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文學大師課,12位一流的文學研究名家罕見聯手,10位中國頂尖作家集體出山,莫言、餘華、王安憶、蘇童等人,嚴選出中國現當代文學100部不巧的經典之作,從文學裏,你能讀到上個世紀的人間疾苦,看到各種各樣的人生磨難。莫言曾經說過“如果給我一個幸福的童年,我寧願不要當作家。

來源|喜馬拉雅中國文學大師課的精品課《莫言陳思和領講:中國文學大師課》

編輯|核桃精

海明威曾經說過“童年的不幸是作家的搖籃”,這話有些片面,但是它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想想高爾基的童年,狄更斯的童年,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莫言不幸的童年又證實這一句話。

爲啥馬雲後悔創建阿里巴巴,莫言想用平庸換取童年?

孤獨的童年

莫言曾經說過“如果給我一個幸福的童年,我寧願不要當作家我也願意從小衣食豐足,能夠上幼兒園、上小學,上完小學上中學,再上大學,按照這樣一條人生軌跡,來完成少年青年時期的生活和教育”。

而莫言真實的童年,過的痛苦萬分。當他牽着牛羊一個人從田野裏回來的時候,看到和他同年的孩子們,在學校裏面高高興興打鬧。

爲啥馬雲後悔創建阿里巴巴,莫言想用平庸換取童年?

鳥怕失羣,人也怕離羣,這種被孤立在同齡人的圈子外,對一個少年是種痛苦的折磨。人處於孩童時期時,頭腦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可以包容進去,並長期保存下來,而且這時期接觸到而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性格非常關鍵。

但莫言是被中規中矩的學校教育隔除外成長起來的,這讓他保存了自己的一種奇特性、獨特性,這就是文學最需要的。很多作家都在他的每一部作品表現了童年生活,或者是正面直寫,或者是閃閃爍爍。但是莫言寧願不要這種可以成爲作家的早期訓練。

熱鬧的藝術文學

儘管莫言沒有走上理想的求學歷程,他輟學後還是想辦法讀了一些書。鄉村數量有限的圖書看完之後,沒書可看,他便去接觸藝術文學,也就是口頭文學、民間藝術,也包括縣電影隊放的電影,或縣毛腔劇團的巡演,但接觸到這兩種的機會還是寥寥可數。

爲啥馬雲後悔創建阿里巴巴,莫言想用平庸換取童年?

莫言接觸到更多的,還是老百姓的口頭所傳承的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歷史掌故、奇聞軼事、祖先的經歷等內容,以及在集市上說書藝人們唱的《七俠五義》、《說岳全傳》等故事。

莫言覺得民間口頭文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寶庫,他寫了40年了依然沒有寫完,很多小時候聽過的故事,還沒有寫到小說裏。

藝術文學對莫言寫作的影響

素材的積累,來自口頭傳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民間老百姓講述故事的口吻和方法,口頭傳承的文學形式,也對莫言的創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莫言很多作品裏存在這樣一個表達方法:一個老人在講故事,或是一個民間藝人在唱歌、唱戲,像《透明的紅蘿蔔》裏一個老鐵匠唱了一段文質彬彬、文雅的唱詞。

爲啥馬雲後悔創建阿里巴巴,莫言想用平庸換取童年?

有人曾問過莫言寫的這麼好的一段詞是來自哪出戏呢?實際上是他自己編的。這種他自己寫的,卻能讓大家認爲是出自某一部古戲,就是因爲他從小耳濡目染,大腦裏形成了這樣一種關於民間戲曲的語感。

所以福禍相依,痛苦的童年生活,被莫言充分利用起來,成爲寫作的大容積的素材庫。苦難並不可拍,重要的是能苦中作樂,充實內心,以此奮發圖強。

關於主播:

中國文學大師課,12位一流的文學研究名家罕見聯手,10位中國頂尖作家集體出山,莫言、餘華、王安憶、蘇童等人,嚴選出中國現當代文學100部不巧的經典之作,從文學裏,你能讀到上個世紀的人間疾苦,看到各種各樣的人生磨難。在文學與人生的雙重旅程中,看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關於喜馬拉雅:

中國第一音頻平臺。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