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到崇禎帝手中,已經是一個篩子,即使崇禎帝再勵精圖治,他沒能擺脫亡國的苦命,制度腐朽不堪,水災旱災連年不斷,朝廷內部的黨派分爭,皇帝的疑心讓重臣寒心,所有的一切都是亡國的推手,而最大的關鍵是什麼?李自成把這個關鍵揭開了。

古今權力之爭,無外乎兩樣事,一件是財政大權,一件是人事大權。即使皇帝手中沒有這兩種權力,那他的位置也只是虛的。那麼崇禎帝在任免大臣時常說一不二,可是一提到錢,崇禎帝就有點傻眼了。

那時的國庫裏現銀少的可憐,爲了減少開支,崇禎節衣縮食,宮內大小開銷一減再減,苦心維持國庫,而接二連三的大小天災,加上低稅率的商業制度,國庫裏的錢一直只見少不見多。富饒的浙江最少一年上交朝廷的茶葉稅,竟然只有幾十兩,真是可憐。崇禎只能一再的加稅,可是依然不能維持開支。當然相對清代,明代的稅還是不高,不過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也是極大的負擔、然而國庫裏的錢也不見多,那錢都到哪裏了呢?

總之,國庫裏沒有錢,所以無錢安撫大將,養活士兵,那士兵就不願意玩活,爲了生存四處搶掠,和土匪沒什麼兩樣,國內的局勢一天比一天亂。李自民趁機發動起義,四處相應,最後義軍順利攻入到北京。農民軍不做別的,先開始對明朝官員的財產進行一系列的查詢和掠奪。

不明確統計,李自成共搜刮了金銀總價7000萬兩。古董玩物、名人字畫、各類珠寶,價值無法計算。這纔是明朝滅亡的關鍵所在!原本應該是國家的錢,其實都在大臣手中,而地方上的錢大多在大富商手中,而這些有錢人在明朝需要用錢的時候沒有拿出來,但在後來清軍入關後,卻拿出大把的銀兩來討好清軍,以免自身的利益受到傷害。

所以明朝滅亡最大原因就是財政不利,社會道德敗壞,人人只爲自已考慮,沒有人真正爲朝廷着想,國庫沒錢,自然也沒法用兵抵抗起義軍和清軍。所以大明朝就這樣斷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