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公告顯示,盈峯控股、何劍鋒、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等與貸款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支行於2017年6月簽署的《併購貸款借款合同》,盈峯控股向該行借入 44 億元併購貸款用於支付收購中聯環境股權對價。實際上,盈峯環境不單單只是一家環衛公司,其背後的實控人可謂是大有來頭。

近期以來,受益於“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條例”的刺激,A股的,環保概念股以“不斷掀起漲停潮”的股價走勢引人注意。

6月24日,環保板塊繼續活躍.截止收盤,龍馬環衛、神霧環保、龍源技術、天翔環境等多隻個股漲停,而上海環境、雪萊特等不少個股則以5%的漲幅跟漲。其中,盈峯環境股價大漲6.98%至8.12元,總市值爲256.84億元,而近5個交易內其股價漲幅更是達到了27.5%。

環衛概念股盈峯環境:股價“節節高升”背後,還隱藏了哪些故事?

(行情來源:富途)

而值得一提的,在環保概念股紛紛隨市場行情不斷走強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少行業人士的警示,他們認爲,“垃圾分類是長期的事情,短期很難帶來業績的明顯提升,後續也要看垃圾分類的執行力度和執行效果。”而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刊文稱: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不是打‘運動戰’,而是一場‘持久戰’。地方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本地實際,不要讓政策飄在‘空中’,無法真正執行,更不能勞民傷財、好大喜功。”

鑑於此,下面我們就來看看A股市場中環衛設備市佔率20%的盈峯環境,在這輪漲停潮中,背後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沒有說完,而這些“故事”的背後有什麼風險點值得關注?

美的少東家“掌權”,300億市值夢還未實現

實際上,盈峯環境不單單只是一家環衛公司,其背後的實控人可謂是大有來頭。

據該公司公告顯示,盈峯環境實際控制人爲何劍鋒,而他則以“美的少東家”的身份被外界熟知,其父爲何享健,是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在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何享健、何劍鋒父子以1850億元的財富位列大中華區第七。

環衛概念股盈峯環境:股價“節節高升”背後,還隱藏了哪些故事?

(圖片來源:盈峯環境公告)

盈峯環境作爲何劍鋒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可謂是讓他傾注了不少“心血”。

2016年3月,上風高科發佈公告表示其證券簡稱將由“上風高科”變更爲“盈峯環境”,公司證券代碼“000967”不變,而這便是盈峯環境這個名字最初的由來。需要指出的是,當是,其還表示:“力爭盈峯2018年淨利潤超過8億元,市值突破300億元”。

而爲了達到這一目標,該公司的實控人何劍鋒通過一系列外延併購,並囊括水、土、氣、危廢、土壤修復等一系列環境施治領域,快速奠定了盈峯環境在環保產業的地位。在這其中,該公司還進行了一場“蛇吞象”的併購。

2018年7月13日,其發佈公告稱,公司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100.00%股權。經盈峯環境與寧波盈峯等8名交易對方協商一致,確定中聯環境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爲152.50億元。寧波盈峯等8名交易對方承諾:中聯環境2018年至2020年度扣非淨利潤分別爲不低於9.97億元、12.30億元、14.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收購還是以“美的少東家借錢收購,老爹進行擔保”來收尾。

據公告顯示,盈峯控股、何劍鋒、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等與貸款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支行於2017年6月簽署的《併購貸款借款合同》,盈峯控股向該行借入 44 億元併購貸款用於支付收購中聯環境股權對價。而何劍鋒、美的控股爲上述併購貸款分別提供個人擔保及保證擔保。

不過,遺憾的是,市場對此次交易並不看好。盈峯環境於2018年5月18日停牌,7月31日復牌,復牌當日股價跳水,大跌10.81%,收報7.84元。而現如今,盈峯環境256.84億元的總市值,也還未達不到其“2018年市值達到300億”目標,這也就是說,而盈峯實控人300億市值夢,早在2019年伊始便破碎了。

營收增長穩定,但現金流三年爲負

雖然,300億市值夢還未實現,但這並不意味着盈峯環境的行業地位不被市場認可。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3年的盈峯環境,主營業務包括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維修及運營服務,環境治理技術開發、諮詢及服務,環境治理設施的運營服務等。2018年,公司收購了中聯環境之後,主營業務增加環衛裝備、環衛服務等業務。

據盈峯環境和龍馬環衛年報信息,2018年環衛車行業產銷量約爲10萬輛,盈峯環境和龍馬環衛銷量分別爲2.27萬臺和0.8萬臺,市佔率約佔22.7%和6%,分別實現設備收入77.3億元和15億。而市佔率約佔22.7%的它,在該行業中分量也可謂“舉足輕重”。

而此次,在“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條例”的助推下,預計未來環衛車市場將處於快速上升的通道,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而設備上受益最大的便是盈峯環境和龍馬環衛這種相對純粹的設備商了。

此外,從盈峯環境2018年的財報表現來看,其業績也算得上增長穩定。

據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30.45億元,同比增長46.81%;淨利潤9.29億元,同比增長64.02%;每股收益0.4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紅利1.00元(含稅)。公司2019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46億元,同比增長6.19%;淨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64.96%;每股收益0.08元。

不過實際上,仔細查閱其年報獲悉,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已是“三年爲負”了。

據財報披露,盈峯環境2016年至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2.13億元、-5.92億元、-11.5億元。而光是,盈峯環境2018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就已經達到-6.55億元。

環衛概念股盈峯環境:股價“節節高升”背後,還隱藏了哪些故事?

(資料來源:盈峯環境公告)

除此之外,其標的公司中聯環境一年一期經營活動現金流爲負。據財報顯示,中聯環境2016年至2018年1-4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212,656.83萬元、-64,412.77萬元、-62,698.83萬元。

(資料來源:中聯環境公告)

對於此,當時深交所還向盈峯環境下達了一封“問詢函”,要求其說明中聯環境經營活動現金流爲負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問題。

盈峯環境在回覆中表示,在2016-2017年上半年,中聯環境的現金流量主要來自於原隸屬於中聯重科母公司體系內的環衛業務部門。但由於中聯重科母公司代環衛業務部門支付的採購款和要求環衛業務部門劃轉的往來款在同一年度內沒有直接的邏輯關係。此外,由中聯重科提供的融資性保理,造成了銷售回款回到未及時回到環衛事業部,亦影響了經營性淨現金流的真實反映。

而至此可知,盈峯環境的業績表現也並非字面上那樣美好。而針對於此次“垃圾分類”掀起的漲停潮,同時還是要給投資者打一下“預防針”——垃圾分類是長期的事情,短期很難帶來業績的明顯提升,後續也要看垃圾分類的執行力度和執行效果,因而要謹防“炒概念”的事情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