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一位就是《水滸傳》正篇故事的主角人物了,也是梁山的老大哥兼第三任寨主“呼保義”宋江,宋江這人雖然沒有柴進的背景,卻也愛干與柴進一樣的事,結交天下好漢,然而他並沒柴進皇室後裔的身份,所以他結交好漢之舉其實並沒什麼問題,他作死乃是另一件事。其實你看看柴進在原著中的所作所爲就知道,皇帝沒先派人整死他,就已經算是寬宏大量了,和柴皇城一樣,柴進也是皇室後裔,有那丹書鐵券傍身,然而“有”和“顯擺”是兩碼事,柴進在書中多次強調自己有這玩意,不就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麼。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惡人橫行的世界,連殺豬賣肉的屠戶鄭屠也自詡“鎮關西”敢欺壓百姓,更不用說有點權力的小官小吏了,即便是後來上了梁山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好漢,你看看那戴宗、施恩可就是掌握了點小權便開始謀私利的人麼?可見《水滸傳》中幾乎是很少有純粹的善人,大多數人覺得自己是“被逼上梁山”,殊不知自己也或多或少的參與到了“製造亂世”這件事當中,就比如現在常說的一句話“當發生洪水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滴雨認爲自己有錯”一般,書中的好漢又有幾個是無辜的?不過本文不聊多了,就聊聊書中最作死的3個角色,皇帝的確是昏庸,貪官的確是橫行,但有時候若不是自己作死,也不至於落得身死或者是落草的結局,就如本文這3位,就算皇帝要弄死他們,那也是自找的,一點兒不值得同情。

水滸中最作死的3個人,皇帝錯殺不少人,此3人卻即使被殺也不冤

(戴宗劇照)

​筆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樑山上有那麼幾位好漢是自己硬湊上山的,沒有人逼他們,比如“九紋龍”史進,這傢伙就是個天性單純的無知少年,從小好的不學學壞的,在自己身上整了幾條龍,顯得十分霸氣,卻是把爹孃氣壞了,後來也順利上了梁山,並且名列天罡之中,最終戰死昱嶺關。

水滸中最作死的3個人,皇帝錯殺不少人,此3人卻即使被殺也不冤

(王定六劇照)

而另一位硬湊上山的好漢則是那揚子江邊開酒家的“活閃婆”王定六,王定六這人可就比史進差多了,史進至少有一身不錯的武藝,而這傢伙卻啥也沒有,就因爲崇拜梁山好漢,熱臉貼冷屁股的上了梁山,宋江自然是不待見他,只賜了個第一百零四的排位,最後戰死宣州。

然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三個角色可比王定六和史進作死多了,史進和王定六是因爲交友不慎,而此三人則根本無需交友,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逼上絕路。

第一位:柴皇城

原著中柴皇城這角色的戲份並不多,他乃是“小旋風”柴進的叔叔,毫無疑問,他也是周世宗柴榮的後人,也是個正兒八經的皇室後裔,生活在高唐州,因爲得罪了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而被殷天錫打死。

要知道柴氏宗親可都是有丹書鐵券的,也就是有了一道保命護符,這殷天錫雖然有高廉、高俅爲靠山,也不至於感與太祖皇帝賜的丹書鐵券作對,這事若是沒有皇帝授意,他們又豈敢肆意妄爲?柴皇城該不該死?其實你看看他名字就明白了,從字面來看,一個沒落皇族,居然名字裏還敢帶個“皇”字,這在皇帝看來豈不是有野心奪位嗎?柴皇城遭害死也就不冤了。

第二位:柴進

叔叔柴皇城死得不冤,那麼柴進被迫害,被逼上梁山難道就冤嗎?其實你看看柴進在原著中的所作所爲就知道,皇帝沒先派人整死他,就已經算是寬宏大量了,和柴皇城一樣,柴進也是皇室後裔,有那丹書鐵券傍身,然而“有”和“顯擺”是兩碼事,柴進在書中多次強調自己有這玩意,不就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麼?皇帝豈容得下他?

水滸中最作死的3個人,皇帝錯殺不少人,此3人卻即使被殺也不冤

(柴進劇照)

再說了,柴進皇室後裔的身份對於皇帝來說本來就是個威脅,然而這人還偏偏仗着自己有點兒小錢,喜歡結交天下好漢,這一點從武松在他家住了一年多就能看出,他對這綠林好漢們是慷慨到了啥程度,這種行爲在皇帝看來難道不是囤積人脈密謀起事麼?不然你結交這麼多賊人做啥?所以柴進的遭遇一點都不冤,全賴自己作。

第三位:宋江

最後一位就是《水滸傳》正篇故事的主角人物了,也是梁山的老大哥兼第三任寨主“呼保義”宋江,宋江這人雖然沒有柴進的背景,卻也愛干與柴進一樣的事,結交天下好漢,然而他並沒柴進皇室後裔的身份,所以他結交好漢之舉其實並沒什麼問題,他作死乃是另一件事。

水滸中最作死的3個人,皇帝錯殺不少人,此3人卻即使被殺也不冤

(宋江劇照)

酒這玩意不論是啥年代都不是個好東西,縱然小酌可怡情,但多數人都把握不好度,於是喝多了就容易壞事,這宋江即是喝了點小酒就分不清天南海北了,開始胡言亂語,還題了首反詩,其實他內心有這想法是沒問題的,說出來,那就是作死了,所以皇帝若是要殺他,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水滸傳》中有不少無辜之人枉遭迫害,然而這三人卻不屬此類,因爲他們的下場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