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連雲港隔山相對,有個地方叫宿城,是戚繼光消滅倭寇的營地。據說戚繼光在這裏只住了兩宿時間,把倭寇消滅後就班師去了。所以,後人稱這塊營地叫宿城。

戚繼光爲什麼能夠那麼快地消滅倭寇呢?傳說,那時倭寇在鬱州北雲臺山佔據了一塊地方,想把這塊地方變成他們打劫北方的老窩。還特地擄請來幾個能工巧匠爲他們鑄了兩門大炮,打算把它架在虎口嶺上,好抵禦官兵來征討。

幾個能工巧匠一合計:不造過不了門,造了要害自己中國人。咋辦呢?造!造出的大炮叫它能看不能用。他們在炮模的泥芯中暗暗安上了一塊銅,等炮鑄好後,掏出泥芯,那塊銅便粘在炮壁上了。釺搗不壞,錘打不動。倭寇見炮不能用,只得把炮拋到了五羊湖裏去了。

戚繼光用過的火炮

時隔不久,戚繼光帶了三千人馬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就把炮撈了上來。那粘在炮芯裏的那塊銅還是釺搗不壞,捶打不動,戚繼光一想,解鈴還須繫鈴人。只要找到鑄炮的工匠,還怕沒辦法嗎?派人到處尋找。誰知,那些能工巧匠早已逃得去向不明。東找西找,好不容易把他們的頭頭找來了,這人叫十三能。

十三能說:“戚大帥,物有物性,銅有銅性唦!銅的性格是:熱能打,冷能砸,把銅燒到要紅不紅的時候,銅就發脆了,一砸就折。當時放銅塊時就打算好日後修復,好報效國家的。”

戚繼光一聽,恍然大悟,就把兩門大炮架在火上轉着烤,烤到要紅不紅的時候,吩咐人猛擊猛打,果然,把橫在炮心裏的銅塊打掉了,兩門大炮不費什麼事就修好了。

戚繼光把兩門大炮剛剛在東崖屋的小山上架好,高公島上的倭寇以爲戚家軍立足未穩,就叫內奸帶路,乘着百十隻船向戚家軍營地撲來。他不曉得戚家軍有大炮,剛開到東崖屋海面,轟的一聲,架在東崖屋的大炮開炮了,頭一炮就把倭寇頭子和內奸一齊打死。隨後,一炮接一炮,把倭寇轟得暈頭轉向,亂作一團,這時,埋伏在灣裏的戚家軍戰船便一齊衝了出來,把幾千名倭寇殺得片甲不留。

這一仗,戚繼光只在那裏停了兩宿,就把佔據鬱州雲臺的倭寇老窩都端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