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漕運命脈,不僅橋樑、碼頭、閘壩作爲物質遺產傳承下來,河道沿途還有着豐富的民間百態,這些文化沉澱下來,積累了流傳悠久的文化傳統。近日,由北京以及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共八省市聯合主辦的《“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正在農業展覽館免費展出,讓我們沿着運河自北到南領略運河沿線的非遺魅力。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免費展出。圖爲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鬃人。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北京市:“燕京八絕”爲代表宮廷皇城文化

3000餘年建城史和800餘年建都史,使北京擁有了豐厚歷史文化積澱,更承載着中國文化新內涵,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現中華文明的“金名片”。北京非遺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充分汲取各地精華的基礎上,還形成了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的宮廷藝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八絕”。

燕京八絕,包括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八絕先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鬃人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個鬃人組成一組戲劇人物,置於銅盤中,輕輕敲打銅盤,盤中的人物就會舞動,是北京民間工藝中的一項絕活。鬃人的人物造型,主要以京劇和戲曲人物爲主,表演內容多取材於我國古典文學及演義故事。

全聚德掛爐烤鴨技藝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烤鴨是北京最著名的菜餚,以果木爲燃料,優質北京填鴨爲原料,將鴨坯掛在特製烤爐中明火烤制而成。全聚德掛爐烤鴨技藝由宰燙、製坯、烤制、片鴨4道工序、31個環節組成。

同仁堂中醫藥文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仁堂沿襲中華傳統中醫藥理,秉承“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經營宗旨,堅持“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中醫藥文化。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免費展出。圖爲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猴。千龍網記者 王碩攝

天津市:毛猴、泥人、葫蘆展現多彩民間文化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天津不僅被譽爲“京劇大碼頭”、“評劇發祥地”、“北方曲藝之鄉”,還擁有楊柳青木版年畫、泥人張彩塑、毛猴、葫蘆廬葫蘆製作技藝、田氏船模製作技藝、老美華手工製鞋技藝、益德成聞藥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

葫蘆廬葫蘆製作技藝是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範制葫蘆是將幼小的葫蘆,納入刻有陰文的範模中,隨着葫蘆的長大,逐漸填實範模中的空間,待葫蘆木質化後取出,範模的陰刻圖文便在葫蘆上作陽文顯示出來。

益德成聞藥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鼻菸也稱“聞藥”,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菸草粉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並在密封蠟丸中陳化數年以及數十年後而成。具有明目、提神、醒腦、避疫的功效,與鼻菸壺工藝相映成趣。

天津泥人張項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發源於道光年間,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200年曆史。泥人張彩塑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

毛猴製作技藝是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毛猴製作工藝產生於清朝同治年間。毛猴本身材料簡單,工藝不復雜,主要在於創作者精巧的構思、奇特的想象。毛猴着裝、表情、動作細緻入微,與真人無異。場面佈局更是還原了真實的民俗空間,製作的老城廂、老胡同系列記錄了津味文化的市井風情,極具欣賞價值。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免費展出。圖爲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影雕。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河北省:打造獨具特色的燕趙文化

大運河河北段沿線17個縣(市、區)有國家非遺項目級15項、省級94項、市級100項、縣級349項。包括蘆葦畫、傳統造船技藝、石影雕、蔚縣剪紙、曲陽石雕、易水硯製作技藝、銅胎畫琺琅技藝等。吳橋雜技藝人沿大運河走出家鄉,北上南下,遠涉重洋闖世界,享譽國際。

蔚縣剪紙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融入年畫以及當地雕刻刺繡花樣等藝術形式的特色,形成了蔚縣剪紙自己特有的風格。

石影雕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影雕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用金剛石爲尖的鋼錐不斷鑿擊花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淺不一、疏密不均的小點,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來形成攝影效果。

蘆葦畫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洋淀蘆葦畫是安新縣傳統手工藝,精選白洋淀特種蘆葦及其它材料,經分類、切割、壓平、雕刻、編織等多種工序製作而成。

傳統造船技藝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也是雄安新區的非遺項目。馬家寨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城東南,這裏的人們長期以來以造船爲主,馬家寨造船者遍及全國,造船技術遠近聞名。船的種類繁多,造型獨特。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展出。圖爲國家級非遺河南汴繡技藝繡制的《清明上河圖》局部。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河南省:五大名窯瓷器鈞瓷走進現代生活

大運河河南段主要指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永濟渠及京杭大運河會通河臺前段,流經鄭州、洛陽、商丘等9個省轄市,涵蓋了河道、碼頭、河堤、橋樑、倉窖、水工設施等完整的遺產類型,見證了大運河從開鑿、發展到繁榮、衰微的歷史進程。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6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45項,包括青銅器製作技藝、鈞瓷燒製技藝、孟津剪紙、汴繡、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唐三彩燒製技藝等。

汴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汴繡歷史悠久,創新了大量針法。既長於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於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緻傳神。

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絞胎瓷”又名透花瓷、絞泥瓷、花饃瓷。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瓷泥採用獨特的絞胎手工技法相間揉合制胎成型、焙燒而成。

鈞瓷燒製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發端於東漢,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現代鈞瓷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

孟津剪紙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孟津民間剪紙歷史悠久,與人民生活習俗密切結合,充分展現出黃河流域孟津地區的風土人情,反映出中原豫西地區的民風習俗。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展出。圖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濰坊風箏。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山東省:泰山皮影“十不閒”絕活一人撐全場

大運河山東段流經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5個城市,全長643公里,約佔整個運河三分之一,有“國家漕運江南四百萬,寄徑于山東漕河一線”之稱。山東段8段河道和15個遺產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聚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5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9項,包括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魯繡、葫蘆雕刻(東昌葫蘆雕刻)、陶器燒製技藝(德州黑陶燒製技藝)、皮影戲(泰山皮影戲)、木雕(曲阜楷木雕刻)等。

