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見無緣社會並不只存在於日本,《監護風雲》證明了陷入無緣社會、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人,同樣出現在法國。這時,影片的情感似乎轉向了妻子米蘭,但法官不偏不倚的判決又讓人產生了疑惑,畢竟觀衆還不瞭解丈夫和妻子誰對誰錯,誰的話更應該相信。

法國電影一直是國際影壇上旗幟鮮明的獨特存在。

崇尚浪漫主義的法國人,喜歡把他們骨子裏的文藝、幽默和濫情毫不掩飾地放在電影中,供自己觀賞,引他人嫉妒。

無論是愛情喜劇,還是生活小品,不管是無厘頭幻想,或是嚴肅現實,法國片總能給人一種莫名的迷離感。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這種迷離感讓你看到俗常生活的卑微不堪,也能看到紮根現實的理想浪漫。

簡言之,就是很有情調。

難怪權威的影評人總說,多看法國片,有益提高審美品位。

最近有些片慌的王老實,剛好撞上一部乍看名字“很不法國”的法國片《監護風雲》

這名字看上去,有兩種可能的故事方向:發生在重症監護室裏的醫患故事,或是離異夫妻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家庭故事。

瞅一眼海報,則基本可以確認爲是後者。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這部由法國新人導演澤維爾·勒格朗執導的作品,與《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一起提名了去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終一舉摘得最佳導演、最佳處女作兩項含金量很高的獎項。

這自然讓不斷“提高審美品位”的王老實頗感興趣。

影片開場,讓我想到了伊朗與法國合拍的同類型名作《一次別離》,都是在一個小房間的法庭上。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公正無私的法官,陳情激辯的律師,和處於事件中心的夫妻二人……《監護風雲》一反常規地化用了此類影片的一個“反經典”開場,簡單明瞭地把故事的核心矛盾擺上來。

通常此類影片會以家庭矛盾開場,再對薄公堂,比如《克萊默夫婦》。

反類型、反經典的開場設計,自是別有用心。

法庭上,所有人都面無表情,生怕細微的面部抖動,都會透露自己的弱點,被對方抓到把柄從而影響法官的判決。

看似鎮定自若的表情下,其實“暗流湧動”,雙方借律師之口表達了憤憤不平的控訴:

妻子米蘭指責丈夫家暴,丈夫安託萬指責妻子惡意中傷……兩人都想獲得小兒子朱利安的監護權。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緊張的氣氛奠定了影片的基調,看似家庭小矛盾,實則是一場奪子大戰,片名《監護風雲》恰如其分。

很快判決結果就出來了,法官判定這對離異的夫妻共同擁有孩子的監護權:朱利安同母親一起住,但週末必須跟父親一起度過。

夫妻雙方雖不滿卻也無奈,妻子米蘭尤甚。從她的角度講,她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兒子跟家暴的父親共度哪怕一分鐘。

這時,影片的情感似乎轉向了妻子米蘭,但法官不偏不倚的判決又讓人產生了疑惑,畢竟觀衆還不瞭解丈夫和妻子誰對誰錯,誰的話更應該相信。

導演反常規操作的高明之處也正在於此:

《監護風雲》講的不是誰勝訴、誰取得孩子監護權的故事,而是在既定判決結果後,從夫妻雙方的表現,反向證明孰好孰壞,由此引人深思。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諸多的不確定性。首先是這個離異家庭的故事會如何演進?其次便是法官的公正判決真的公正嗎?

很顯然,影片將給我們答案。

接下來的劇情,塑造了一個“法國安嘉和”一樣讓人生畏的角色。

爲了躲避安託萬,米蘭特地帶着11歲的小兒子和年滿18歲的大女兒去找新房子: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成年的女兒和年幼的兒子,都像媽媽米蘭一樣厭惡他們的爸爸安託萬,這是一個徵兆和暗示。

到了週末,安託萬第一次去接朱利安,父子獨處的氛圍就很不對勁。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在車上,朱利安是一臉抗拒的表情,對爸爸的追問愛理不理;

到了家裏,安託萬擺出一臉冷漠的表情,又對兒子的請求置若罔聞。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兩週後的週末,是朱利安姐姐的生日派對,所以朱利安請求用周內的時間和父親交換,而父親安託萬卻頭也不回、一聲不響。

父子倆互相不對付,不過安託萬可憐巴巴的表情好像還有點委屈的樣子,難道是對之前兒子不理自己的賣萌式報復嗎?

