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平民出生,没有任何的背景,祖上都是以种地为生。他的一生经历了三教九流的各种生活体验,推翻了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坐上皇位后,朱元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除了吃饭、睡觉,基本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处理朝廷事务。

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却很好学,特别是对之前王朝兴衰的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深知历朝历代因宦官干政而亡国的例子不在少数,为了杜绝明朝的宦官干政,朱元璋定下了规矩:不允许太监读书认字,官衔不得超过四品。还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英宗-朱祁镇

后来,朱棣把这块铁牌运到了北京,已警示自己和后来的皇帝。朱元璋的这块铁牌明朝历代皇帝都奉若圣旨,直到明英宗时代一个宦官的出现,打破了朱元璋的铁律,还把这块铁牌砸碎了,他就是王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胆大包天的宦官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

王振,今河北蔚县人。满腹经纶,当了几年的私塾先生,几次科举考试,王振的成绩都不理想,只能另谋出路,无奈,王振挥刀自宫,进宫做了“公务员”,也就是太监,怎么说也是吃皇粮的。

明宣宗时期,王振被派去东宫服侍太子,宣宗病逝后,太子朱祁镇继位,也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了司礼太监,成人皇帝的“代言人”,此时的英宗才9岁,哪里懂得处理政事,朝廷之事就由祖母张太后垂帘听政,外加内阁大臣“三杨”辅佐。王振自知自己斗不过他们,更没有机会独揽大权,就采取了迂回之术,两边都捧着,表面上事事顺从,把自己装扮成老老实实的小百姓。实际上,他经常借阅兵之际,排挤忠良,扶植自己的党羽。

狐狸尾巴露出蛛丝马迹之后,王振的小命差点就被张太后拿走了,死里逃生后,王振决定改变策略—讨好皇帝和培植自己的党羽,渐渐的,取得了一些大臣的赞赏,更重要的是赢得英宗的宠信,宫中无论大小规模的宫宴,都能看到王振的影子,这荣誉对于一个太监来说,真是至高无上啊。

1442年,张太后死后,内阁大臣“三杨”也分道扬镳,没有了任何阻挠,明英宗又对王振言听计从,所以王振认为独揽大权的时机已经来临。王振早就对朱元璋所立那块铁牌看不顺眼,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把它给砸碎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王振喜欢权,也喜欢钱,向王振行贿的人都加官进爵,不送钱的都会受到惩罚,甚至丢掉性命。明英宗对王振几乎是言听计从,王振让他干啥他干啥。有权有势的王振,并不满足,越来越猖狂,并觉得自己的军事能力也非常牛逼,就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与蒙古大军作战。在王振的忽悠下,明英宗就在几天之内调集了50万大军杀向边关。由于时间太仓促,后勤压根就跟不上,加上蒙古大军的以逸待劳,结果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成了俘虏。护卫将军樊忠对王振恨之入骨,抡起铁锤爆了王振的头,这也是他咎由自取。

之后,明英宗被大臣接回了皇宫,从弟弟手中夺回皇位,重新登基做了皇帝。复位后,明英宗继续任用宦官,杀戮忠臣,更可笑的是,他还下诏为王振正名,认为王振是为国捐躯,为他立碑并作传,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灵。这也是没谁了。相信王振可以含笑九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