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男女方从见面到成为夫妻十多天的,也听过无数年轻女孩私奔,每年这样的事发生,都让人唏嘘。

作者 | 池也也

#本文系刺猬公社X快手“还乡手记”非虚构故事大赛作品

故乡坐落于贡水之滨,是赣州市的下辖县之一,名叫于都。

作为长征出发地,一直以来,它都作为红色旅游景区被人熟知,除此之外,近几年比较热门的高价彩礼地图,或许它还能搏到些版面,而关于它的其他介绍少之又少。因为在外求学工作缘故,终于有机会以一个旁观者角度深入观察这个小城市,发现些不一样的东西。

百万人口大县

近几年,对家乡最深刻的变化还是人变多了,春节期间,无论在哪,你都很容易感觉到拥挤。

尤其今年,县城一家超市开张,1.15-1.19搞大促销,我家因为就在超市门口,于是在开张我们去了三趟超市,第一趟在早晨八点,我妈没推车进入超市,结果进去逛一圈出不来了,所有的人堵住了商场并不小的出口,人挤人,我妈说:“就像腌咸菜一样。”

等到晚上我和我妈再去时,依旧是人流拥挤,扶梯都需要排队上,当时感慨,怕是全城的人都来了,但实际上这也是冰山一角。于都,作为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城市的诸多问题都可以说是这个造成的。

长于百万人口大县,我不想对故乡抱怨

那家超市开张,这栋建筑上挂的祝贺条幅,这只是一部分

记不清于都是何时突破百万人口大关的。去查了2012年人口普查数据,当时于都县的官方数据是85万多人,现今,官方数据已经变成110多万。

因为人口激增,于都县沾染一身城市病。人口激增,带来县城教育资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垃圾难处理,该有的问题都有了。

全县八所高中,从重点中学到私立,几乎年年都在扩招,几乎每个学校的每一年级都突破千人大关。自从于都中学搬入南区,老校区留在老城区改为初中部,有大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就读,直接带动学校周边房租上涨。在我毕业那年(2014年),周边两室一厅租房大概500-700/月之间,如今突破1000元/月了。

除此之外,人口带来买房困难而且贵。年前和同学聚会,谈到各地房价,一位在宜春的同学说,宜春市区的放假大概三四千一平,而在于都县城,房价6999一平最低,还是政府管控的结果。

与城市买房人口激增不一致的是,城市人口并没有显著增加。高昂的房价,让大家倾向性的往外迁,选择市区或者广东买房。在每年的同学聚会中,如果大家讨论到这个话题,几乎一致的说法是:如果有能力,大家一起往赣州买房或者在老家自建房。

高价彩礼

人口带来的其他问题同样明显,但那每个城市都一样,并没有说的必要。而关于高价彩礼问题,想结合人口变化一起说说。我在于都县2012年人口普查上看到一个不解的数据

长于百万人口大县,我不想对故乡抱怨

2012年于都县人口普查数据

男女比为96.73,按理说并不会出现剩男多,女方被抢的情况,但实际上于都县每年结婚的人超级多,女方一直占据着卖方市场。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些冷酷,但这样来概括整个县城的婚姻市场一点也不为过。

我的初中同学大多初中毕业工作了,我如今还在上学,他们却几乎全部结婚。如果还没结婚,几乎每年就要被家人逼着相亲,但可能你相亲都已经没有“好的姑娘”。

在去年一次同学聊天中,一个男同学开了个玩笑:“我要骑车去各乡镇闲逛,看到漂亮妹子就去问她家,然后就带着我爸去说亲。”

虽然是戏谑之言,但却也说明一个事实:在农村,相亲也是要抢的。听过男女方从见面到成为夫妻十多天的,也听过无数年轻女孩私奔,每年这样的事发生,都让人唏嘘。

在那些跟人私奔的女性中,大多年纪都很小,基本私奔就和家里断绝了关系,往往他们私奔的结局都不大好。而早早进入婚姻殿堂的年轻女性,有好有坏。也因为父母早早想让儿女进入成家立业,所以对有男孩家来说,几乎都是举家之力帮其娶媳妇,当然更多的就是通过嫁女儿来为儿子娶媳妇。

娶儿媳彩礼钱贵,所以嫁女儿也要多收点,这样恶性循环下,彩礼不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尽管在农村婚姻市场中,女方一直处于可以挑选的一方,但真正的选择权却不在女儿手上,但双方父母也在尽可能做出更优于己方的选择,说不清楚在子女婚姻的谈判席上谁胜谁败。