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還不好說。

可他的下一個舉動,就讓人開始討厭他了。

他開車送朱利安回家,送到半途停下,理由是他接朱利安的時候晚了一個小時,所以送他回去的時候也要晚一個小時。

從他的語氣神態來看,絕對不是父親對兒子的不捨,而是冷戰般、置氣式的白白耗上一個小時。

沉默無聲的一小時,瀰漫着強勢壓迫、恐懼不滿和怨恨無奈的一小時,這實際上就是家庭冷暴力了,雖沒有動手,卻讓人非常不舒服。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即便安託萬率先打破了沉默,也是故意搶過兒子的手機,打電話質問挑釁他的妻子。

當終於送到的時候,這個看似敦厚老實的男人第一次展現了他暴躁的一面。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影片時間很短,只有90來分鐘,絕大部分時間裏,朱利安都跟他父親在一起。

不需要用父母的表現對比,就能驗證我們在影片開場時的猜想。

安託萬離婚後一直寄居在父母家,第二個週末他帶朱利安在父母家喫飯,結果卻因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摔了桌子。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安託萬此舉也激怒了他的父親,從而被掃地出門。

由此,一個少言寡語卻喜歡用武力代替嘴巴、有着嚴重暴力傾向的法國安嘉和便躍然於銀幕之上。

這樣一個帶給家人傷害和恐懼的男人,換來妻離子散、衆叛親離的結局也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可一箇中年男人混到這樣的境地,又何嘗不可憐呢!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日本社會學有一個名詞,叫做“無緣社會”

無緣社會的人有三項重要指標,一是沒有朋友,此爲“無社緣”;二是和家人的關係疏離甚至崩壞,這是“無血緣”,三是與家鄉關係隔離斷絕,稱爲“無地緣”。

把無緣社會的指標套在安託萬身上,也非常符合。

片中未表現安託萬是否有朋友,但他確實與妻子兒女、父母的關係完全崩壞了,符合“無血緣”,並且他被父母掃地出門,要搬到新的區(類似我們的省),符合“無地緣”。

這樣的人基本上是被主流社會邊緣化了,他們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獨——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獨處時又被孤獨逼瘋。

孤獨,驅使着他跑到女兒的生日派對上找前妻試圖複合,但失去理智的瘋狂再次讓他條件反射般用最熟悉的方式與妻子“交流”: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無緣社會的產生,有各種複雜的原因,就安託萬這種情況照理說還有的救,只要他肯悔改。

但暴力傾向就像基因一樣根植在他身上,讓他無法回頭,讓他無力反思並改善。

悲劇的可悲之處便是,它是不可逆的,甚至愈演愈烈。

人性的淪喪、人與人關係的崩壞往往就是如此,有些傷害一旦作出,裂痕便會出現,也就再難回頭。

暴力不能解決的事,只能將暴力升級,最終安託萬提着來福槍闖進了妻子的新居所,把母子二人逼上絕境。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結局如何,王老實先不透露,我只能說是很痛心的。

由此可見無緣社會並不只存在於日本,《監護風雲》證明了陷入無緣社會、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人,同樣出現在法國。

而就王老實的生活觀察,無緣社會普遍存在於我們身邊。

不過影片的主旨卻並不在此。

《監護風雲》名字很不法國,內容也很不法國。

它沒有浪漫、幽默與濫情,也沒有朦朧的疏離感,甚至少了法國片慣常的情調,但是卻極大程度拉昇了法國現實題材影片的格調。

《監護風雲》:這90分鐘的事,多少人一輩子都在經歷

確切的說,片子沒有一個明顯的導演想要突出表達的主題,它只是以家庭矛盾爲切入點,把監護權之爭當做一個小豁口,平靜、生硬、殘酷地撕開社會陳舊的傷疤。

透過這個傷疤,我們能看到惡劣家暴、家庭冷暴力、兒童成長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如果回到影片的開場,又會反思法官看似不偏不倚的判決,是否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哪種判決結果對孩子最好。

顯然,夫妻雙方共同享有監護權,並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但這又是無法苛求的事,畢竟法官有其自身的限制,無法全知全能。

當律師要求11歲的朱利安出庭作證的時候,米蘭像《克萊默夫婦》裏的克萊默先生一樣,爲了保護年幼的兒子,她堅決反對兒子出庭。

假設她沒有一時心軟,從長遠的角度考慮,讓兒子出庭作證,那麼她的勝算會大很多。

但是,愛子心切的母親並沒有這樣做。

人是複雜的動物,理性常常讓步於感性。

所以最終的判決結果,是人的妥協與法律的限制等多方作用的產物。

世上無奈的糟心事大抵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