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爲城隍 判官等)。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城隍產生於古代儒教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爲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爲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爲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武安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城區內保存完整、規模最大、年代最久的木構架官式建築,由於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城隍出巡”活動被列爲邯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我市城隍廟自清代以來,一直保留着正月十三“城隍出巡”活動,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才被迫中斷。進入21世紀以來,爲弘揚和傳承文化遺產,在各級政府和廣大羣衆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文物保管所牽頭,於2010年正月十三恢復舉辦了建國以來第一屆“城隍出巡”活動,並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獲得了熱烈反響。

2017年,我市的“城隍出巡”活動,經河北省有關部門確定,正式命名爲“城隍祭儀”。

武安正月十三的城隍廟,你觀看了嗎?民俗民風,承傳傳統!

今年即2019年的“城隍祭儀”活動是舉辦的第六屆。無論參演人數、規模、項目內容都將達到歷屆之最。屆時,將有舞龍、舞獅、抬閣、扛閣、竹馬、跑驢、旱船、太平車、賽戲等幾十個項目,可讓你大飽眼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