸一足的作法很有可能是新干人对中原青铜器的改造。

兽面纹虎耳铜方鼎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鼎先铸腹壁的四条镂空扉棱,再与鼎腹铸接。耳顶的虎形附件后铸,是鼎腹成形后铸接于鼎耳的。鼎底部可见4块铜芯撑,芯撑较大,以带花纹的旧铜片做成。

兽面纹假腹铜簋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簋的外腹壁较直,内腹甚浅,形成假腹的式样。在新干大洋洲的出土器物中,青铜簋仅此一件,这种形制在青铜器中为首见。尽管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烙印,但其圈足上的虎足形扉棱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直而浅的假腹器未曾出现在中原地区。因此,有学者将这件“文化融合”式的器物定名为假腹盘。

兽面纹假腹铜豆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豆为盛食器,既呆盛肉食、蔬菜,也可盛粮食,是礼器的一种。青铜豆仿自陶豆,形似今天的高足盘,始见于殷墟时代,盛行于春秋战国。从造型成熟度、纹样刻画等方面,此件青铜豆应晚于殷墟的同类器物。有学者指出,假腹、十字形镂孔及盘壁外折吴城遗址所出陶假腹豆的典型特征,此件新干假腹铜豆是对吴城文化同类型陶器的仿造。

折肩铜鬲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整器造型与新干大洋洲商墓同土的陶器装饰风格一致。这件鬲的袋足与裆部装饰了斜线燕尾纹,器型不见于其他地区,在新干也仅此一件。

兽面纹双层底铜方鼎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鼎一侧宽面横开一口。口前置门,门有细轴,固定于口上两侧插销眼之中,门可上下转动启合。腥腔设有夹层,可在其内放置炭火,保持鼎内食物常温不冷。上世纪70年代,陕西扶风县庄白村出土了西周时期类似的双层圆腹鼎,同样形制的传世品在故宫博物院也存有一件。

鸟耳夔形扁足铜圆鼎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在器物上装饰动物造型是新干青铜器的显著装饰特点,纹样题材有卧虎、伏鸟、立鹿等,造型生动,比例适当。这处以动物作为母题装饰器物的特征,透露出先民崇尚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趣。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东方及东南方存在一支崇尚鸟类的氏族或部落,而新干出土的大量鸟饰青铜器,有可能是当地人崇尚鸟图腾的表现。

宣宗“谕敕”铜钟 明 宣德六年(1432年)

此钟上沿部施4道弦纹,间饰疆莲纹24组。钟顶部作蒲牢,其为龙之九子之一,因其”性好鸣”,“凡钟欲令声大音" ,即把蒲牢铸为钟钮。钟鼓部铸有4块梯形铭刻,上有阳文真书铭文,其中三面是佛家经文,佛教劝善铭文、叩钟发愿文等;一面是宣宗”敕谕",四周边饰二龙戏珠纹样,上底边以二龙戏珠环绕篆书阳文 "谕 谕"二字。该钟整体发色与造型,具有明宣德盛世铸铜工艺的特征。

原始瓷筒形器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该器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其器身所饰燕尾纹,与新干青铜器上的燕尾纹近似,是典型的地方性纹饰。

原始瓷折肩盖罐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新千大洋洲出土硬陶、原始瓷罐33件,以罐的数量最多。江西本地的商代吴城文化墓葬中,鬲、罐两种器物是最为基本的组合。小口折肩罐是吴城文化中最常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种陶瓷器。

原始瓷高领罐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器装饰本地吴城文化特色的图点纹、凹弦纹,肩部有刻划符号。

肩部所刻的字符,关于其文化内涵有专家认为它是戈人的族徽,江西戈人原居北方,夏被商取代后一支迁移而来,成为吴城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但学术界尚无定论。

