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詩的主意都落在第二句上,正因爲“舟船明日是長安",所以今夜秋江的離別才顯得特別難,所以才叫吳姬緩舞,友人醉飲,所以纔不覺得青楓白露的入侵之寒,說明兩人都已沉浸在即將分離的惜別之情中了。【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爲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江),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爲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組詩的第二首,《全唐詩》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從軍行》或《軍行》。但《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沒有《軍行》一首。歷來對此詩真實作者存有不同意見。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首詩寫的是採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閨怨》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爲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爲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

“閨怨”也是一種傳統題材。梁代何遜有《閨怨》詩二首,抒發閨人“枕前雙淚滴”和“獨對後園花’’的孤獨感傷,唐代貞觀(627—649)初,以賦著稱的謝偃,《全唐詩》收其詩四首,其中一首題作《樂府新歌應教》,其詩云:“青樓綺閣已含春,凝妝豔粉復如神。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樽中酒色恆宜滿,曲裏歌聲不厭新。紫燕欲飛先繞棟。黃鶯始咔即嬌人。撩亂垂絲昏柳陌,參差濃葉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園明月輪。”不難看出,王昌齡的這首《閨怨》受到了謝詩的影響。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後期(748—756)王昌齡貶龍標尉時,當是在一個清秋的日子(從“橘柚香”見出)送別友人時在宴會上所創作的,爲客中送客之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黷武戰爭的反對情緒。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龍標野宴》

【唐】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絃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這首詩表面上表現了詩人的安逸生活,其實內心還是有被貶謫的苦。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送狄宗亨》

【唐】王昌齡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這是一首送別朋友的詩,全詩表達對朋友真摯情誼的表達,抒發的是惜別之情。首句說明送行的時間是秋天的傍晚,天氣晴朗,日落時尚有蟬在鳴叫。洛陽是送行的地點和朋友要去的地方。在朋友惜別時,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煙霧朦朧,這是虛寫。詩的後兩句直抒情懷。說明兩人情誼非同一般,詩人與狄宗亨的深厚情誼卻表現得十分深刻。 這首詩語言通俗流暢,含意雋永深沉,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餘言外,表現出詩人的思想感情又較複雜。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重別李評事》

【唐】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題說“重別”,正說明離別之前便有難分之意。全詩的主意都落在第二句上,正因爲“舟船明日是長安",所以今夜秋江的離別才顯得特別難,所以才叫吳姬緩舞,友人醉飲,所以纔不覺得青楓白露的入侵之寒,說明兩人都已沉浸在即將分離的惜別之情中了。可見兩人友誼之深。

秦時明月漢時關,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十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