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长(是真正专门负责人一生福寿禄和恶罚明的官职,而且不是神,称呼为城隍 判官等)。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城隍产生于古代儒教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

武安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城区内保存完整、规模最大、年代最久的木构架官式建筑,由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城隍出巡”活动被列为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我市城隍庙自清代以来,一直保留着正月十三“城隍出巡”活动,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被迫中断。进入21世纪以来,为弘扬和传承文化遗产,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文物保管所牵头,于2010年正月十三恢复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届“城隍出巡”活动,并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获得了热烈反响。

2017年,我市的“城隍出巡”活动,经河北省有关部门确定,正式命名为“城隍祭仪”。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庙,你观看了吗?民俗民风,承传传统!

今年即2019年的“城隍祭仪”活动是举办的第六届。无论参演人数、规模、项目内容都将达到历届之最。届时,将有舞龙、舞狮、抬阁、扛阁、竹马、跑驴、旱船、太平车、赛戏等几十个项目,可让你大饱眼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