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一个说法是孟小冬得不到名分,原配不承认福芝芳,福芝芳也不想承认孟小冬,吴性栽曾经说过:当时梅兰芳同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可是两人已经结婚,梅兰芳还将她金屋藏娇在外,福并没有过多干预,或者说,没有理由去干预,可是枪击案事发后,她终于发言了。1947年,杜月笙60大寿,四川之地的天灾水患让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杜决定在上海办一个赈灾义演,于是天下京剧名角儿几乎全部到场,梅兰芳和孟小冬必然被请。

国粹京剧的演员中,极负盛名的当属乾旦梅兰芳,男旦的他唱腔扮相都无人能及,有乾旦自然就有坤生,冬皇就是当时那个可以与梅兰芳分庭抗礼的坤生。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十二岁就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大放异彩的孟小冬,一身老生装扮,一嗓子浑厚的唱腔,吸引了大批的戏迷,这其中就包括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杜月笙杜先生,此时的两人,仅仅只是偶像与粉丝的关系。靠着自己毫无女子气息的生角扮相与唱腔,孟小冬十几岁便名满大上海,与当时的京剧名角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都毫不逊色,戏迷们都称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京剧演员们若想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北京这个京剧的故乡是不可不去的,孟小冬的不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秉性,让她在1923年那个深冬,跟随武生白玉坤一起乘火车北上,到达了那个所有京剧演员都想要去的地方。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当时的北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原因而更加容易存活,各行各业的人都涌至北京,所以待遇绝对比不上上海,虽然上海数千元一月,北京是数十吊一天,她也心甘情愿,因为在这里,机会变得更多,未来变得更明亮。

在那个女演员不被看好的年代,孟小冬背负的比男演员要更加沉重,可是即便如此,她还是抓住一切机会向名派艺人学习,几年来的磨炼,让她在北京的名气直赶上海,连张学良都经常来听她的戏,不喜旧戏剧的胡适都夸赞她说:身段、扮相、做工毫无女子之气,真是好极了。

名气越来越大的孟小冬,和京剧大角色都有或多或少的对手戏,无一人不称赞她,而当时名满天下的梅兰芳也曾和她同台演出过,不过是同台不同戏,但是在后台相遇的两人,由于之前早有耳闻,便相视一笑,这一笑,便牵动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名伶之恋,只可惜,虽惊天动地,却也令人唏嘘不已。

1926年,距离两人相视一笑已经过去一年之久,在一次堂会上的演出中,两人在《四郎探母》中演了对手戏,她是流落异邦的杨家将,他是魅力十足的番邦公主,两人的对演酣畅淋漓,观众也是兴致十足,落幕时纷纷站立起来鼓掌,如此合拍的表演让梅兰芳十分欣赏这个刚刚19岁的少女,此后的每一场《四郎探母》,梅兰芳都必定邀请她。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一台台对手戏演下来,两个京剧界的名角也互相暗生情愫,日久生情,自然也会有好事者的推波助澜,1926年8月,婚姻大事敲定之时,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似乎有些意外,不同的猜测比比皆是,其中最受人追捧的有两种说法。

其一

是梅大奶奶王明华刻意的安排,当时《北洋画报》上刊登过一则"关于梅孟两伶婚事之谣言",其中就明确说明"这场亲事的媒人,不是别人,恰恰是梅郎的夫人梅大奶奶",王明华作为梅兰芳的原配夫人,在两个孩子相继夭折之后自己也染上了重疾,当时的她身体每况愈下,实在是命不久矣,而她,对与梅的另一房太太福芝芳向来就不喜欢。

原来,王明华为了梅做绝育手术,可是两个孩子却相继夭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梅兰芳不得不再考虑续弦的问题,再加上自己从小过继给了伯父,兼祧两房,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娶两房太太的。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两房太太的相处却并不是十分和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王明华知晓了梅孟之事后,为了打压福芝芳,于是便做了媒人,极力促成两人。

