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许多寺庙门口越来越挤,尤其是春节前后,前来拜谒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有钱人甚至愿意花上百万去获得一些名寺大年初一“头柱香”的“上香权”。

春节期间,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赚了15万人民币

因为市场广阔,承包寺庙已成为一些旅游景区真实的现象。出资人与寺庙管理者签订合同后,前者拥有规定期限内的寺庙管理经营权,向后者缴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再通过香火等收入赚取利润。甚至有人假扮和尚、尼姑或道人,上班“礼”佛,通过解签等手段骗取钱财,收入堪比白领。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2009年曾这样报道,在河南宝丰县大约有上万名假和尚行骗全国,他们卖假药物搞表演,都受所谓少林高僧开过光的护身符,广聚不义之财,甚至还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和尚产业”。

春节期间,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赚了15万人民币

某网友爆料,从大年初一起,他在同学承包的寺庙里当了十天假和尚,分得15万人民币。他说有些商业气息浓厚的寺庙多是私人老板承包,雇佣些帅气小伙子充当和尚忽悠老太太花钱,有的土豪为了抢头柱香,竟然出资60万。寺庙里还有五花八门的让土豪花钱的地方,他没想到,这年头,承包寺庙才是发财最快的,他同学承包了几年,赚了好几千万。

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剔除那些明确认同某种制度型宗教的信仰者之外,中国有1.45亿人相信风水,1.41亿人相信财神,3.62亿人曾在12个月内算过命或看过相。自古以来,老百姓都对宗教寄予一种强烈的现实期望。新年伊始,大家都希望通过上香礼佛来获取好兆头,但我们也应该理性对待,切勿上当受骗。

春节期间,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赚了15万人民币

道坚法师总结了常见的冒充佛门弟子的四大骗术:第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第二,以集资建庙为名,骗取善款。第三,假冒僧尼,沿街化缘,踩点,乘机或骗或偷。第四,附佛之名,行诈骗之实。提醒各位网友,上香礼佛,应去正规的大寺庙,绝不能去商业气息浓厚的小寺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