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上癮很容易,要戒卻非常艱難:腐蝕吸毒者靈魂,破壞正常精神狀態。

不少吸毒者最後爲了得到毒品變得六親不認,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不少家屬總在問,這個戒掉要很久嗎?

其實要真戒掉海洛因,最先考慮不該是時間,而是科學的戒毒治療。

在醫學上,成癮者在吸食海洛因後一般可表現出:

過度鎮靜、昏睡、呼吸減慢、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消失,個別嚴重者出現驚厥;呼吸抑制顯著,呼吸頻率可降低到3-4次/min,可有呼吸節律改變或出現週期性呼吸,嚴重者呼吸停止。

劑量大或注射海洛因後,整個身體的身體、頭部、神經可產生一種爆發式的快感,隨後二、三個小時內,吸毒者沉浸在半麻醉狀態,唯有舒適、欣快感存在,其他蕩然無存。

心醉神迷過後,可導致吸食者喪失行動能力、對生活缺少責任心與熱忱,生活中什麼都不關心,只對海洛因感興趣,一心只想重新吸食海洛因。

當欣快感消失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毒品的渴求、依賴和習慣。

海洛因成癮者只能通過再次吸毒來緩解身體上因“缺毒”造成的不適,也只有毒品才能滿足內心強烈的渴求與依賴,這種惡性循環更是促使了軀體和心理的依賴性。

反覆吸食很快成癮,要戒斷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毒品通過吸食、注射等方式進入人體,經人體血液循環系統迅速進入腦部,與機體內某種物質相結合,產生上述表現,反覆刺激後機體對毒品的耐受性提高。

濫用海洛因時間越長、吸食劑量越大,那麼身體和心理的依賴性也就越大,這也是難戒的原因之一。

戒毒的“難”遠不止吸毒者自身原因。

戒毒人員在醫院戒毒期間無法接觸毒品,因此心理上對毒品的概念淡化,有悔改戒毒的決心,出院後短時間內可能會閉門思過或在家庭監管下儘量不涉足原來的吸毒圈子。

但隨着社會和家庭對其約束力的逐漸減弱,最終熬不住寂寞空虛或承受不住環境的壓力,會身不由己追尋原來的毒友再度成爲毒品的俘虜,而社會和家庭缺乏有力的幫教監控機制,是導致復吸率居高不下的另一重要原因。

道德、價值觀念錯位,家庭關係的影響。

少數戒毒人員以吸毒爲時尚,“藕斷絲連”、思想上離不開毒品。有好多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人其戒毒只是形式而已,一旦解除戒毒的環境就會馬上覆吸。

一些家屬對屢勸不改、屢戒屢吸的成癮者已經心灰意冷、甚至已經放棄,有些甚至惡語相向、斷絕家庭關係...家庭的不配合負面強化了成癮者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難戒掉。

戒斷海洛因,不能盲目追求快,更重要的是戒毒後正常走入社會,長久地保持操守。

海洛因體癮嚴重,不少患者復吸就是挨不住身體上的痛苦,因此要戒就要科學、系統的治療。全程採取足療程、全封閉模式,對症治療與心理康復治療相結合,有效治療毒品對身體依賴與心理依賴,讓患者身心早日迴歸正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