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州赤壁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市赤壁管理处组织编修专班历时五年修撰而成,分成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书画石刻、保护与管理、景区建设、旅游服务、文武赤壁、文化活动、艺文、人物10卷,详细记述了黄州赤壁的历史人文、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史实详尽,秉笔直书。本书分别罗列了历朝历代的资料说明、自古以来的学者和文学家关于蒲圻赤壁和黄州赤壁的记述,从郦道元《水经注》、陈寿《三国志》到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料,还有大量诗词文赋、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描写等,再将其条分缕析地一一展示,让人清楚明白地看到曾经有哪些史料有怎样的记载、又有怎样的判断,还说明了过去的近三十年中围绕战地展开论争的概况及原因。

《黄州赤壁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市赤壁管理处组织编修专班历时五年修撰而成,分成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书画石刻、保护与管理、景区建设、旅游服务、文武赤壁、文化活动、艺文、人物10卷,详细记述了黄州赤壁的历史人文、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史实详尽,秉笔直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一项摸清黄州赤壁家底的文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黄州赤壁志》的史实客观详尽。志书修撰的基本要求是“其文直,其事核”,本书遵循了史料客观、真实详尽的特点。黄州赤壁历史悠久,事项繁多,编撰者从浩繁的原始资料中梳理选择,提炼修撰,呈现于书中。如赤壁的沿革这个问题,因历史久远,理清十分繁杂。一是赤壁自然地理名称;二是黄州赤壁的名称,黄州古城的变迁和黄州赤壁的命名;三是从赤壁人文建筑到赤壁公园的变迁,从赤壁人文建筑到所涉及的人文历史文化的内容等。庞杂的史料、经历变化,本书只用不大的篇幅就客观而清晰地展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黄州赤壁志》的修撰秉笔直书。有了真实的史料,客观的记述,还必须有端正的修史态度,让史书可信,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本书的编修者遵循了秉笔直书的原则,必将取信于今人和后世。比如赤壁之战的战地问题。明代人记载在长江中游一带就有五处名叫赤壁的地方,最知名的是黄州赤壁和蒲圻赤壁,蒲圻县在1998年已经被民政部批准更名为赤壁市,似乎战地之争以行政批复的形式画上了句号。但是,赤壁之战的战地问题一方面是个学术问题,另一方面战地之争本身又已经是个文化问题。本书无论如何绕不过去,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编修者专门用了一卷的篇幅“文武赤壁”来叙述这个内容,彰显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其文化内涵。本书分别罗列了历朝历代的资料说明、自古以来的学者和文学家关于蒲圻赤壁和黄州赤壁的记述,从郦道元《水经注》、陈寿《三国志》到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料,还有大量诗词文赋、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描写等,再将其条分缕析地一一展示,让人清楚明白地看到曾经有哪些史料有怎样的记载、又有怎样的判断,还说明了过去的近三十年中围绕战地展开论争的概况及原因。虽然修史当“述而不论”,可秉笔直书并不意味着不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武赤壁”这一卷也体现了编修者建立在史料之上的倾向性,通过清朝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的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概括了黄州赤壁文化的渊源和特点。

《黄州赤壁志》的出版标志着一项摸清黄州赤壁家底的文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修志的目的在资治、教化、存史、交流。本书编修者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赤壁文化遗产。自然地理名称的赤壁自古有之,第一个标志性的人文建筑横江馆东晋时在赤壁出现,此后李白、杜牧、王禹偁、苏轼、张耒、陆游、周必大、茅瑞徵、于成龙等唐代以来的才子、名人,或咏叹赤壁,或亲临赤壁,或修建赤壁建筑,人文隆盛,绵延至今。历史的文化过程要求黄州赤壁文物、文化遗产的清理工作需要专史记载。明代万历年间黄冈知县茅瑞徵第一次集辑《赤壁集》,清朝康熙年间黄州知府贾鉝在《赤壁集》的基础上成书《赤壁志》,然两书早就散佚不存。清理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今天的赤壁人身上。本书可谓应时而生,它近百万字,史料真实客观,记述详尽,条理清晰,价值观正确,摸清了黄州赤壁的家底。是黄州文化的大事,为中国文化打下鲜明的黄州印记,也是国家文化兴盛的体现。

(编辑:张小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