陶鬲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陶鬲是典型的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鬲是商代中原地区最典型的器种,江西地区商代以前的土著文化中从未发现过鬲,出现鬲已经到了商代中期,而且新干鬲的质地为中原常用的软陶,这说明新干陶鬲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非常明显。但另一方面,商代中原陶鬲均为分档,而这件陶鬲却是拱形联档;此外,此鬲器身满饰绳纹,也与商文化陶鬲风格大异。

蝉纹玉琮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这件玉琮上的蝉纹和装饰位置,均仿效良渚文化,夏、商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三星堆出土玉器、金沙出土玉器上均可见到砣制的痕迹,新干玉器的砣制工艺应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长管形玉饰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长圆形的玉饰两端平齐,一端较大,呈圆形,另一端较小,呈椭圆形,两端中心对钻穿孔连通。器表上下及中部等距离雕饰一组凸弦纹,每组三周。

绿松石蛙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该器腹部底部平齐,底腹上横刻有宽2毫米的凹槽,以作镶嵌装饰。有学者认为新干出土的蛙形饰与蛙崇拜有关,体现了先民一种古老的原始崇拜,反映了从事稻作农业的民族祈雨祷水,以企盼丰收的美好愿望,是远古神话的具体展现。

绿松石蝉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商代动物形玉雕造型多样,形象生动,风格朴拙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由于动物造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其表现的动物多为高度写实。此件石蝉双眼突出,强调刻画了动物的形体特征。整体形象简洁明快,不追求形体的细部刻画,而强调其具有代表性的某部位的形象美,使动物的形体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灵动可爱。

铜犁铧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青铜犁铧从新石器时代的石犁发展而来,是平整土地的重要农具,与耒、耜等工具相比,其翻土深度更浅,但速度要快得多。新干大洋洲共出土青铜犁铧两件,金属犁铧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牛耕的使用,这是关系到中国农业史的重大问题。

农具上带有纹饰,说明这批青铜农具不是普通劳动者使用的,而是高贵的统治者专用工具,或作为亲耕“藉田”时使用的礼器。

兽面纹平口侠刃铜戕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铜戕主要用作砍伐工具。此件整器呈束腰长条形,截面为长方形,刃部微有弧度。阳线雕刻纹饰突出、醒目,作为农具,如此大费周章的装饰,应该与实用性关系不大。

溜肩铜铲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青铜铲是从新石器时代的石铲和骨铲发展而来的,是铲土、耘苗、除草碎表土的农具。此件铜铲外沿下装饰一周联珠纹,这种纹饰在本地吴城文化的陶器中曾大量使用,一般认为青铜器纹饰借鉴于陶器。此外,新干大洋洲所发掘的铜铲以此种圆玺铲居多,地方色彩明显。

铜砧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种捶打金属器物的工具,与现今乡间铁匠铺所用铁砧形状无力作用也可能相仿。顶面平整,可垫托被捶打物件,台阶可用来垫托弯曲平底有一直径1.2厘米的孔洞,可与圆锥配合使用。

铜修刀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修刀只见于新干大洋洲,共出土6件,是地方特色鲜明的工具。近代皮匠有相似形状的刀,其柄适于把握,,利用腕力裁制韧性大的皮质等材料,此刀功用可能相近。

青瓷双耳鼎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安福县博物馆藏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质炊具,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和原始青瓷鼎。此类青瓷鼎仿青铜器式样,多作为随葬品,

青铜舍利函 东汉(25-220年) 湘赣革命纪念馆藏

青铜舍利函 东汉(25-220年) 湘赣革命纪念馆藏

此件舍利百分为内外两层,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卸。舍利函为佛教器物,是盛放高僧火化后的骨灰的容器,历代材质不一,此件舍利时代较早,特色鲜明。

青瓷唾壶 东汉(25-220年) 吉安县博物馆藏

壶呈扁鼓腹,腹部印刻数道水波纹,底足无釉。整器釉面全部剥落,仅剩脂衣。胎质黄白,略显粗松。

唾壶又称唾盂” “渣斗" "唾器" ,为古代贵族宴饮时盛放唾弃鱼骨或兽骨的容器,属于卫生洁具,一般放置在人起坐的近旁。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可见此器为较早者。

