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龍泉公社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嵯峨山下的安吳鎮龍源村,在渭北旱腰帶上。20世紀80年代前,這裏能看到的是域內的七架山樑、五道溝壑和上萬畝荒溝荒坡,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水土流失特別嚴重,坡地寸草不生,山下農田常被洪水淹沒,村民靠天喫飯,遇到自然災害常常顆粒無收。

1998年,當時還是教師的劉煒辭去公職帶領村民開始治理荒坡和水土流失。經過20年的艱苦奮鬥,拓荒開山,如今佔地1.5萬餘畝的龍泉公社森林覆蓋率已達到80%以上,生態+旅遊的價值達到10億元以上,成爲西安北部生態優美、文化匯聚、觀光旅遊的一大亮點,並先後獲得國家級AAA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水土保持項目園區等榮譽,還獲得了“中國最美鄉村”、咸陽市首批命名的森林小鎮等榮譽稱號,成爲了陝西鄉村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8月14日上午,吉林省來陝學習考察三農工作和文化交流小組成員一行來到陝西美麗鄉村龍泉公社,探尋昔日北部“旱腰帶”變成如今富民宜居“金縷衣”背後的感人故事。

1

破釜沉舟,青年教師投身流域治理

走進充滿濃郁關中風情的龍源村,瓜果飄香,濃郁的綠色撲面而來,田間地頭一派豐收的景象,幾名老人、婦女正在地裏忙碌着採摘瓜果、蔬菜,小孩子們在掛滿葡萄、核桃、蘋果的藤蔓枝葉間追逐嬉鬧。站在塬頂遠眺,龍泉公社天藍、水清、地綠、風景如畫。

現任龍源村龍泉公社聯合黨委書記、涇陽龍泉公社(龍泉山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煒告訴大家,由於長期遭受大自然風沙日曬,早前的龍源村其實就是有名的荒原乾旱區,坡度較大,地表乾燥不能存水,水土流失極爲嚴重。這樣的土地條件別說種莊稼、種樹,當年就連雜草在這裏也難以生長。

1998年之前,劉煒還是一名教師,爲了更科學地進行荒山、荒坡治理,他請教過很多的水土保持及水利專家。他意識到,這裏的土地80%坡比都在30度以上,所以,只有把它治理成反坡梯田,纔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流失,土地才能被有效利用。

1999年3月,下定決心準備治理荒坡的劉煒放棄了當中學校長的機會,離開講臺,返鄉務農,走向了一條十分艱辛的愚公開山路。和妻子師麗珍用架子車拉着農用工具、鍋竈、被褥等住進了溝裏的一個破窯洞。當時的生活十分艱苦,勞動強度大,他們喫的是紅苕雜糧、野菜,喝的是溝裏的泉水。白天,他們夫妻一起修築梯田,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但收工再晚,妻子也得步行幾公里回家照管孩子。晚上就剩劉煒一個人住在破窯洞裏。

2

科學治理,生態環境日新月異

後來,劉煒陸續又把村上的貧困戶以及閒散人員組織起來一起幹,鼓勵大家團結起來植樹種草,綠化荒山,除了管喫管喝,每月還發給他們較高的勞動報酬。

治理荒坡防止水土流失,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結合環節必不可少。而劉煒更注重的是自然修復。2000年開始,龍泉公社正式封溝育林,並由專人保護,禁止在治理區域內放牧、開墾土地、進溝挖柴剷草、採中草藥,對本身稀有的植被嚴加保護;在自然修復的基礎之上,劉煒開始選擇種樹,加快人工修復生態建設,人工栽植生態林8000餘畝160多萬株。

爲了讓生態和經濟共同發展,劉煒利用當地是葡萄優質區這一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釀酒葡萄、鮮食葡萄及適宜生長的雜果樹,建成葡萄園4300畝,櫻桃園200畝,桃園300畝,石榴柿子園430畝,梨園300畝,冬棗300畝等共計近7000畝,基本實現了園區生態全覆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龍泉公社被國家水利部確定爲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園區;2016年,龍泉公社被陝西省確定爲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劉煒個人也獲得了“全國綠化貢獻獎”。

龍泉公社園區風貌

3

轉型升級,鄉村旅遊名揚天下

隨着國家產業戰略升級轉型,劉煒帶領龍源村羣衆依託現有的林果資源,地熱泉溪資源、葡萄酒資源、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構成了完美的旅遊景觀體系。2013年,他註冊成立了“龍泉公社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經過兩年多的基礎建設,2015年4月正式接待遊客,日接待3萬人次左右,年營業額突破了1億元。

爲了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依託生態治理成果,龍泉公社依山傍水規劃,投資3.5億元建成了由民俗餐飲、文化展示、溫泉養生、生態家園、休閒娛樂、時令雜果採摘、花卉展示八大版塊組成的一體化現代農業觀光園。

建有兩條風味特色民俗街,入駐商戶219家,彙集了陝西境內所有名喫,每道菜都是現場製作,其原料由公社統一供應,原生態無污染,安全衛生,80%以上的小喫都有着上百年的傳承歷史;8000畝生態林,7000畝經濟林,既能讓遊客盡情觀賞大自然又能無盡地享受天然氧吧帶來的健康,同時還能親手採摘到無公害原生態水果。

龍泉公社建有佔地80餘畝的農耕實踐體驗園,不但讓遊客能見到數以萬計已經退出農耕舞臺的農業工具,給遊客提供瞭解並能親自體驗農業從摟、犁、耙、磨、撒種,除草到收割的全過程,從而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2016年,龍泉公社被國家評定爲AAA級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4

共同富裕,精準扶貧不落一人

2015年,龍泉公社精準確定了村裏30戶120人爲龍源扶貧對象,併爲這些扶貧戶建立了檔案實行動態管理,並以龍泉公社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作爲扶貧平臺,公社成立了4個生產大隊,10個經濟合作社,把現有的扶貧戶分成三種類型,逐一幫扶。

貧困戶王玉俠家住龍源村第五村,家裏只有5畝旱地,丈夫去世,婆婆長期臥病在牀,兒女年幼,一家的重擔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自從龍泉公社2015年免費給她提供了經營門面,又給她選擇了擀麪皮這個項目後,王玉俠一家的生活纔算有了着落,現在,她除了把賬本上所有的欠債一筆一筆還完,還改造了舊房,換了新傢俱,掙錢把兒子供上了大學。現在,她走到村子裏腰桿也直了,笑容也多了,逢人就說是劉煒救了自己全家。

除了王玉俠,村民劉建平、劉蕊、成永鋒等幾戶貧困戶通過精準扶持,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公社還給貧困戶劉雙定、成超等人安排了穩定的工作,使他們有了固定的收入。經過精心扶持,有18戶達到了當年扶持當年脫貧,剩餘的12戶已在2016年10月份全部脫貧。同時在公社的帶動影響下,周邊的毛家村、岳家村、馮家村、王家村等餐飲、運輸、農副產品加工銷售也日漸興起,直接受益人口近1萬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