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你老了就去养老院吧。”

你能相信吗?这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对她的妈妈说的话。

那段时间,我经常听见妈妈在抱怨舅舅都不愿意赡养外公外婆,每个人都推三阻四,一点赡养老人的想法都没有。

外公外婆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已经年事已高,根本无力照顾自己。

本来妈妈想独自照顾外婆,让其它舅舅照顾外公,可是舅舅一听就不乐意了,哪有老人在女儿家养老的道理。

没办法,那就只能轮流照顾老人,一个人家住一个月,可是舅妈们一听都不太乐意,坚持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前不久,舅妈们又开始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争吵不休,因为吵得太厉害了,我和妈妈都在旁边调节问题。

这时候,舅妈六岁的女儿跟妈妈说了一句话:

“妈妈你要把爷爷奶奶送到养老院,等我长大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把你也送到养老院呢?”

顿时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人们都跟我一样震惊不已。

孩子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她可能都不知道养老院是什么地方,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爷爷奶奶送到养老院。

她只知道妈妈这样做了,在她的潜意识里面就是对的,就该这么做,甚至是理所当然。

百善孝为先,孝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讨论的话题。

以前单纯的以为这种事情都是故事,可是后来我发现,原来这是生活。

其实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都不愿意赡养老人,怎么能指望孩子以后孝顺你呢?

都说“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何时变得那么难了呢?

2

近几年,因为老人赡养问题而闹上法庭的新闻层出不穷,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感觉到心寒。

在重庆万州的一个小村落,发生了一场令人难过的审判,老人冻死在树下,被告人是四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为什么四个兄弟居然同时成了被告人?

老人阿荣(化名)年轻时生了四个儿子,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老人还是含辛茹苦地四个儿子拉扯大。

可是等到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愈发的不方便,已经做不了重活,后来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于是四个儿子商量着,每人轮流照顾老人一个月。

在老人去世的前一天,刚好是四儿子照顾老母亲的最后一天,这天他为了给岳母过生日,便早早的把母亲送到大哥家门口,但大儿子一家忙着去邻村和喜酒,没人赶回家照顾老母亲。

老人在大儿子家门口坐了许久,天寒地冻,怎么也等不到人,便颤颤巍巍走回了四儿子家。

没想到,四儿子居然把老人直接赶出家门!

还理直气壮的说应该轮到老大来照顾了。

心灰意冷的老人无处可去,但看着四儿子冷漠的神情和紧闭的房门还是慢慢的离开了……

那一天,没人知道老人后来去了哪里。

深夜,有邻居听见老二老三的院子里有老人呼喊的声音,喊了一阵后,声音慢慢弱了下去,原以为是被儿子接进了家门。

但是并没有。

年迈的老人一整天都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儿子们都视老人为包袱,互相丢来丢去,任由老人在寒冷的夜晚昏睡过去。

3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

上海市某家医院的神经内科,也有疑似儿子殴打生病老父亲的事情。

据网友说,这位老人经常被自己的儿子殴打,不听别人的劝阻,把老人打到手骨折、脸部乌青。

老人本来有三个儿子,自从老人住院后,老二和老三就没有出现过,而老大每次探望老人都会进行殴打。

这样的“探望”,令人唏嘘,这样的“尽孝”,让人恐惧!

老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们养大,回头来竟这样对待他,亲情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吗?

你现在对你父母做的,总有一天会归还你的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风水轮流转吧。

其实很多老人都害怕自己会成为子女的累赘,他们都尽可能不给孩子添麻烦,甚至一大把年纪还在为孩子操心。

可是谁又真正了解老人内心的孤独呢?

据了解,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单,70%以上的老人缺少陪伴,觉得生活不幸福。

老人和子女,应该都是互相体谅的关系,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愿意看着自己父母在养老院里孤独终老。

老人家一辈子也没什么追求,无非就是希望子女平安,就这么质朴单纯的心愿。

他们嘴上说着不要,其实年纪大了,最想要的,还是子女的陪伴。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得到相匹配的孝顺,都能够顺顺利利的颐养天年。

温馨提示:世界记忆大师网上免费公开课开始了,只要您认真听课就能让您或者您孩子迅速爱上学习,同时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记忆力,机会难得。(感兴趣的朋友给我私信发“课程”或者留意下方评论区)【爱孩子,就让他比别人更强大】

- END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