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掖市甘州區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爲“中國規模最大的燈陣”。2月12日(正月初八)晚,張掖市舉行了大世界基尼斯紀錄授牌及啓燈儀式,365盞明燈“點亮”流傳千年的“九曲黃河燈陣”,還有傳統社火隊、太平鼓隊等帶領遊客觀燈、遊陣、祈福。

張掖

張掖

  “九曲黃河燈陣”是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一帶流傳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起源於殷商時期,是從《封神演義》中《三姑計擺黃河陣》三宵娘娘替兄趙明公報仇,擺陣和姜子牙鬥法而來。陣內設三百六十五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赤、黑、黃立幡,並以365盞明燈設於旗下,代表365尊神靈每天庇佑民衆。陣中設靈樓一座,供奉三霄娘娘,東西儀門,一爲進門,一爲出門,象徵兩儀,四方四正的四處城壕,象徵四相,四角四個,東西南北各一個,形成八卦成九宮。此陣陣排天地,勢擺黃河,環抱九州,裝盡乾坤,在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灣內隱風雨,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

張掖

張掖

張掖

365盞明燈“點亮”流傳千年的“九曲黃河燈陣”供遊客觀燈、遊陣、祈福。

  據瞭解,“九曲黃河燈陣”包含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代表了千年來甘肅河西民衆對生活的期盼和嚮往,該陣以九宮八卦、二十八星宿、十二生肖、五行四象、二十四節氣和九大願望爲主要構成要素。燈陣內有牆面700多面,每個牆面圖文內容反映九大神的來源、二十八星宿的寓意、二十四節的演變、八卦,絲路文化等,遊客可以通過燈陣內的牆面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張掖

張掖

張掖

張掖

400多人的社火表演,場面很壯觀。

張掖

非遺傳承人介紹九曲黃河燈陣的來源和佈局。

  前來進入燈陣的遊客人山人海,通過燈陣內的牆面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燈陣內有牆面700多面,每個牆面圖文內容反映九大神的來源、二十八星宿的寓意、二十四節的演變、八卦,絲路文化等。

張掖

張掖

  據悉,正月十五“九曲黃河燈陣”繼續在張掖市甘州區屋蘭古鎮“點亮”,供遊客觀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