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她在開啥車

從多年前補貼大戰偃旗息鼓之後,滴滴如今對於司機們採用的可是緊縮政策。不僅平臺抽成提高,對於司機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司機的不滿與日俱增,各大城市打車難也就成了用戶發愁的問題。儘管今年春節滴滴採用了用戶打車多付服務費以及向司機發放春節紅包等雙向措施,但依然杯水車薪。這也使得部分滴滴司機用上了私下交易的不規範手段,爲了啥?不就是多賺一點錢嗎?

正常行駛的單子卻被滴滴認定私下交易?司機:被罰95元很無辜!


不過最近貴州的一名滴滴車主就碰上了很無辜的情況。因爲自己1月25日時接下的一個訂單,在乘客的要求下稍微繞了路,顯示的路程和費用已經遠超於原來的數值。因此被平臺判定這位滴滴司機在這個訂單當中存在私下交易和私下加價的行爲,並且通過短信警告,並收取了95.4元(訂單金額的兩倍)的信用違約金。繞路是乘客要求的,自己也按照正常步驟結束行程,憑什麼就被判定爲私下交易了呢?車主立即通過客戶端聯繫到客服申訴,然而目前平臺仍按照原本的方式處理,駁回了申訴。

正常行駛的單子卻被滴滴認定私下交易?司機:被罰95元很無辜!


其實司機與乘客私下交易,在滴滴剛開始營運的初期屢見不鮮。在目的地較遠且附近很少有用戶打車的情況下,滴滴司機會在接到乘客之後提前取消訂單,並且在車上要求乘客多付費用,錢自然就流入司機的腰包,而不用被平臺抽成。這一點不僅讓用戶反感,也使得滴滴對於平臺難以實現管理,隨着多次的整改之後,滴滴採用了各種手段防止司機脫離平臺交易,只是發展到現在過於敏感的地步,未免有點矯枉過正。

正常行駛的單子卻被滴滴認定私下交易?司機:被罰95元很無辜!


【車車君有話說】

嚴防死守來阻止車主私下交易,有時候滴滴是否也該想一想,是不是平臺對司機過於苛刻,才讓這樣的行爲屢禁不止?冒着被投訴、被舉報、不能接單的風險,也要護住自己的血汗錢,這似乎也有平臺的一部分原因。滴滴整改之後,似乎還要往更人性化的方向繼續前行。

本文爲【她在開啥車】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