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在其官方推特上發佈的AGM-183A繫留飛行試驗現場照片

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在其官方推特上發佈的AGM-183A繫留飛行試驗現場照片

上週日,美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通過官方推特,發佈了6月12日美空軍利用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進行“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項目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原型機首次繫留飛行試驗的現場照片。這些高清圖片真實展現了AGM-183A導彈的若干細節,爲研判其總體性能參數提供了重要參考。

初步研判表明,AGM-183A導彈很可能並未按照最初計劃,採用“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面對稱楔形佈局的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方案,而是採用了更爲成熟的、類似近程彈道導彈的旋成體佈局方案,其技術路線更接近於俄羅斯“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其採用的是基於近程彈道導彈改進的技術路線。

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文件中TBG項目楔形滑翔彈頭的想象圖

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文件中TBG項目楔形滑翔彈頭的想象圖

美空軍首曝最新高超聲速導彈試驗照

根據美空軍裝備司令部2018年8月公佈的“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項目快速採辦審批文件,ARRW項目實際上是美空軍和DARPA聯合主管的“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的延續。TBG項目研發的戰術級高超聲速滑翔彈頭及其相關關鍵技術將直接複用於ARRW項目,包括氣動分析、熱分析、風洞試驗數據、關鍵高溫材料、制導導航與控制算法、仿真模型、驗證方法和軟件代碼等。

ARRW項目研製與低速初始生產經費預算爲7.8億美元,包含了設計、試驗、保障及驗證一型ARRW導彈(即AGM-183A)原型機的全部科研經費以及生產交付2批次低速初始生產階段具備早期作戰能力的AGM-183A導彈。根據DARPA和美空軍此前歷來披露的信息,TBG項目是在HTV-2項目基礎上,採用類似的總體佈局方案,縮小尺寸發展而來,其核心是驗證高升阻比特性的楔形佈局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技術。因此,很自然地,ARRW項目研製的AGM-183A高超聲速導彈應該也是採用了類似的楔形滑翔彈頭方案。

AGM-183A繫留飛行試驗由B-52轟炸機實施

AGM-183A繫留飛行試驗由B-52轟炸機實施

本輪試驗現場照片透露的相關信息AGM-183A總體佈局類似於俄“匕首”高超聲速導彈採用的再入機動式彈道導彈佈局。

從圖片上可以清晰看出,AGM-183A整彈佈局與近程彈道導彈類似,頭部採用圓錐體佈局,中段主體彈身採用圓柱體佈局,尾部呈略微擴張形狀,屬於典型的火箭發動機噴口形狀特徵。尾噴口採用尾罩進行了密封。從外觀上看,沒有顯著的級間段設計,很可能與“匕首”一樣,採用了單級火箭助推器,且頭體不分離。這與此前披露的、採用TBG楔形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的說法大相徑庭。除非該彈在彈頭部分採用了整流罩設計,將扁平的楔形佈局滑翔彈頭佈置在整流罩內。但結合下文尺寸的測算數據,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AGM-183A導彈在尺寸上明顯小於俄“匕首”。根據波音公司官方網站披露的資料,B-52轟炸機機長48.5米。以此爲參考,可測算出AGM-183A導彈彈長約6.5米,主體彈徑約0.77米,頭錐段長約1.7米。鑑於AGM-183A彈徑,若採用整流罩,則整流罩內部的滑翔彈頭翼展將明顯小於0.77米,長度將小於1.7米,結合其扁平式楔形佈局特徵,該彈頭的空間容量將非常小,扣除必需的熱防護、控制、電源等子系統外,很難有效佈置戰鬥部、雷達導引頭等作戰所需的載荷部件。俄羅斯“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全長約7.7米,彈徑約1米,頭錐部分長約3.4米。以“匕首”導彈重3.8噸計算,AGM-183A導彈彈重應在2噸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AGM-183A導彈採用了摺疊彈翼設計,可能爲適應B-2轟炸機內埋要求。AGM-183A導彈尾部安裝有摺疊式彈翼。該設計一方面可能是爲了適應掛架要求,避免與掛架產生干涉,另一方面很可能也是爲了適應未來作戰飛機內埋彈艙掛載要求。但AGM-183A的長度明顯超出了F-22和F-35的彈艙長度,因此只可能是爲了適應B-2轟炸機和未來B-21轟炸機內埋攜帶。

俄羅斯米格-31掛載“匕首”導彈離地起飛瞬間圖

俄羅斯米格-31掛載“匕首”導彈離地起飛瞬間圖

爲追求進度犧牲導彈性能美國軍方高層領導及科研機構近年來多次發佈言論稱,俄羅斯高超聲速導彈武器進展迅猛,美國在高超聲速導彈領域的優勢正在喪失,呼籲美國加速發展自己的高超聲速導彈以應對威脅。

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公佈“匕首”高超聲速導彈系統已進入服役。美空軍在2018年2月發佈的預算申請文件中首次公開披露ARRW項目,並一直聲稱ARRW項目定位於採用TBG項目的技術成果開展一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的型號研製工作。

在2018年8月披露的一份官方文件中披露,ARRW項目2019年要完成關鍵設計評審,2021年要具備早期作戰能力。該進度設置非常激進。但結合本次最新發布的照片可以看出,美空軍爲了追求進度,快速形成裝備,而選擇了最爲保守和成熟的技術路線,即採用成熟的彈道導彈技術進行改進。從目前研判的方案和尺寸上看,AGM-183A導彈的滑翔機動能力將大幅弱於預期,射程也要顯著小於“匕首”的2000千米。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軍高層對於快速形成高超聲速打擊能力的急迫和決心。

根據美空軍發佈的飛行試驗照片進行導彈外形尺寸估算(中國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廖孟豪分析並製圖)

根據美空軍發佈的飛行試驗照片進行導彈外形尺寸估算(中國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廖孟豪分析並製圖)

筆者認爲,TBG項目應仍然定位於研發高升阻比的楔形滑翔彈頭技術。此前,美空軍和DARPA在大量官方文件中都提到ARRW項目與TBG項目技術同源。現在來看,這一說法可信度存疑,因爲TBG項目幾乎不可能會採用ARRW項目這種基於彈道導彈改進改型方案。一是TBG項目最早在2014年啓動時應該考慮的是高升阻比滑翔佈局方案,類似HTV-2的佈局;二是雷神公司在2019年3月新發布的TBG項目滑翔彈頭概念設想圖證實,TBG項目瞄準的仍然是高升阻比的楔形滑翔彈頭方案;三是ARRW項目採用的基於彈道導彈改進的方案對美軍而來幾乎沒有關鍵技術空白,美軍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成功研製了“潘興”系列再入機動式彈道導彈,因此完全沒有必要花費數億美元經費和五年週期設立TBG項目開展關鍵技術的飛行驗證。因此,綜合分析認爲,TBG項目應明顯區別於ARRW項目,從始至終都致力於研究並飛行驗證高升阻比的楔形滑翔彈頭技術。

綜上所述,本次試驗照片的發佈顛覆了此前外界對ARRW項目AGM-183A導彈的認知和判斷。筆者將繼續密切關注該彈的發展動向,以便及時修正和更新對該彈的研判結論,切實反映美軍高超聲速導彈發展的真實情況。

雷神公司2019年3月發佈的TBG滑翔彈頭設想圖<br><br>

雷神公司2019年3月發佈的TBG滑翔彈頭設想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