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黃島   |

有 聲

讀 物

“兩個小娃娃啊,一起打電話呀,喂,喂,喂——你在哪裏啊……”

鄰居家有事,把小孩子送到我家代爲照看。我見她自娛自樂地遊戲,覺得很有趣。後見她抬起手腕,用手一點:“媽媽,快來玩打電話的遊戲。”那邊,真的傳來媽媽的安慰聲……

打電話,無障礙親子交流,真是方便。想起我第一次打電話的經歷,可就天壤之別了。

那是1986年8月,我剛參加工作不久,被校長叫到辦公室。校長很嚴肅地對我說:“小王,今天上午你放下一切事兒,務必完成一個任務。”

看校長那神情,我當然懂得這個任務的重要性。對我一個新人,領導就這麼委以重任,還真有點受寵若驚,自然也就多了些侷促,手心竟先溼潤了起來。

我身體稍微前傾,顯得認真恭聽。校長繼續說:“你給大村中心小學打個電話,找徐校長落實一下他那兒是否真的剩餘一套一年級的課本。如果有,你今天下午帶着錢,騎自行車去取回來,別耽誤新生學習。”

從校長室出來,我徑奔教導主任辦公室。一邊走着一邊納悶:打個電話要一上午,該不是校長特別考驗我吧?雖然,我沒打過電話,但我看過打電話的電影場面,一聲“喂”,不就過去了嘛。

教導主任在兩間套辦公室的裏間,外間靠牆擺一圈聯椅(俗稱躺椅),中間放兩個茶几,兼做學校小會議室。我敲門說明來意,劉主任“嗯”了一聲,向電話機努了努嘴,就忙他的了。

我一打量,見裏間靠門處的牆上,開着一個40公分見方的小窗,小窗的兩邊各伸出20公分寬的木質窗臺,電話機就放在木質窗臺上。主任要打電話時,可以直接拎到桌上,其他人打電話,一般是在外間,可以拉上小窗扇,內外互不影響。

這是一部電影裏常見的黑色電話機,我學着電影裏的動作,用左手按着機上的話筒,右手捏住搖把順時針轉了三圈,拾起話筒,屏住呼吸,等待對方講話。

“喂,你要哪裏?”悅耳的女聲傳來。

儘管我不止一遍地默唸過,但聲音還是有些發顫:“喂——,你好!我要大村中心小學。”“好的,請你扣好電話等待。”我順從地把話筒放到機叉上。

不對呀,我這是打電話,怎麼讓我扣電話呢?畢竟是第一次打電話,多有不懂之處,又怕負了校長交待的任務,就小心請教裏面正忙着的劉主任。劉主任一指聯椅說:“坐那等吧。”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是不是那邊的人給忘了呀?我又小心地敲敲小窗請教。劉主任說:“這個時間段電話多,耐心點。要不,你再打過去問一下?”

我忐忑着打過去詢問,那女聲說:“佔線,再等等吧。”我只得放下電話,在外間來回踱着步子,焦躁之情卻是十分難捺。

都說最躁不過候車室,而我此時,堪比在候車室十倍。在候車室裏,至少車票上有個時間,就算晚點,也不至時間太長,而這通電話,卻晚得讓人無法估計。這可是校長第一次安排我重要工作,關乎我的重要印象,馬虎不得啊!

“叮,鈴鈴鈴——”一陣清脆的鈴聲,在寂靜的會議裏顯得特別刺耳。我不顧一切地撲過去,抓起話筒,抑制不住的激動:“喂!喂!你好——”

原來,是找劉主任的電話,我失望地把電話筒遞了過去,背轉身又快步地來回走着。

趁劉主任扣下電話的空閒時間,我隔窗問道:“佔線有這麼長時間嗎?”劉主任呵呵笑着說:“這可難說,你要往濰坊打個電話,等一天一夜也說不定呢。”

我徹底崩潰了,這叫什麼電話啊。

劉主任看我一臉的焦躁不安,很平靜的說:“耐心點。電話嘛,佔線很正常。”我趁機問:“爲什麼會佔線這麼長時間?”

富有接打電話經驗的劉主任說:“你這裏主叫電話一搖,橫河公社總機室標有‘橫河中心小學’的插頭就會跳出,接線員問明你要大村中心小學後,她要先接到大村公社總機室,由大村公社總機室再叫大村中心小學電話。如果順利,大村總機室會通知橫河總機室,再由橫河總機室通知你通話。”

劉主任看我有些懵懂,眨巴了幾下眼睛說:“這麼跟你說吧,就像在彎曲的小路上通過只能進不能退的車子,怎麼辦?就得先派人去探路‘號線’。已經有車的路段不能號,這就是被別人‘佔線’,只能排隊等候。等到所有路段都號下了,探路的人就會回來通知可以通行了。”

我不解地問:“那我們要大村中心小學的電話,要拐幾道彎呢?”劉主任“嗯”了一聲說:“要經過三道彎,咱這兒到橫河總機,橫河總機到大村總機,大村總機到大村中心小學。這三道彎中,除橫河總機到大村總機有幾條線可用外,咱這兒和大村中心小學到公社總機室都只有一條線。要想通話,就必須這三道彎都空閒纔行。”

這時,我才略有所悟:“哦,敢情是派個人過去‘號線’也不容易啊!”抬頭一看掛錶,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懊喪地說:“就二十來裏地,我騎自行車去拿也早回來了!”

劉主任輕聲說:“那倒也是。不過,直接過去拿,就顯得有些唐突,電話詢問一下,應該是必要的禮節。”我也附和稱是。

電話鈴總算響了,通話完畢,我向校長彙報完通話情況,牆上掛錶的兩個指針都已經越過了數字“10”……

我正無奈地搖着頭,忽聽鄰居跟我打招呼,才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來。

誒!彈指三十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真是恍如一夢。但不知今後三十年,我的夢,中國夢……

文/王本全

簡介:大場鎮生人,五零後。住在黃島西城區。平日裏,聽聽說書,練練毛筆字,鍛鍊鍛鍊身體。是家在黃島的忠實粉絲。

主播/老外

簡介:張兵,上泉朗誦社會員。閒暇愛好唱歌、朗誦、詩歌和寫散文。

投稿:[email protected]

本期參與編輯

主編:靜   秋

排版:姜蘊青

校稿:王培仁

複審:劉培蕊

發佈:姜蘊青

長按二維碼關注

更多有趣的

請戳一戳

西海岸新區人文生活圈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投稿須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