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許多寺廟門口越來越擠,尤其是春節前後,前來拜謁的人越來越多。有些有錢人甚至願意花上百萬去獲得一些名寺大年初一“頭柱香”的“上香權”。

春節期間,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賺了15萬人民幣

因爲市場廣闊,承包寺廟已成爲一些旅遊景區真實的現象。出資人與寺廟管理者簽訂合同後,前者擁有規定期限內的寺廟管理經營權,向後者繳納一定的承包費用,再通過香火等收入賺取利潤。甚至有人假扮和尚、尼姑或道人,上班“禮”佛,通過解籤等手段騙取錢財,收入堪比白領。

《中國質量萬里行》雜誌2009年曾這樣報道,在河南寶豐縣大約有上萬名假和尚行騙全國,他們賣假藥物搞表演,都受所謂少林高僧開過光的護身符,廣聚不義之財,甚至還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和尚產業”。

春節期間,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賺了15萬人民幣

某網友爆料,從大年初一起,他在同學承包的寺廟裏當了十天假和尚,分得15萬人民幣。他說有些商業氣息濃厚的寺廟多是私人老闆承包,僱傭些帥氣小夥子充當和尚忽悠老太太花錢,有的土豪爲了搶頭柱香,竟然出資60萬。寺廟裏還有五花八門的讓土豪花錢的地方,他沒想到,這年頭,承包寺廟纔是發財最快的,他同學承包了幾年,賺了好幾千萬。

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一份報告指出,剔除那些明確認同某種制度型宗教的信仰者之外,中國有1.45億人相信風水,1.41億人相信財神,3.62億人曾在12個月內算過命或看過相。自古以來,老百姓都對宗教寄予一種強烈的現實期望。新年伊始,大家都希望通過上香禮佛來獲取好兆頭,但我們也應該理性對待,切勿上當受騙。

春節期間,有人冒充10天假和尚,賺了15萬人民幣

道堅法師總結了常見的冒充佛門弟子的四大騙術:第一,經濟搭臺,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財。第二,以集資建廟爲名,騙取善款。第三,假冒僧尼,沿街化緣,踩點,乘機或騙或偷。第四,附佛之名,行詐騙之實。提醒各位網友,上香禮佛,應去正規的大寺廟,絕不能去商業氣息濃厚的小寺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