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见无缘社会并不只存在于日本,《监护风云》证明了陷入无缘社会、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人,同样出现在法国。这时,影片的情感似乎转向了妻子米兰,但法官不偏不倚的判决又让人产生了疑惑,毕竟观众还不了解丈夫和妻子谁对谁错,谁的话更应该相信。

法国电影一直是国际影坛上旗帜鲜明的独特存在。

崇尚浪漫主义的法国人,喜欢把他们骨子里的文艺、幽默和滥情毫不掩饰地放在电影中,供自己观赏,引他人嫉妒。

无论是爱情喜剧,还是生活小品,不管是无厘头幻想,或是严肃现实,法国片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迷离感。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这种迷离感让你看到俗常生活的卑微不堪,也能看到扎根现实的理想浪漫。

简言之,就是很有情调。

难怪权威的影评人总说,多看法国片,有益提高审美品位。

最近有些片慌的王老实,刚好撞上一部乍看名字“很不法国”的法国片《监护风云》

这名字看上去,有两种可能的故事方向: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医患故事,或是离异夫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家庭故事。

瞅一眼海报,则基本可以确认为是后者。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这部由法国新人导演泽维尔·勒格朗执导的作品,与《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一起提名了去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终一举摘得最佳导演、最佳处女作两项含金量很高的奖项。

这自然让不断“提高审美品位”的王老实颇感兴趣。

影片开场,让我想到了伊朗与法国合拍的同类型名作《一次别离》,都是在一个小房间的法庭上。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公正无私的法官,陈情激辩的律师,和处于事件中心的夫妻二人……《监护风云》一反常规地化用了此类影片的一个“反经典”开场,简单明了地把故事的核心矛盾摆上来。

通常此类影片会以家庭矛盾开场,再对薄公堂,比如《克莱默夫妇》。

反类型、反经典的开场设计,自是别有用心。

法庭上,所有人都面无表情,生怕细微的面部抖动,都会透露自己的弱点,被对方抓到把柄从而影响法官的判决。

看似镇定自若的表情下,其实“暗流涌动”,双方借律师之口表达了愤愤不平的控诉:

妻子米兰指责丈夫家暴,丈夫安托万指责妻子恶意中伤……两人都想获得小儿子朱利安的监护权。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紧张的气氛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看似家庭小矛盾,实则是一场夺子大战,片名《监护风云》恰如其分。

很快判决结果就出来了,法官判定这对离异的夫妻共同拥有孩子的监护权:朱利安同母亲一起住,但周末必须跟父亲一起度过。

夫妻双方虽不满却也无奈,妻子米兰尤甚。从她的角度讲,她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跟家暴的父亲共度哪怕一分钟。

这时,影片的情感似乎转向了妻子米兰,但法官不偏不倚的判决又让人产生了疑惑,毕竟观众还不了解丈夫和妻子谁对谁错,谁的话更应该相信。

导演反常规操作的高明之处也正在于此:

《监护风云》讲的不是谁胜诉、谁取得孩子监护权的故事,而是在既定判决结果后,从夫妻双方的表现,反向证明孰好孰坏,由此引人深思。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确定性。首先是这个离异家庭的故事会如何演进?其次便是法官的公正判决真的公正吗?

很显然,影片将给我们答案。

接下来的剧情,塑造了一个“法国安嘉和”一样让人生畏的角色。

为了躲避安托万,米兰特地带着11岁的小儿子和年满18岁的大女儿去找新房子: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成年的女儿和年幼的儿子,都像妈妈米兰一样厌恶他们的爸爸安托万,这是一个征兆和暗示。

到了周末,安托万第一次去接朱利安,父子独处的氛围就很不对劲。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在车上,朱利安是一脸抗拒的表情,对爸爸的追问爱理不理;

到了家里,安托万摆出一脸冷漠的表情,又对儿子的请求置若罔闻。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两周后的周末,是朱利安姐姐的生日派对,所以朱利安请求用周内的时间和父亲交换,而父亲安托万却头也不回、一声不响。

父子俩互相不对付,不过安托万可怜巴巴的表情好像还有点委屈的样子,难道是对之前儿子不理自己的卖萌式报复吗?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不好说。

