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患者称自己在三甲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但同期在上海一家慈铭体检机构检查时,这个恶性实体瘤却被忽略。患者质疑实际检查者与体检报告上的署名医生并非一人,因为体检中的实际操作者水平不高导致“漏诊”。记者调查发现,体检行业类似的负面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有的还进入法律途径。业内专家认为,体检负面事件频出,与犯错成本过低等因素有关。(6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规范体检需从“票子”和“面子”入手

这两年,体检行业可谓问题不断——上午在体检机构查出大问题,下午到医院复查却属正常;身患重疾,却查不出问题。能力欠缺还是小事,态度不端正则更让人担心。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内部人员自曝的家丑,更让人看到了体检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

如何规范体检,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体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如果失守,等于失去了防控疾病的一个重要关口。规范体检,让体检更有质量、更加可信,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体检机构过度商业化,把多赚钱放到了首要位置,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规范体检,首先应该从“票子”层面入手。一方面,要出台体检清单,针对不同情况,约定具体的体检项目清单,避免随意加项检查,甚至搞拉网式检查,让体检机构适度盈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体检的针对性与差异性,让一成不变的“套餐”,成为个性化项目组合。另一方面,要提高违规操作的成本,不能出了问题不处罚,也不能让处罚金额低于违规操作所得,导致体检机构认为违规操作也是一种获利的手段。

但是,只从“票子”层面入手仍不能解决问题,还要从“面子”层面入手。在某些商业体检机构里,一些人并不为犯错感到羞耻,体检医生出现误诊或漏诊,不仅不会被同行瞧不起,反而可能被认为会赚钱、懂忽悠。

“面子”,涉及到价值观与荣辱观。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抽象的东西,似乎无法直接提升体检的相关质量。其实不然,思想是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因此,治理体检行业乱象,除了要对具体行动强化监管与约束,还需在系统内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荣辱观。重中之重,就是要让从业人员正确对待“票子”和“面子”,不仅不过分追求利益,且对体检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感到无地自容,有了这样的耻感,才会主动寻找改进之策,形成“我要改变”的内生动力。

(燕都融媒体 罗志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