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零件的结构形状,既要满足设计性能要求,还需符合加工工艺要求。因此,有必要了解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包括过渡线的画法)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包括取模斜度、铸造圆角、铸件壁厚等。

1. 起模斜度

铸造零件毛坯时,为了方便取模,常在铸件壁上沿起模方向设计出一定的斜度,即起模斜度。对于斜度不大的结构,可不在图形上画出,但须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起模斜度值。如图1所示。

图1

2. 铸造圆角

铸造零件毛坯时,为防止铸造砂型落砂,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如图2),铸造表面相交处均做成圆角过渡,如图3。铸造圆角在图中一般应画出,各圆角半径相同或接近时,可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注写半径值,如未注铸造圆角R3~R5等。

图2

图3

由于铸件表面相交处有铸造圆角存在,这使两两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太明显。但在零件图上,仍须画出表面的理论交线,只是要求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这种交线通常称为过渡线。过渡线的画法与没有圆角情况下的相交线画法基本一致,两者的不同处见图4所示。

图4

3. 铸件壁厚

为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内应力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也应均匀过渡,如图5所示。

图5

二、金属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结构

金属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结构包括倒角和倒圆、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钻孔的合理结构、凸台和凹坑等。

1. 倒角和倒圆

为了便于装配,在轴端或孔口常加工出倒角,如图 6 ( a )所示。为了避免在阶梯轴或孔上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台肩转折处常加工出圆角,如图 6 ( b )所示。零件倒角和倒圆的型式及尺寸由国标规定。

图 6

2. 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为了在切削时容易退出刀具,保证加工质量,常在加工表面的台肩处加工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如图 6 ( c )所示。砂轮越程槽的结构和尺寸由国标规定。

3. 凸台或凹坑

为了降低机械加工量和保证装配时零件间接触良好,常在零件表面作出凸台或凹坑,如图 7 所示。

图 7

4. 钻孔的合理结构

为了避免钻孔时轴线偏斜和钻头折断,孔的轴线应垂直于孔的端面。因此,倾斜表面上有钻孔结构时,应设计与钻孔方向垂直的平面、凸台或凹坑,如图 8 所示。

图8

相关文章