可他的下一个举动,就让人开始讨厌他了。

他开车送朱利安回家,送到半途停下,理由是他接朱利安的时候晚了一个小时,所以送他回去的时候也要晚一个小时。

从他的语气神态来看,绝对不是父亲对儿子的不舍,而是冷战般、置气式的白白耗上一个小时。

沉默无声的一小时,弥漫着强势压迫、恐惧不满和怨恨无奈的一小时,这实际上就是家庭冷暴力了,虽没有动手,却让人非常不舒服。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即便安托万率先打破了沉默,也是故意抢过儿子的手机,打电话质问挑衅他的妻子。

当终于送到的时候,这个看似敦厚老实的男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暴躁的一面。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影片时间很短,只有90来分钟,绝大部分时间里,朱利安都跟他父亲在一起。

不需要用父母的表现对比,就能验证我们在影片开场时的猜想。

安托万离婚后一直寄居在父母家,第二个周末他带朱利安在父母家吃饭,结果却因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摔了桌子。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安托万此举也激怒了他的父亲,从而被扫地出门。

由此,一个少言寡语却喜欢用武力代替嘴巴、有着严重暴力倾向的法国安嘉和便跃然于银幕之上。

这样一个带给家人伤害和恐惧的男人,换来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的结局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可一个中年男人混到这样的境地,又何尝不可怜呢!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日本社会学有一个名词,叫做“无缘社会”

无缘社会的人有三项重要指标,一是没有朋友,此为“无社缘”;二是和家人的关系疏离甚至崩坏,这是“无血缘”,三是与家乡关系隔离断绝,称为“无地缘”。

把无缘社会的指标套在安托万身上,也非常符合。

片中未表现安托万是否有朋友,但他确实与妻子儿女、父母的关系完全崩坏了,符合“无血缘”,并且他被父母扫地出门,要搬到新的区(类似我们的省),符合“无地缘”。

这样的人基本上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了,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独——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独处时又被孤独逼疯。

孤独,驱使着他跑到女儿的生日派对上找前妻试图复合,但失去理智的疯狂再次让他条件反射般用最熟悉的方式与妻子“交流”: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无缘社会的产生,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就安托万这种情况照理说还有的救,只要他肯悔改。

但暴力倾向就像基因一样根植在他身上,让他无法回头,让他无力反思并改善。

悲剧的可悲之处便是,它是不可逆的,甚至愈演愈烈。

人性的沦丧、人与人关系的崩坏往往就是如此,有些伤害一旦作出,裂痕便会出现,也就再难回头。

暴力不能解决的事,只能将暴力升级,最终安托万提着来福枪闯进了妻子的新居所,把母子二人逼上绝境。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结局如何,王老实先不透露,我只能说是很痛心的。

由此可见无缘社会并不只存在于日本,《监护风云》证明了陷入无缘社会、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人,同样出现在法国。

而就王老实的生活观察,无缘社会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

不过影片的主旨却并不在此。

《监护风云》名字很不法国,内容也很不法国。

它没有浪漫、幽默与滥情,也没有朦胧的疏离感,甚至少了法国片惯常的情调,但是却极大程度拉升了法国现实题材影片的格调。

《监护风云》:这90分钟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经历

确切的说,片子没有一个明显的导演想要突出表达的主题,它只是以家庭矛盾为切入点,把监护权之争当做一个小豁口,平静、生硬、残酷地撕开社会陈旧的伤疤。

透过这个伤疤,我们能看到恶劣家暴、家庭冷暴力、儿童成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果回到影片的开场,又会反思法官看似不偏不倚的判决,是否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哪种判决结果对孩子最好。

显然,夫妻双方共同享有监护权,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但这又是无法苛求的事,毕竟法官有其自身的限制,无法全知全能。

当律师要求11岁的朱利安出庭作证的时候,米兰像《克莱默夫妇》里的克莱默先生一样,为了保护年幼的儿子,她坚决反对儿子出庭。

假设她没有一时心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让儿子出庭作证,那么她的胜算会大很多。

但是,爱子心切的母亲并没有这样做。

人是复杂的动物,理性常常让步于感性。

所以最终的判决结果,是人的妥协与法律的限制等多方作用的产物。

世上无奈的糟心事大抵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