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北方的五月,總是蔚藍的晴天,空氣中瀰漫着熱氣,金黃的麥田隨着滾滾熱風掀起一層又一層的波浪,一眼望去,盡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年的收穫就從這裏開始。

這一系列生動的場面,將成爲過去30年中國農民夏忙辛勤勞作的活化石。

謹以此文獻給現代父母們,教育下一代,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這幾天清晨,總是伴着布穀鳥的叫聲醒來。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麥黃快割、麥黃快割”,一聲聲,一陣陣,伴着這急切的呼喚聲,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的打麥場。

小時候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現在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那時候最怕的就是幫大人張口袋,一股土腥味,還是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裏灌。

那時候看着大人把麥秸一層層堆起來,覺得好厲害。

揚麥場景,那時候還可以用的是四輪拖拉機帶着風扇,風老大了。更多的時候只有等到起風的時候才能揚麥子。

現在老家已經看不見這樣的土坯房了,對於城裏人來說,這已經成爲了藝術了。

趁天還沒黑,大家爭分奪秒的把曬乾的麥子裝進口袋,夏天的雨水說來就來。

農村的日子,就是從白天到黑夜不停勞作的生活。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年齡越大的人揚場水平越高,塵土和柴屑飛走了,麥粒堆積的很乾淨。

小孩子無憂無慮的坐在口袋上,或者躺在麥堆上,盡情的玩耍。

幹農活也需要團隊協作,有時候幾家人一起協作,密切合作一起幹活,汗水與快樂一起飛揚。

曬麥子,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大場了,好還念以前的大場,晚上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晚上裝起來,白天又倒出來曬,一遍又一遍的暴曬,一直到全部曬乾,每一粒小麥蘊含着農村人的汗水與辛勞。

揚麥的確是一個難以掌握的技術,一個真正的莊稼漢是必須掌握的。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早上把割回來的麥子散落到場裏,先讓太陽暴曬,然後一遍一遍的翻,等到下午太陽把麥稈曬乾了,再讓拖拉機一遍一遍碾,直到麥粒與麥杆脫離。

炎熱的盛夏,忙碌的季節,豐收的喜悅,鄉親們的追求。

炎熱的夏季,大樹底下涼快至極,但勞作的人們沒有機會享受這一絲清涼。

只有年邁的老人借擇韭菜的機會在大樹底下做暫時休息。

麥粒和麥穗分離要經過很多次揚場分離。

盛夏搶糧,老人, 孩子全民參與。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曾記得先輩們高超的割麥技術,又快又多,麥茬又短又平,這是現代收割機割的麥茬,跟豬拱的一樣。

勤勞的農村人,淳樸的脾性,自給自足的人生態度,這麼多的袋子,有一半還要養活不幹活的城裏人,交公糧。

認真點,每一粒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週而復始,一圈接着一圈狂轉碾場之人。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脫粒後軟綿綿的麥草需要有技術的農民一層一層堆積成優美的形狀,以便後來喂牲畜或做飯生火之用。

從高處鳥瞰麥場上頂着烈日辛苦勞作的人們,這些場景勾起多少70後童年的美好回憶。

農民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實寫照。

沒有風扇的,通常靠自然風,好像沒風了,等一下。

收回來沒碾的麥子,這是機器收割的,雜亂一片。

那時候只有少數有條件的用電風扇揚場。

這一袋袋沉甸甸的麥子,是農民朋友一年的辛苦換來的勞動成果,還要有一半交公糧。

小時候農村收麥子的場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