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的框架,就是陰陽五行,如何讓這些抽象的東西系統化、明瞭化,顯得非常重要,就好比知道了從北京到陝西是向西走,這是不夠的,還必須得知道沿途要經過哪些省份和城市,才能夠順利到達陝西。

同理,只有明白了陰陽的內涵,我們學習的旅程纔算得上真正開始。


學習中醫,先從陰陽開始



一、陰陽的重要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道:“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古人將陰陽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可見熟悉陰陽對於學習中醫和養生是何等的重要。這段話既是對陰陽重要性的強調,同時也是告誡後人,學習醫術必須要從陰陽入手,治病才能“必求其本”,不明陰陽,如同盲人摸象,就無法從整體角度認識人體,認識疾病。

“火神派”的開山之祖鄭欽安,其學術淵源,理論實以《內經》爲宗,其臨牀則用仲景之法。宗《內經》則“洞明陰陽之理”,宗仲景則“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他的真傳:“認證只分陰陽”,“病情變化,非一端能盡,萬變萬化,不越陰陽兩法”。

那麼陰陽究竟是何物,爲何如此之重要?我們再來看看《內經》的描述。


學習中醫,先從陰陽開始


二、陰陽的普遍性


“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這段話可以這樣來理解:陽氣聚集上升而爲天,陰氣聚集下降而爲地,陰的特性是靜,陽的特性是動。陽氣主宰生髮,陰氣主宰長養,陽氣主宰肅殺,陰氣主宰閉藏,化氣上升爲陽,化物成形爲陰。寒邪達到極致會轉熱,熱邪達到極致會轉寒;寒邪在人體內會化生濁邪,熱邪在人體內能化生清氣;清氣屬陽當上升至上焦,如果居下焦,就會生飧泄;濁氣本應下降至下焦,如果盤踞上焦,頭面就會出現腫脹...

這就是古人從天地入手,從陰陽特性、陰陽轉換入手,對陰陽進行具體描述,讓我們從天地之陰陽,看到人身之陰陽。從自然界的陰陽特性“動與靜”、“升與降”、“生與長”、“殺與藏”、“化氣與成形”推演出人體內陰陽的“寒”與“熱”、“生清”與“生濁”及陰陽顛倒後疾病的形成...

讀到《內經》這些條文,我們應該進一步想到什麼呢?

我們從文中看到了“天”、“地”、“人”都在陰陽之中,想到萬物的生老病死離不開陰陽的變化!

爲了對人體陰陽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我們從陰陽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身體: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爲陽,內爲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爲陽,腹爲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髒爲陰,腑爲陽。”

從陰陽的角度來談論人體,人體的外部爲陽,內部爲陰;人體的背部爲陽,胸腹部爲陰!

人體上部爲陽,頭爲諸陽之匯,全身的陽氣都上升在頭部彙集,因此頭也被稱爲“清空之府”,人體清陽上升,出上竅...

人體下部爲陰,陰氣下沉,濁陰下降,大小便出下竅...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爲六腑。六腑者,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六腑爲陽,主動,所以六腑以通爲用,傳化物而不藏...

六腑如果不通了,藏了,就會生病。比如膽汁鬱積形成膽結石;小腸不通形成腸梗阻;胃內飲食停滯會成爲食積;大腸不通暢形成便祕;膀胱不通暢形成淋證;三焦不通則水液內停,形成水腫...

肝、心、脾、肺、腎爲五臟。五臟者,藏而不瀉,滿而不實。五臟爲陰,主靜,功能以藏爲用,故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實。如果不藏了,同樣也會生病...

人體氣爲陽,血爲陰。氣能推動血液在周身運行,滋養五臟六腑...

大到整個人,小到五臟、六腑,再小至經絡、血脈,無不蘊含陰陽之理...

陰陽的普遍性時刻提醒我們,治病必求於本!治病必須分陰陽!


學習中醫,先從陰陽開始



三、陰陽辨證在臨牀中的運用

經雲:“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爲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之要,陽密乃固”,說的是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的緻密而護固於外。雖寥寥幾字,卻道出天機,寓意深遠。臨牀上治療疾病時,治療的目的就是“因而和之”,即調和陰陽,達到“陰平陽密”的狀況,使之不出現陰陽離決的局面。

《內經》中關於陰陽的論述,可以給我們很多啓發,爲臨牀治療疾病帶來很多創新思維,發散思維。比如:“陰靜陽躁”這句話在臨牀上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表面看起來,就是講的陽動而陰靜,其實它反映的是陰陽的普遍特性,當陽氣亢盛時,事物會處在一種躁動的狀態,而當陰氣過盛時,事物處在一種安靜的狀態。

因爲有了陰陽的平衡,纔有了動與靜的平衡,生命纔有了活力而又不至於躁動。

在臨牀中,當我們看到小兒好動的時候,應該想到“陽躁”,小兒陽氣旺盛,如果鬱積不暢,就會化火,出現內熱過重,躁動不安;當看到小兒不愛活動,過於沉悶的時候,應該想到“陰靜”,患兒體內陽氣不足,陰氣過盛。

“陰靜陽躁”反映的是陰陽的特性,但當陰陽平衡失調非常嚴重,出現了“重陰”、“重陽”,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重陽必狂”、“重陰必癲”!這就是陰陽平衡失調之後,進一步加重的結局。

對於“狂證”治療,重泄其亢盛之陽,扶已損之陰。

對於“癲證”治療,則需要扶虧虛之陽,重泄鬱積之陰。

再看看《內經》條文“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這樣對於癲狂的認識就會更加清晰了!

所以《內經》雲:“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陰陽的指導性可謂字字珠璣,只有在臨牀工作多年的人,回過頭來看《內經》,才能深深地體會到《內經》爲什麼用大量的篇幅來談陰陽。

本文來源:《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作者:餘浩,鄭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