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走了,那樂創呢?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張昭離職後,樂創文娛的未來會好麼?

文/龐宏波

官宣是6月24日。

從樂視影業更名爲樂創文娛,從融創文化成立將其裝入,再到樂創文娛即將搬回樂融大廈辦公,如果去捋張昭離職的時間線這似乎並不難。如今,張昭離職已是事實,對於樂創文娛來說,現在是否是新的“至暗時刻”?

張昭所渴望的聯營模式,顯然帶着張昭留美的“大製片廠基因”。如今,“掌舵者”的離任,對於樂創文娛的損失不言而喻。但樂創文娛已經正式裝入融創文化,其電影的聯營模式和融創在文化上以“家庭”爲單位創造“文化價值”依然有着很強的連接黏性。

其IP品牌,對於融創文化來說是其未來佈局產業鏈的“內容剛需”,而樂創文娛所需要的產業鏈延伸,恰恰需要融創文化在其他領域的“背書”。顯然這樣的“對接”早就在樂創文娛更名和裝入融創文化的過程中就已經逐步開始,某種程度上這也大大減少了樂創文娛未來的波動。

1

張昭什麼時候“離開的”?

張昭離職的時間線。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去年3月27日,樂視影業更名樂創文娛,徹底擺脫了樂視大體系。更名後的樂創文娛,也自然而然的成爲了融創體系的一份子。

去年12月底,融創文化正式成立。樂創文娛正式歸結到了融創文化旗下,和青島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以及樂融致新組成了融創文化佈局的“產業閉環”。但這某種程度也就意味着,樂創文娛的“獨立性”收到了一定程度的約束,起碼在劃分上是這樣。但事實上,對於剛剛走出“至暗時刻”的樂創文娛來說,融創文化在其他兩段的持續佈局,對於樂創文娛打造IP品牌的“產業輸血”是極爲重要的。

今年上半年,外界傳聞樂創文娛將會搬回樂融大廈辦公。這某種程度上成爲了樂創文娛進一步融入融創文化大體系的一個“信號”。在樂視體系崩塌後,還叫樂視影業的樂創文娛搬到了六里屯辦公,如今重新“搬回”大廈背後的意義其實不言而喻。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而此後,樂創文娛並沒有在上影節舉辦活動,2017年的“根源、2018年的“照亮”,在2019年沒有繼續延續。作爲中國民營影視公司最重要的“掌舵者”之一,張昭也沒有出席活動。

6月24日,張昭離職官宣。而根據爆料媒體AI財經社的報道來看,目前張昭已經和孫喆一完成了相關工作的交接。

這條時間線,大致上應該是張昭離職的時間線。

2

誰是下一個“繼任者”?

還會有“新人”來嗎?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目前,孫喆一的確接任了樂創文娛的CEO一職,但孫喆一是融創文化的“掌舵者”,這其實體現的恰恰是融創文化對於樂創文娛的重視程度。

可是孫喆一果真會持續擔任樂創文娛的CEO嗎?

首先,行事極爲“低調”的孫喆一去年成爲了融創文化集團的總裁,這算是孫喆一截至目前在融創最“高調”的一次亮相。但作爲影視公司的CEO,似乎天然和“低調”有着衝突。

其次,目前融創文化已經步入正軌,東方影都的蛻變,可能是最亮眼的“成績單”。而如今,樂創文娛和樂融致新也會隨着融創文化的“內部優化”體現出聯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融創文化在影視產業的投資也有自己的佈局。“融創影視”是參投在東方影都拍攝項目使用的名字,這意味着融創文化在影視上游的佈局並不僅僅寄託於樂創文娛,那麼孫喆一擔任融創文化集團總裁的同時兼任樂創文娛CEO,從融創內部來看,加速整合的態度似乎比較明確,但實際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所以看上去,張昭離職未必是“結點”,未來可能還會有新人加入。但是如今民營影視公司的“操盤者”已經比較固化,也很難再出現葉寧離職萬達火速加盟華誼這樣的“地震級變動”。

2018年3月份,原萬達影視總經理蔣德富離職,此後蔣德富入職博納,但處理方式極爲低調。現如今,樂創文娛想要尋找和張昭同級別“新人”的難度大大增加。

3

樂創文娛的未來

樂創文娛未來會好嗎?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誰也無法否認,張昭離職對樂創文娛產生的波動影響。畢竟去年,樂創文娛走出了樂視體系的“至暗時刻”,今年影視大環境的發展並不如意再加上張昭此時離職,對於樂創文娛來說,必然會受到某種程度的衝擊。

回過頭來看,張昭一直以來都在貫徹的是聯營模式,如果找一個對標參照的話,類似於迪士尼模式。但細化來看,曾經留美的張昭看重的是以家庭爲單位,打造IP品牌的家庭娛樂消費模式。

在去年樂創文娛舉辦的發佈會上,樂創文娛發佈的片單不僅僅是電影項目,而是品牌。在聯營模式上,推出了影文、影品、影旅、影視、影遊五大聯營。

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單靠一家內容公司,其實不具備成爲一家IP運營公司的能力。那麼,樂創文娛的背後必然需要融創的“輸血”,這種輸血指的並不是資金,而是在產業佈局上能否優化聯動效應。

融創文化的成立,成爲了融創中國四大戰略板塊之一,承擔着融創“詩與遠方”的重任。但更重要的是,融創對於文化的佈局一直是以家庭爲單位的,某種程度上這和樂創文娛IP聯營有着極高的契合點。

張昭走了,那樂創呢?

雙方都是以爲家庭創造文化價值爲起點,只是說電影、文旅、遊戲是完成“文化價值”的媒介。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樂創文娛的根基並沒有發生動搖。

此前,樂創文娛推出的12個電影系列品牌裏,《神鵰俠侶》、《狼圖騰》本身都是有着極高的市場空間,也是能夠打穿分衆圈層的“閤家”IP。樂創文娛本身對於聯營的“剛需”,其實在融創文化成立後反而尋找到了更爲堅固的“支撐”。

眼下,樂創文娛最關鍵的可能依然是“時刻”,但這個“時刻”看上去和一年前的“至暗時刻”並不一樣。

商務合作:

微信phb199410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