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還有皮影界的古老絕活“十不閒”。所謂“十不閒”指在皮影戲表演時,“腦裏想着詞,口裏唱着曲,手裏舞着人,腳下踩着槌”,把全身都調動起來,一個人身兼數職獨自一人完成一整臺戲的演出,這就需要表演者有相當厚的表演功底。

濰坊風箏興於明初的楊家埠村。乾隆年間,風箏已成爲當地重要的手工業。濰坊風箏藝術特色鮮明,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民間故事等都被移植到風箏的繪製上,題材和內容體現濃厚的民俗特色。

魯繡是我國曆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個繡種,屬中國“八大名繡”之一。它主要採用雙合股不破劈的衣線作繡線,由同色暗花紋綢和絹作爲繡料。

東昌葫蘆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蘆”、“亞腰葫蘆”和“扁圓葫蘆”爲主。在技法上借鑑雕刻工藝的鏤雕技法,將構圖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鏤空,透刻上折線紋、如意紋、古錢紋等各式花紋。其題材內容非常豐富,以寫實性的花鳥、魚蟲、走獸、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豐富。

德州黑陶選用京杭大運河兩岸特有的紅膠泥作原料,這種泥土質地純淨細膩,土質密度大。用傳統手工輪製成型後不上釉,在坯體晾乾過程中壓光、雕刻,最後採用獨特的“封窯燻煙滲碳”方法燒製而成。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展出。圖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墨製作技藝。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安徽省:宣紙、徽墨位列“文房四寶之首”

大運河安徽段屬於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汴河)的組成部分,西起淮北市濉溪縣與河南省永城市交界處,東至宿州市泗縣與江蘇省泗洪縣交界處,流經淮北市濉溪縣、宿州市區、靈璧縣、泗縣,進入江蘇省泗洪縣境內,全長約160 公里。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竹刻(徽州竹雕)、徽墨製作技藝、歙硯製作技藝、宣紙製作技藝宣筆製作技藝、徽州三雕等。

宣紙製作技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傳統手工紙品最傑出的代表,文房四寶之首分別爲“宣紙、徽墨、湖筆、端硯”,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宣筆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筆是毛筆的一種,因產於宣州而得名。

徽墨製作技藝同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墨以松煙、桐油煙、漆煙和膠等爲主要原料製作而成,主要供傳統書法繪畫使用。徽墨從原料加工到產品大致有點菸、和料、杵搗、制墨、晾墨、銼邊、洗水、填金、刻模等11道工序,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使墨之本身成爲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

竹刻(徽州竹雕)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產的毛竹爲原料,以刀代筆,因材施藝,作品中運用多種技法,有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等。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展出。圖爲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扎染。千龍網記者 張嘉玉攝

江蘇省:蘇繡、扎染、制扇展現雅秀之美

大運河江蘇段流經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八個城市。在蘇州,佇立着大運河全線唯一的水陸城門一一盤門;在邵伯古鎮,乾隆下江南的御碼頭仍保存完好;在無錫,清名橋歷史街區被譽爲“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有成片的明清建築,也有民國時民族工商業老廠。蘇繡、制扇技藝、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雕版印刷技藝、南通扎染技藝,江蘇省運河沿線城市擁有9個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10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43項省級非遺項目。

蘇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早在三國時期就有關於蘇繡製作的記載,在隋唐時期就已奠定基礎,宋元時已出現9種刺繡針法,明代繡品多采文人畫稿,形成精細雅潔的獨特風格,清代蘇繡極爲發達,蘇州亦有“繡市”之稱。

制扇技藝同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包括絹宮扇、摺疊扇、檀香扇等,製作風雅娟秀,世稱“雅扇”。蘇扇生產始於南宋,元、明兩代名家輩出,製作愈見精良,至清朝時達到鼎盛時期,成爲向朝庭進呈的貢品。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充分利用泥本色,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爲美。宜興紫砂器工藝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代,制器物件有光器、筋紋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

南通扎染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古稱絞纈,它是在棉布或絲綢等紡織物上先用繩線進行縫、捆、扎、纏、繞,然後下染缸染色,再去掉繩線,因被捆紮的部位不上色,未被捆紮的部位上色,最終形成色底白花的圖案花紋。

6月9日至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農業展覽館展出。圖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藍夾纈技藝。千龍網記者 王碩攝

浙江省:來自水鄉的工藝豐富多彩

大運河浙江段包括江南運河浙江段與浙東運河全線兩個部分,位於我國浙江省北部平原地區,從北向南經過嘉興、湖州、杭州、紹興和寧波五個城市。浙江省已經建成和正在規劃的非遺館共計443座,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藍夾纈技藝、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土布紡織技藝、綠茶製作技藝、龍泉青瓷燒製技藝、金石篆刻等。

藍夾纈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夾纈”是我國古老的一種印染工藝,採用草本植物藍靛爲染料,以土紡棉布爲面料,用兩片紋樣對稱的雕版夾住,置靛青染液中浸泡,從而染製出各種圖案的織品。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屬於聯合國第一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並構築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樑技藝體系。

金石篆刻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金石篆刻是由中國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以金石等材質和刻刀等工具,通過鐫刻創作來表現的以文字線條等爲主體的造型藝術。金石篆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華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與漢字起源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是中華歷史與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經過數千年演進和發展,形成了篆法、章法、刀法三大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篆稿、上石、奏刀、刻款、鈐印、拓款等創作步驟。

土布紡織技藝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土布是本土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大大小小有72道工序,主要工序有10道,分爲軋棉花、彈棉花、搓棉條、紡紗、絡線、拉經線、疏經、挽經、布漿、織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