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博士生阶段,才来临时抱佛脚,逼他们发文章,很可能结果是作假,找熟人代写或者代发

为何有的中国学生学不好中文?

某学校学生展示语文书。 (新华社 郝群英/图)

有的中国学生学不好中文,提笔就犯愁,这个事儿,已经有些年月了。记得语言大师吕叔湘就抱怨过,说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几万课时学母语,居然到大学毕业有人还学不好,真是咄咄怪事。然而,抱怨归抱怨,这个状况却愈演愈烈,现在别说本科生,就是有的博士生,用母语写文章(甚至情书)都磕磕绊绊,只好从网上抄。

终于有人忍无可忍了。

中科大一个博士点规定,学生要想毕业,必须发一篇中文文章,哪怕是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闻报道都行,但是不发,就不能毕业。这个博士点的导师们,对理工科博士生的中文水平有点不能忍。

出台这样的规定,能不能改善一下我们的博士中文状况?我看未必,顶多,只是给这个博士点的学生添了点小麻烦。

其实,别说理工科的博士生,就算文科的博士生就一定会写中文的文章了吗?我还没退休的时候,曾经参与过我们学院博士生论文的答辩前讨论会。可以说,有的论文真是惨不忍睹。其实,别说博士生,就连有的教授博导都写不出文辞流畅、没有语病的文章。

我们的中文教育,长期以来实际上就是按照英语的语言模式来教的。活生生给套上主谓宾定补状,名词形容词动词,同义词反义词,不仅英语式的语法,还有英语式的修辞。现在则实行标准答案式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很多时候不是在教育语文,教写作,而是把范文切割成一个个的标准答案,把写作变成一个个的套路。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汉语写作,都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按套路来,就一定能拿高分,不按套路来,离开刻板的标准答案,就不一定了。再好的范文,在教学过程中,被“凌迟”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字词句、各种语义分析,等等。一年年学下来,学生不知道怎么欣赏文章的美,得到文章所蕴含文化意蕴的熏陶,吃下去的只是被凌迟后的一堆烂肉。无论学什么文章,不知道意境,不懂趣旨,更无从了解其中的深意。丢弃文字本身的美,这样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学生们学会的只是考试技巧,别的就都谈不上了。

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了高分,上了所谓的名校(无论文科理科),其中文水平都是堪忧的。在经过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再加上三年或者更多时间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之后,有的学生英语还不错(写作能力是否真的行,也不好说),也有点专业知识,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没有什么“文化”的。

甚至在教授博导中也不乏这样的状况。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曾经跟笔者说过,跟日本和韩国的同行交流,人家还能做几首旧体诗,而我们有的教授只会讲段子。至于理工科,就更别提了,好些名校的理工科教授家里连书都很少,中国文化的常识常常一问三不知。

要到博士生阶段才抓他们的语文写作,无论如何都有点晚了。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提高中文写作水平,必须多看书。但是,在小学中学阶段,除了跟考试有关的,多少家长敢让孩子放开了看课外书呢?

到了博士生阶段,才来临时抱佛脚,逼他们发文章,最大的可能是逼他们作假,找熟人代写或者代发。毕竟,把提高博士生中文水平的责任交给报刊的编辑,除了增加弄虚作假,还能有别的什么效果吗?

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