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孽债》沪语版对尚未来过上海的我来说,等于一部带我认识新上海的启蒙片——过去看的都是滑稽剧等老片子,反映的都是旧上海的生活。我当时在武汉的公司上班,同事们纷纷表示,该剧看上海话版的更有味,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中。

爱书的人最怕别人借书,因为书借出去经常有去无回,你找借书的人讨要吧,他说书又借给另一人看了,过些天再还你,你能怎么办?

这种事我遇到了十几次,失去的都是我心爱的书,自己痛彻心扉,借书者无动于衷。其中一本《孽债》,被同事借去后,前后追讨了几个月,最后给了我一个该书已不知落在何方的答复,对方满不在乎的样子,逼得我当场决定,从此不再借书给她。

那是《孽债》电视剧播出的日子,该剧一开播就广受欢迎,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当时的情形也不为过。追剧的人看一遍电视觉得不过瘾,要抱着书再读一遍才罢休,所以书也卖得俏。卖得俏就会脱销,我的书被借去不还后,再想买一本补上,已买不到了。

《孽债》因写的是上海回沪知青的故事,所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话版,一个是上海话版。我当时在武汉的公司上班,同事们纷纷表示,该剧看上海话版的更有味,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中。

《孽债》是作家叶辛的作品,通过五个孩子从云南西双版纳到上海寻亲的经历,讲了一群上海知青的生活。李春波作词作曲的片头曲《哪里有我的家》和他亲自演唱的主题曲《谁能告诉我》,歌词就很切题,几乎可以概括该剧的主题。

这部剧后来没有了沪语版,只有普通话版,很是遗憾。当时的《孽债》沪语版对尚未来过上海的我来说,等于一部带我认识新上海的启蒙片——过去看的都是滑稽剧等老片子,反映的都是旧上海的生活。

我们每天追剧,上班时就讨论剧情,对人物的命运非常牵挂,对每个演员的表演都赞不绝口。

二十多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方言版比普通话版更有味

其中最让人喜爱的莫过于几位小演员,特别是演沈美霞的董蓉蓉,实在惹人怜爱。

二十多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方言版比普通话版更有味

演美霞父亲的赵有亮,知识分子形象深入人心。年长的同事看到演梅云清的严小频就会提到她父亲严翔,演过《上海的早晨》中的大资本家。

二十多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方言版比普通话版更有味
二十多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方言版比普通话版更有味

我个人当时最迷的是演吴观潮的王华英,后来追看了他演的所有片子……

演吴观潮前妻杨绍荃的是吴竞,后来再看到她时,她在《金粉世家》中演金太太,这才恍觉时间过得真快。

演电影院职工梁曼诚的是金鑫,一看就是个忠厚人。金鑫在现实生活中的妻子是黄梅莹,我们最熟悉她的角色是《渴望》中的王沪生的姐姐王亚茹。这对演员夫妇我都很喜欢。

二十多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方言版比普通话版更有味

在剧中演梁曼诚后来的妻子凌杉杉的是吴冕,印象最深的是她眼睛上方的那颗痣。

小说写得好,电视剧拍得好,既生活,又有深度,演员的表演也非常棒。最重要的是,这部剧才20集,每一集都是干货,绝对不注水。要说演员的颜值,不靠滤镜也很养眼。转眼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当初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孽债》,不知现在还能不能看到全部的方言版的剧集,想看。

(配图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