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进行的新研究指出电玩游戏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之间有关联缺乏实质性证据。多年以来不少玩家试着将这点传达给大众,但大多数的人都置若罔闻。许多人认为游戏会将青少年变成怪物,造成大规模枪击事件,而这次的研究或许还不能让这一类争议划上句点,但至少已经看到一线曙光。

这份研究记载于国外研究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自称是截至目前为止最具决定性的发现。过去许多其他研究结果与其相反,虽然对于玩家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却重创了整体游戏产业。这次,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Andrew Przybylski教授表示“暴力游戏与实际攻击行为的关联虽然是最近的热门议题,但这点却一直没有经过适当的检验”。

那么,这次的研究不同之处在哪?首先,研究员采取事前登记,他们需要在开始研究以前先公开自己的假设、实验方法以及分析技术,意味着现有的数据不能够被用来重新分析,有效避免研究员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该研究的共同作者Dr. Netta Weinstein认为先前的其他研究中,研究员的发现中可能存在着偏差Bias,误导对于游戏影响的理解。

幸好,因为所有资料都需要经过事前登记,这次的研究并不属于自我报告,结果也会更为公正。虽然研究显示打电玩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没有直接关联,但研究员却时表示游戏可能激起玩家的愤怒情绪,在游戏中谩骂、过度竞争和蓄意恶搞也可能被认定为反社会行为。个人的看法是这些现象在其他运动竞赛中也看的到,尤其是像冰上曲棍球、摔角等激烈的项目,但家长却认为带小孩到这些地方并没有问题。

网络与游戏的整体发展,使得部分家长产生未知恐惧,认为他们即将与自己的孩子脱节,这也导致游戏和孩子生活中的的其他领域比起来,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像牛津大学这次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