不过,在相亲和高价彩礼这个问题上,问过许多父母,他们也颇无奈,他们本不想参与到这件事中,期待儿女自己找到一份爱情,或者自己有能力娶媳妇,但现实让他们不得不行动。

问了很多同龄人,大家也并不排斥相亲,甚至自己也期待通过相亲认识新朋友。在农村里,靠相亲结婚相处愉快的也并不在少数,相比于因为爱情一时冲动在一起,之后闹离婚双方难堪来讲,大家更愿意通过相亲找到知根知底的另一半。

在高价彩礼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估计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有男女朋友的人,顺利走到了婚姻殿堂,那彩礼是可以双方商量的;而那些通过相亲结成一对的人,彩礼也是他们妥协的一部分了。而我尚不在这个逼婚年纪里,还可享受几年清静。

山水

于都,作为一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8%的县城(早些年的数据),于山山脉与武夷山脉在此交错,群山环绕,贡江水直接从县城流过,典型的江南风光。无论是小时候在小溪边嬉戏玩耍,还是之后上学时在河边散步,贡江都为我们带来了十分美好的回忆。

在我上高中开始,县城的人口开始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山、河、土地就以飞快的速度消失或者减少。以小学门口的小溪为例,在小学和初中,老师经常把这条小溪作为我们作文课外出观察的活动地,小溪的水清澈地可以喝,也可以灌溉农田,那时老师的衣服还会提到小溪清洗,但昨两天和从小长大的朋友一起去时,它却变了个样。

长于百万人口大县,我不想对故乡抱怨

小学门口的小溪,泥土和垃圾阻塞了沟渠

因为这几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本梯田、山地被推平,被修成平地、建了沟渠,原本的小溪失去它原有功能,水变得污浊。大量的泥土被推到小溪里,阻塞了小溪原有通道,静水不流通,再也没有之前拂堤杨柳,鱼翔浅底的景色。

今年去一个亲戚家喝酒,很多年没去,因为在路途边建筑鳞次栉比排布,也有一条新的马路,导致我直接迷路,最后一路问才走到亲戚家。在中途,看到推土机直接将梯田推平,我以为是要作为建筑用地使用,问我爸他却说是要移成平地,做大棚种植。

近些年,整个县城开始新农村建设,平地里开展大棚种植,种蔬菜水果;稍微有坡度的地方见水果园,大面积被烧毁的山林(农村野外祭祀时节经常容易发生火灾,烧毁山林)被开垦出来,种上油茶、脐橙或者其他经济作物。

早先印在道路墙壁上的宣传标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早已消失不见了,在现在在家也能发家致富的机会面前,没有谁还会想起这样的话。因为人口红利,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闲置。现今土地能被重新利用,对于谁来说都是件好事。至于环境是否被破坏,建设是否合理,暂时大多数人并不会考虑。

长于百万人口大县,我不想对故乡抱怨

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有诸多这样的水渠被修建,到处都可见翻新的土

这座城市孕育着百万人口,要说故事,这个小城市每天都有故事发生。

就单说那新开的超市,我还记得去年我从那经过买菜,还有农民工讨薪,站在顶楼威胁房地产开发商付工钱,今年她却是因为超市开张,人员拥挤打架而被停业整顿。

有人生病住院却付不起医药费,还在住院都只能坚持出院,任凭伤口自生自灭;有人享受了政府补贴,嘴里说着党的政策好,有人举报学校的补课,也有人在为今年的高考苦苦煎熬,这些都是我看到的真实的家乡,而那些看不到的事情也在一刻不停的发生。

从那家超市,就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脉搏与活力。这里的人们会享受生活,看那在超市抢购猪肉和鱼的人群就知道,看各家高高挂起的赣式腊肠就知道;这里的人们也迂腐顽固,看每家每户多少女孩出去打工就知道;这里的人们也讲认清,它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一样,人情是社会通行的潜规则。

对这座城市,谈不上爱与恨。不愿意破釜沉舟远离它,也不愿意驻扎在此,带着一丝疏离感望着它就很好。就像高中校歌里唱的“于山钟灵贡水扬清,跋山涉水奔前程。”即使贡水扬清不在,跋山涉水依旧。

【注】本文原标题为《长于百万人口大县,我不想对故乡抱怨》,略有删减。本文写于2018年春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