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時,我們常聽一些茶友用一些很專業的詞彙來評價一款茶,例如“回甘”、“生津”、“喉韻”、“鎖喉”、“收斂性”、“掛杯香”等等詞彙來評價。但這些茶葉的專業術語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呢?今天,小編帶您一起來了解這些神祕的詞彙吧!

何爲回甘?

由苦澀味與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種入口時清甜微苦澀,在口腔內回味較長,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甜味逐漸超過苦澀味,最終以甜味結束的一種味道。

其感官體驗主要表現爲:“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帶甜,隨後苦味漸消,甜味漸長,甜的餘味較苦味長”等特點。

何爲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兩頰、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順,滋潤口腔。當亞健康狀態和身體不舒服時,往往感到口乾舌燥,喉頭緊鎖。只有健康的身體纔有自然生津的能力。一些湖南黑茶、普洱茶、六堡茶內涵豐富,故生津功能強,讓人舒服。

何爲喉韻?

簡單來說就是喝茶之後,茶湯給喉嚨帶來的感覺,例如得以滋潤,解除緊箍的乾涸感。因此喉韻一向最受茶友青睞,對於較資深的老茶客來說,喉韻是他們品評茶葉優劣的重要條件。

也就是說,茶湯只有在滿足了口腔內的味覺刺激之後,才能夠深入到喉部甚至產生食道和胃部發熱的感覺。如果茶沒有喉韻,嚥下茶湯後,所有感覺完全在口腔內就結束了。所以有時我們能聽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後,會指指喉嚨部分說"感覺茶湯下到這裏了"。

何爲鎖喉?

品茶後,咽喉間有過於乾燥、吞嚥困難、緊縮發癢、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可統稱爲鎖喉。導致鎖喉口感主因有緊壓茶未醒茶、存儲環境不佳、拼配不當等這一系列原因。而且,不同的原因導致的鎖喉感也會各有差異。

何爲收斂性?

“收斂性”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實收斂性跟茶的澀有關,它是澀味轉成回甘之間的感知時間的強度。收斂性越強的茶,澀味在進入口腔後被感知至消退,轉成回甘的過程越短;如果收斂性弱,澀味在口腔內就會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續着澀味。

一款茶入口瞬間,澀味會迅速被口腔的感覺器官感知,這種感覺在口腔中會能持續多久?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斂性了。

何爲掛杯香?

葡萄酒中的掛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殘留的時間,酒液流得越慢,掛杯時間越長,說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時提到的掛杯香,並非指茶湯掛在杯壁的時間,而是茶香氣留在杯壁上的時間,留香時間越持久濃郁,掛杯香時間越長,說明茶越好。

茶友們,看完以上這些後,是不是發現這些茶葉的專業術語並不那麼神祕了呢?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爲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