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圍 馬邑之圍又被稱作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一場西漢在馬邑謀劃誘敵殲滅匈奴的戰爭,但最終因計劃被守衛烽火臺的亭尉泄露而失敗,讓軍臣單于得以逃脫,並在西漢邊境不斷騷擾以報復。

馬邑之圍簡介

馬邑之謀,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圍,是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史稱“馬邑之謀”。漢朝大行令王恢獻計引誘匈奴出擊並加以伏擊,漢武帝採納了這個計劃。王輝便派遣商人聶壹向匈奴詐獻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單于派10萬軍隊準備奪取馬邑,漢朝則準備了30萬人張網待捕。單于入塞百餘里卻只看到牧羣而不見牧者,心中生疑,便派人奪取了一個碉樓,捉住了一個漢軍尉史,得知漢朝大軍設伏,大驚,便引軍而退。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結束了漢匈之間長期的和親和平,揭開了漢武帝對匈作戰的序幕。而王恢因未主動攻擊,被判死刑。

馬邑之謀怎麼泄漏的

漢武帝派遣商人聶壹前往匈奴誘敵,聶壹以出塞經商爲名,見匈奴軍臣單于。聶壹欺騙軍臣單于說,他有手下數百人,能斬殺馬邑縣令,舉城而降,牲畜財物可盡歸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軍前來接應,以防漢兵。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並派使者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殺馬邑縣令後進兵。聶壹隨後返至馬邑與縣令密謀,殺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級懸掛在城門之上,僞裝爲縣令頭顱,欺騙匈奴使者。

軍臣單于得到使者的報告後,率領大軍向馬邑方向進軍。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引起了軍臣單于的懷疑。匈奴在此時攻下一邊防小亭,俘獲了漢雁門尉史。在威脅下,尉史將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軍臣單于聽後大驚之後繼而大喜,說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於是封尉史爲“天王”,下令立即撤軍。

王恢、李息率領的三萬大軍已出代郡,準備襲擊匈奴的輜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後,非常驚奇。王恢自思自己的軍隊敵不過匈奴大軍.只好退還。韓安國等率領大軍分駐馬邑境內埋伏,但好幾天不見動靜,遂改變原先的作戰方案,率軍出擊,結果一無所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