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家族都爲了自己的後代可以繁衍昌盛,就鼓勵家族中的人員多多生孩子,但是身爲達官貴人的夫人們雖然可以餵養自己的孩子,但是爲了家族的顏面以及有些人員確實沒有精力餵養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找外面剛剛生完孩子的女人來到自己家族幫忙餵養下一代。就是在皇家也是同樣的道理,嬪妃們生下小皇子和小公主後,爲了避免小皇子和小公主,被養得太嬌弱,太過於依賴自己的母后了,有些朝代便明文規定了嬪妃們不可以親自餵養自己的孩子,如此規定也是基於另外一層深意考慮的,這樣防止外戚的權力過於強大。那麼你們對於清朝奶孃這個制度有何看法呢?

其實溥儀早些年間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王爺,後來只因爲被慈禧太后看中後被選爲大統的繼承人,成爲了清朝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溥儀在登基繼位的時候還是一個幼兒,壓根不清楚自己手中掌握多麼大的權力。那個時候只知道自己被迫遠離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孤身一人生活在皇宮中,還好自己的奶孃在陪伴自己,所以小時候的溥儀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焦慮的時候就會找王焦氏,只有這樣自己的心情纔會變得好起來。當然王焦氏對於溥儀也是全身心的疼愛,完全拿他當自己的孩子來疼,當然也帶有一些敬意。

但是在清朝當奶孃必須要遵守兩個規矩,第一個規矩就是每天必須要喫一個豬肘子,這一點是基於餵養方面來考慮的。另一個規矩就是絕對不能回家和見自己的親生兒女,這是防止奶孃出現二心,在照顧自己的小組織時變得不,再是很上心、忠心了。第二條規矩讓人看着覺得心寒,骨肉相離、不相見等完全剝奪奶孃的最爲自然的人倫親情,也正是因爲這一點引發了好多悲劇。就連王焦氏進宮當奶孃到時候自己家中也發生了悲劇,原來自己的親生女兒因爲營養不良而死,但是這一個消息卻沒有人告知於她,王焦氏每天都盡心盡責的餵養溥儀。

後來王焦氏出宮後才知道自己的女兒早已經夭折了,痛心不已。不過這位默默無聞的奶孃王焦氏最終卻得了善終,她被溥儀接回去專門贍養他,直到因病去世,享年60歲。假如奶孃是被允許可以回家探望自己的孩子,想來王焦氏當女兒就不會因爲營養不良而夭折的。所以說清朝時對於奶孃不允許看望自己的孩子的規定,簡直殘忍至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