其二

梅党的撮合,梅兰芳作为名满天下的名角儿,身边追随的粉丝数量十分之多,而他的智囊团就被称为"梅党"。

梅党不仅仅只是听戏,对于他的大事小情,从艺术到生活,他们都对梅兰芳有着深刻的影响,梅福之事就是梅党的手笔,由于婚后两人生活十分和谐,梅兰芳对梅党更加信任。

而彼时正值梅孟的乾坤颠倒呼声最高之时,梅党也看出两人之间的情意,便顺水推舟,促成了两人的名伶姻缘。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不论两种猜测究竟孰是孰非,都离不开两人的郎情妾意,对于名分之事,梅党与梅兰芳又拿出来了兼祧两房的说法,告知孟小冬大太太命不久矣,名分是迟早的事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相信了。

1927年2月25日,时值正月的北京寒气逼人,天空飘着雪花,梅孟的婚礼在东四九条的梅党冯耿光家里悄然举行,梨园佳话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传到了上海,杜月笙作为孟小冬的铁杆粉丝,暗暗叹了一口气,这口气为何而叹,无从得知。

此时的梅孟两人,正过着甜蜜的夫妻生活,孟小冬婚后不再登台演唱,每日在梅兰芳租的院子里练戏读书,十分惬意,当时曾经流传出一张照片,梅兰芳在墙边比了一个手影,照片右边孟小冬写到:你在那里做什么呀?左边梅兰芳回到:我在这里做鹅影呢!

这般幸福的生活,人人羡慕,可是这段传为佳话的婚姻,却并未维持许久,短短几年后,1931年,孟小冬请律师北上,为自己打官司,要和梅兰芳离婚,为何人人称颂的佳偶却变成了怨偶呢?坊间众说纷纭。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枪杀吓煞梅兰芳

婚后刚刚半年,便发生了一场枪击案,案件的始作俑者却被冠到了孟小冬头上,原来,孟小冬婚后不再登台演戏,一个头号戏迷李志刚便怪罪到梅兰芳头上,在一个夜晚,潜入梅兰芳所在的冯府,试图报复,可是梅兰芳还未出来,便擦枪走火误杀了他的朋友。

因为此事而大受惊吓的梅兰芳离开了北京,躲到上海平复心情,和妻子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更有小道消息称梅兰芳甚至怀疑两人的关系。

福芝芳以死相逼

另外一个说法是孟小冬得不到名分,原配不承认福芝芳,福芝芳也不想承认孟小冬,吴性栽曾经说过:当时梅兰芳同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可是两人已经结婚,梅兰芳还将她金屋藏娇在外,福并没有过多干预,或者说,没有理由去干预,可是枪击案事发后,她终于发言了。

枪击案将梅兰芳吓得不轻,福趁机讲道:大爷的命要紧,于情于理这句话都没有破绽,而梅此时,也渐渐倾向于福了。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梅兰芳和福芝芳

1928年的天津演出,梅兰芳第一次带福随行演出,这是二人婚后福第一次随行,不得不让人猜测,孟小冬的地位或许有些滑落了。

刚烈如她的孟小冬得知消息后,十分气愤,此举难道不是有意让我丢面子吗?为了梅淡出舞台想要过相夫教子的生活,可对方似乎并没有把自己的牺牲放在眼力,于是赌气一般,孟小冬再次登上舞台,也正是这次的演出,让"冬皇"的称号流传开来。

1929年底,梅兰芳赴美演出,答应带上孟小冬的梅兰芳将所有准备工作都放在了梅孟小院,孟小冬内心欢呼雀跃,毕竟是相爱的,一点点的恩惠就会让她开心,此时的她,还是那个对婚姻向往的女孩,可是没想到的是,最终孟小冬并没能随行而去,在美国演唱的梅兰芳,并不知道她在北京的黯然伤神。

但是最终令孟小冬绝望的,还是名分之争,从美国回来的梅兰芳收到了伯母过世的消息,兼祧两房的他需要回去以母丧之事礼之。

听闻消息的孟小冬自知身为他的妻子,也要前去吊唁,于是剪短头发,戴上白花赶去梅府,只是她没想到,等待她的是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