青铜兽 三国 吴(222-280年) 吉水县博物馆藏

该兽虎头马身,作昂首长啸状,夹尾,两后腿之间夹有雄性生殖器。身饰条纹间有圆围纹。

东吴二号墓为“东汉大型藻井砖室土墩墓" ,建于三国东吴晚期,距今已有 1700多年了。目前位于吉水县博物馆内,呈“品”字型,外視酷似一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大墓均使用干砌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历史上被多次盗掘,但就其形制而言,堪称”江南第一墓”。

南朝青瓷连托三足炉 南朝(460-581年)吉安市博物馆藏

此种三足炉连带托盘的方式,在南朝是一种典型的造型此件盘和炉均施青釉,细碎的开片,底部无釉。

青瓷连托烛台 南朝(460-581年)吉安市博物馆藏

此件烛台的鼓形插口与托盘相连,南朝时期的烛台已基本上没有三国两晋时复杂而神秘的内容,相较两晋有一定的变化,管形烛台和圆形灯代替了以往羊形、狮形、熊形蜡台或灯盏,造型更加古朴。

葵形团花铜镜 唐(618-960年) 吉安市博物馆藏

此件葵形铜镜的背部装饰了六朵团花。唐以前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唐代开始流行花式镜,葵形为其中最具特色者。

黄褐釉碗 宋(960-1276年) 吉安市博物馆藏

青白釉台盏 北宋(960-1127年) 峡江县博物馆藏

此件台盏分为酒盏和酒台两部分。酒盏六棱形,酒台托中心有一不规则圆孔,与托圈相通。

台盏相较于普通的托盏、盏托,是一种高级酒具, 《辽史·礼志》有重要仪式中贵族“执台盖进酒”的记载。

白釉刻花碗 南宋(1127-1276年) 吉水县博物馆藏

碗口呈六瓣葵花式,内壁刻折枝萱草纹,在白色釉的衬托下若隐若现,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艺的高超水平。

婴戏刻花青瓷盘 南宋(1127-1276年) 吉水县博物馆藏

此盘内壁刻有婴戏攀枝图。三个婴孩眉清目秀,颈系项圈,脚蹬尖靴,作攀枝状,呈三角形排列,造型憨态可掬。他们周围布缠枝花果。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婴童数量多寡不一。

鸭形铜香熏 南宋(1127-1276年)吉水县博物馆藏

该香藏整体为一昂首张嘴鸭形,腹部可打开,周身线刻五官、羽毛等纹饰,鸭身如同一盏子,以子母口与下半部相扣合,下半部器身内可放置香料,颈部背部与尾部镂有小圆孔,可使空气疏通。鸭口亦为中空,乃为香蕉溢出而置。

焚香是文人钟爱的雅事之一,各种香炉和熏炉在宋代文人中推崇备至,此鸭形香藏的艺术形象出现较早,商周的青铜器中即有凫尊,为仿鸭形。仿古铜器起源于宋代,宋人追求返璞归真,复兴古道,故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物在当时极受推崇。

“吉州”铭文铜权 元(1271-1368年) 吉安博物馆藏

该铜权体态厚重,呈宝瓶式,腹部一侧横铸铭文”吉安口”,另一侧竖铸铭文“吉州”皆为措书。元代吉安市属吉安路,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置,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 。因此"吉州”说明此件铜权曾经在今吉安市通用。

铜权相当于现在的秤砣,用于称重量之用。铜权最早出现于东周,历代沿用。至元代,铸造铜权由路级政府所有,或由路铸、或由路监制而铸,在本路区域之内通行。铜权透露了元代商业交易的繁荣。

这些展品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想去看的朋友记得抓紧时间行动,7月7日为展览结束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