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纔是真品漢白玉?

漢白玉不是玉,是一種大理石,色白純潔,內含閃光晶體,是個名貴的建築材料。由於它材質特殊,質地細膩,非常適應雕刻,古往今來的名貴建築多采用它作原料,譬如天安門前的華表、金水橋、紫禁城城內的宮殿基座、石階、護欄都是用漢白玉製作的。歷史上的皇宮陵墓如北京故宮和十三陵,也是使用了大量的漢白玉。據傳,從漢代起,人們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築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堂室等。由此可見,漢白玉在雕刻等藝術創作方面,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漢白玉是國家限量開採的石材之一,有一至四級之分。如今,由於一些稀有的礦產資源日益枯竭的原因,市場上不少商家做出的漢白玉雕像用的都是石粉壓制而成的,或者是用偏軟的石頭雕成的,冒充漢白玉產品。加上漢白玉雖質地較爲堅硬,但卻脆弱易碎,普通漢白玉風化年限較早,長則幾十年,短則幾年,有的甚至剛幾年就存在石層石線開裂現象。只有用頂級漢白玉,纔可以經歷數千萬年不風化。所以,能稱得上藝術品的,必須用的是頂級漢白玉。因而,用上等漢白玉雕刻的藝術品極其稀罕。

漢白玉最鮮爲人知的一個特徵:那就是迎光看,表面閃閃發光,像人的汗漬一般,且石材裏面隱含着淺淺的紋路,就像是汗流過的痕跡。故此,漢白玉的“漢”,原本應該是出汗的“汗”。由於自漢代起應用入人們生活,所以叫成了漢白玉。

什麼纔是真品漢白玉?

爲什麼有這種說法呢?我們可以從一隻碗上找出依據。

這隻漢白玉碗圓口,略外撇,深弧腹,平底,矮圈足,器身有大小不一汗滴狀結晶體,對光一轉,可見滿眼金星,迎光通透,質地細膩,雕刻着攀枝蓮花狀的花紋,整體看上去敦厚而華麗。由於污垢腐蝕所致,局部紋飾略顯模糊,但可以看出,它是選用了優質漢白玉雕琢而成。

碗口附近有一印章形的落款。落款字是篆體“康熙年制”,局部篆刻有所脫落,但通過放大鏡看,字體工整,規範,相當有功力。可以表明,此碗出自清康熙時代,且是賞玩品,不是日用物。

什麼纔是真品漢白玉?

由於這類東西多數屬於出土之物,經過幾百年的污染與風化,污垢沉澱,浸潤碗體,致使碗表面白中泛黃,局部有黑斑和裂紋。漢白玉和其它天然石材一樣,是一種會呼吸的多孔材料,容易吸收水分或其它污染體。若吸收過多的水分及污染,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各種病變,如:崩裂、風化、脫落、浮起、吐黃、水斑、鏽斑等現象,故影響了碗的美觀。玉無完玉,石無完石。漢白玉乃天然石材,多多少少都有點瑕疵。但是,作爲清代早期的藝術品,此碗不論是材質,還是工藝,都呈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格調。首先通過它的材質,可以看到,什麼是真正的漢白玉。如果您需要用漢白玉材料裝飾房子,或者購買漢白玉藝術品,不妨以它做做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