到了梅府,她甚至没能踏过门槛,福芝芳以死相逼,感觉被侮辱的她踉跄逃走,对梅兰芳的爱也消失殆尽,她暗自发誓:此生此时,都不再见他一面。

此后梅兰芳也有回来,试图挽回,可是性情刚烈的孟小冬怎可能再回头,再爱也不能失了尊严,哪怕外面瓢泼大雨,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为他开门,梅孟之恋,自此终结。

杜月笙和孟小冬

试图结束这段婚姻的孟小冬去上海寻求帮助,她找的人是姚玉兰,而姚玉兰此时的身份,是杜月笙的四方姨太太,而最终帮助到孟小冬的,偏偏不是姚玉兰,而是杜月笙。

杜月笙素来与梅兰芳有交情,便在此事作为中间人调和,亲自给他打电话,并且在法院判决离婚后,替他垫付了四万元的离婚补偿,梅兰芳几年后才还清此债。

可是事情并没有因为离婚而停止,小道消息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孟小冬身上,莫名被泼污水的她无所适从,此时,又是杜月笙帮他点明了路——他动用自己的关系,让孟小冬在《大公报》上刊登头条,讲述事情经过,为自己正名。

杜月笙似乎是在此时从粉丝变成了暗恋之人,处处帮助孟小冬,1938年在移居香港之后,还邀请她前去游玩,据杜月笙的账房先生黄国栋回忆说:孟去香港时只带一只皮箱,回来时却有五只皮箱,而杜来信嘱咐我,确保孟的安全,尤其是皮箱别让日本宪兵搜查,我凭借"特别通行证"顺利地过了关。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离婚后的孟小冬对事业的要求更高,再次拜师余叔岩门下,潜心练戏,在此的几年之间,她在开销方面从来都十分阔绰,尤其是师傅的女儿出嫁之时,她给的嫁妆更是十分贵重,她自称有贵人相助,这贵人,非杜月笙莫属。

杜月笙的默默相助,让孟小冬十分感动,不过此时的她,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将会成为他的第五房姨太太。

1947年,杜月笙60大寿,四川之地的天灾水患让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杜决定在上海办一个赈灾义演,于是天下京剧名角儿几乎全部到场,梅兰芳和孟小冬必然被请。

只是聪明的杜月笙十分照顾孟小冬的感受,他并没有让两人同台对演,他了解这个曾经说出:我此后要么不嫁人,嫁人也绝对不会比你差的刚烈女子,也正是这温润无声的照顾,让孟小冬融化了,她在演出结束后,便搬入十六层公寓,与杜月笙同住在一起了。

倔强的孟小冬默默照顾着他,对于名分之事,虽然在意,却强压下去,不再演出的她每日的生活重心便是杜月笙。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而此时的上海,乃至于整个中国,时局动荡不安,物价高涨,人人惶恐不安,杜月笙决定离开香港,将家人们聚集在一起,嘱咐他们收拾行李,此时的孟小冬终于忍不住心里的想法,轻轻地吐出来一句话:我随行而去,是丫头还是太太呢?

一言惊醒梦中人,杜月笙此时才发觉,自己时至今日还未给她一个名分,几年来,这个倔强的女子心里到底多少次欲言又止啊!他立刻决定:结婚。

哪怕时局动乱,哪怕处处危险,该属于你的不会不给,孟小冬终于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名分,杜月笙此时身体其实已经不允许下床走路,但是为了她,被搀扶着,摇摇晃晃站起来,为她戴上了代表身份的戒指。

冬皇:满腔深情被梅兰芳骗,最终却融化在杜月笙的柔情中

结语

一生两段婚姻的孟小冬,最大的要求就是自己的名分,无所谓受苦无所谓受难,在她眼中,名分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与梅兰芳的结合,世人只看到了绝世名伶恋,却忽视了梅兰芳的欺骗与辜负,在梅兰芳晚年的回忆录中,对于孟小冬,他只字未提,是无情还是是愧疚?无从得知。

参考文献:

《孟小冬百年琐记》

《京剧见闻录》

《杜月笙的妻妾子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